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方余目光触及黑影的瞬间,立即拔出了腰间的手枪。
那些带着白色纹路的椭圆形黑影,正是黑腄蚃的腹部。
这些幼年黑腄蚃仅有脸盆大小,此刻正在洞中沉睡,所以纹丝不动。
方余......洞里那些黑影是不是在蠕动?花灵悄悄拉住他的衣袖,压低声音问道。
你没看错,是活的......方余低声应答,随即向同伴们解释道:
这是黑腄蚃,又称人面蜘蛛,通体漆黑,背部长着白色绒毛形成的天然人脸纹路。
它们擅长用蛛丝捕猎,向猎物注入毒素使其麻痹,再慢慢吸食血肉。
蜘蛛?什么蜘蛛能长到这么大?老洋人声音发抖,盯着石柱上的黑影,脸色煞白。
且不论实力如何,单是这副模样就令人毛骨悚然。
别忘了这里是风水宝地,出现异兽并不稀奇,瓶山就是前车之鉴。鹧鸪哨拔出双枪,目光凌厉地看向方余:
方兄,要不要先发制人?
方余沉思片刻,最终还是收起手枪。
既然它们还在沉睡,我们就别节外生枝了,抓紧时间找墓。
这些黑腄蚃虽然听觉迟钝,视力不佳,全靠肢节和蛛毛感知外界动静,但此地灵气充沛,这些蜘蛛必然与普通黑腄蚃大不相同。若是惊动了它们,很可能会引来整座山的同类。
到那时,他和鹧鸪哨随身携带的驱虫药恐怕难以奏效,免不了一场近身厮杀,甚至要放血脱身。他们此行的目的是龙骨天书,并非来此拼命。能避开最好,实在避不开再动手也不迟。
还特意留下警示......这位风水先生真是狡诈。
方余扫了眼石柱上的人脸浮雕,不再耽搁,带领众人继续寻找墓门。
......
洞窟内岔路纵横,方向难辨,还要时刻警惕潜伏的黑腄蚃。
四人穿过无数岔道,大约半个时辰后,终于找到了入口。途中共发现五条盗洞,从开凿手法和规模判断,都是金算盘的手笔,洞口都用土块虚掩着。
经过一番试探,四条通道皆通向死路,尽头是墓室四面坚固的石壁,毫无破绽可寻。唯有第五条盗洞突然向下倾斜延伸。
四人沿着洞穴下行约五六十米,路径陡然转折向上,攀爬七八米后,一块青砖赫然出现在眼前。
方余伸出手指轻敲砖面,青砖随即碎裂——原来此处早已被人破开,只是事后重新拼合伪装。
虚位!
他眉头微动。虚位乃是墓穴风水布局中的薄弱环节,唯有此处可破,其他方位皆固若金汤。墓主自然知晓此处易遭盗掘,通常都会布下重重机关。
不过这座陵墓似乎并未完工,即便设有机关,想必也已被金算盘破解。若非精通风水之术的摸金校尉,绝无可能找到这条直通地宫的密道。
方余推开头顶的碎砖率先攀入,随后将花灵三人逐个拉上来。在磷筒幽光的照耀下,整座地宫的全貌清晰可见。
这座地宫面积约两百平米,内部却出奇空旷,仅在角落立着六座空荡荡的石架,再无其他陈设。
冥殿!
鹧鸪哨环视四周,眉头渐渐紧锁。
方兄,此地格局上圆下方,穹顶高耸,配合六方石架的规制,确是唐代墓葬无疑。
但如此规格...本该是皇室专用,李淳风官居从五品,其墓怎敢如此僭越礼制?
既然设有六方祭台,确为冥殿无疑。可殿内竟空无一物,不仅没有陪葬品,连棺椁都不见踪影。
再看四周壁画,全是未完工的女子轮廓...倒像是为某位皇室贵女准备的陵寝,中途停工了。
鹧鸪哨最初听方余断定这是李淳风墓时,心中便充满疑惑。进入地宫后,种种反常迹象更令他困惑不已。
见鹧鸪哨神色犹疑,方余只觉太阳穴隐隐作痛。这龙岭迷窟下的秘密实在错综复杂——被地质变动毁坏的西周陵、半途而废的唐代公主墓、李淳风留下的机关考验...
略作思索,方余随口解释道:皇室最忌讳两墓相冲。想必是在修建过程中发现了西周古墓,才被迫停工。
但金算盘既然认定这是李淳风墓,必是掌握了关键证据。否则直接说是周墓或唐陵岂不更简单?
鹧鸪哨闻言点头,轻抚下巴道:说起这李淳风...
兴许周唐二冢俱是虚设,他假借两朝陵寝作掩护,暗中埋设真冢。倘若属实,倒与风水宗师的手段相合。
确有道理。方余嘴上应和,心下却不以为然。这位姻亲兄长实在思虑过深——西周墓与唐墓相逢纯属偶然,李淳风不过是借荒废古墓藏了片龙骨天书而已。
余探查冥殿无获,四人合计后转向前殿。作为地宫中枢的冥殿已无用处,外围的配殿偏室或许暗藏玄机。
穿过石门迈入前殿的瞬间,众人皆屏息凝神。
这座未竣工的配殿竟比冥殿恢宏数倍,纵是瓶山丹宫正门恐也难及此等气象。四面墙体皆以铁汁浇铸,俨然地下宫阙。如此规制,怕是王侯帝女都未必能享。
可惜殿中虽立梁柱,却无雕饰彩绘,唯余森森骨架昭示着未竟之功。
前殿与冥殿一般,既无机关也无装饰,空旷得不见半点多余之物。
行至殿门处,竟见出口被一方巨石彻底封死。
鹧鸪哨见状,眸中掠过一丝喜色,对方余道:
方兄,此墓果然暗藏蹊跷。
若真废弃,何须这般大费周章封堵?单封前殿而留冥殿,通道之后必有隐秘。
花灵亦含笑附和:正是,若真要阻拦我等,直接封了冥殿岂不更好?
两殿皆空空如也,却独独封死此处,分明欲盖弥彰。
这石门简直是在向世人宣告:此处藏有秘密。
石壁坚厚,四周城垣高耸,难以掘洞。方余提议:
既然此路不通,便另寻他途。
四人持磷筒沿城墙探查,不多时便于转角处发现一个隐蔽洞口。
洞口藏于承重柱后,宽约一米,高近两米,内壁粗粝,状若盗洞。
浑天仪!方余目光骤凝,紧盯洞顶雕刻。
那图案形似寰宇仪,细观却有三重圆环环绕基座。
他顿时明悟——前殿出口乃李淳风所封,此暗门与雕刻亦是其手笔。
既已入墓,真正的试炼即将展开。
四人毫不迟疑,踏入暗门。
斜斜的甬道向下延伸,两侧尽是黄土夯实的岩壁,沿途未见分岔。
走到尽头,地面骤然变化,松软的黄土变成了整齐的青砖。
鹧鸪哨用脚尖轻点砖面,对方余说道:
方兄,这下面是空的,我们可能正踩在墓道上方。只是砖层薄得离奇,不过一掌之厚。
李淳风留下的密道,果然是捷径。
方余暗自好笑:这简陋的暗道,与盗墓贼挖的盗洞无异,实在草率。
他提高声音道:既然带我们来此,定有出路,下去看看便知!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