君子的内心就像深潭一样,即使狂风怒涛突然涌起,水面也不会泛起丝毫的波澜;然而,在月白风清的时刻,潭底却自有暗流在汹涌奔腾。身处患难之中却不忧虑,这并非是像木石一样没有感情,而是因为他们的心境早已洞察了世间万象的无常,明白风浪终究会有平息的时候;在宴游之时保持警惕和忧虑,也并非是故作姿态自我折磨,实际上是因为在笙歌醉影之中,最容易消磨掉胸中那根支撑天地的砥柱。
在权贵的门前,有多少人的膝盖就像春天的薄冰遇到阳光一样,遇到一点热度就融化了。然而,君子却偏偏如同雪中的松针,寒风越是猛烈,松针的尖端就越发显得刚硬不屈。那巍峨的门庭,高悬的金匾,在君子明澈的心镜中不过是寻常的砖瓦而已;那煌煌的威势,在君子坚定的心境面前也如同过眼云烟一般。君子之所以不畏惧,并非是因为他们性格倔强,而是因为他们心中自有更为宏大的尺度——这把尺子所丈量的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而不是人世间的浮浮沉沉。
然而,当独自面对那茕茕孑立、形单影只的身影时,内心的那面镜子却突然剧烈地颤动起来。那是一个孤寡的老者,他轻轻地咳嗽一声,仿佛整个世界都能听到他的孤独和无奈;那是一个稚嫩的孩子,他的眼中噙着一滴清澈的泪水,宛如清晨荷叶上的露珠,却又似一把细针,直直地刺向人的灵台。
在这惊心动魄的瞬间,心中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恻隐之情,更有深深的自省。不禁会想,这个孱弱的身影是否因为自己的冷眼旁观而变得更加脆弱?这个孤苦的灵魂是否因为自己的漠不关心而陷入更深的痛苦?
于是,曾经在宴游时的警惕和忧虑,在权门之前的无畏和果敢,此刻都在这一瞬间得到了贯通。原来,那些忧、乐、惧、惊,都并非仅仅关乎自身的安危荣辱,而是与众生的冷暖息息相关。
古贤曾经说过:“泰山在眼前崩塌而面色不变,麋鹿在身边兴起而眼睛不眨。”这并不是天生就像铁石一样坚定,而是内心的镜子经过多年的擦拭,尘埃污垢都被除去,所以能够在雷霆万钧的时候映照出本来的真实面目,在繁华迷眼的地方看破虚妄。
在患难中不忧愁,是因为看清楚了洪炉炼金的必然性;在宴席上保持警惕和忧虑,是因为听到了华服之下光阴流逝的簌簌声。而孤独的身影出现在面前时心中的惊恐,恰恰是这面心镜最珍贵的灵光——它让君子在身处庙堂之高时,脚跟仍然紧贴着苍生的大地;在远离江湖时,目光依然能够穿透朱门的重重帘幕。
心镜常磨,则忧乐惧惊各归其位。世路纷纭,君子持此明镜而行,照彻的不仅是眼前景象,更是生命深处那份对天地人心的敬畏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