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门城楼上的那声枪响,仿佛一道命令,彻底点燃了整座南京城。
欢呼声从国府路广场开始,像潮水一样,迅速漫过了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片废墟。
胜利了!
他们打赢了!
全歼日军第六师团,活捉师团长谷寿夫,并且就在全城军民的注视下,将这个刽子手就地正法!
这是自开战以来,从未有过的,想都不敢想的辉煌胜利。
一名在阵地上坚守了数日的教导总队老兵,听着传令兵带来的消息,靠着战壕的土壁,缓缓坐倒在地。
他没有喊,也没有笑,只是从怀里,摸出了一张被血浸透又干涸的全家福。
他用满是泥污和硝烟的手,轻轻擦拭着照片上妻儿的笑脸,眼泪,一颗一颗地,砸在了照片上。
城内的临时指挥部里,气氛同样热烈到了顶点。
那些在之前的会议上还愁云惨淡的将领们,此刻一个个都红光满面,说话的嗓门都大了几分。
“痛快!他娘的,实在是太痛快了!”
一名粤军将领,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
“老子打了半辈子仗,就没打过这么扬眉吐气的仗!全歼一个师团,还活捉了他们的师团长!这要是传出去,全国都得跟着沸腾!”
“没错!这下看小鬼子还敢不敢说三个月灭亡我们中国!”
“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李总指挥!李总指挥的用兵,真是神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敬佩和感激,望向了那个角落。
然而,作为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李逍遥却并没有参与到这场庆祝之中。
他依旧靠在担架上,脸色比之前更加苍白,额头上渗出的冷汗,打湿了额前的碎发。
腿上的伤口在持续地发出抗议,但他仿佛感觉不到。
他的面前,没有庆功酒,只有几张刚刚由参谋部连夜整理出来的,薄薄的,却重如千钧的纸。
那是南京守城部队,最新的伤亡统计报告和弹药库存清单。
赵刚端着一碗热粥走了过来,他看着指挥部里欢庆的众人,又看了看独自沉默的李逍遥,将粥碗递了过去。
“逍遥,吃点东西吧,你从昨天到现在,水米未进了。”
李逍遥没有接,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几张纸。
上面的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根针,扎在他的心上。
南京卫戍部队,战前总兵力约十五万。
经历连日血战,特别是此次全线反击之后,可战之兵,已不足四万。
其中,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更是减员超过了七成。
剩下的,大多是临时补充的新兵,甚至是刚刚拿起枪的学生和工人。
弹药的消耗,更是触目惊心。
重机枪子弹,库存告急。
迫击炮弹,几乎消耗殆尽。
就连最基础的步枪子弹,也只剩下平均每人不到三十发。
药品,特别是盘尼西林和磺胺粉,已经完全告罄。
无数的重伤员,只能躺在临时医院里,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靠着自身的意志力,痛苦地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这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但也是一场惨烈的胜利。
是用数万中国军人的血肉,换来的胜利。
赵刚看着李逍遥那凝重的表情,放下了粥碗,轻声问道:“我们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怎么你看起来,一点都不高兴?”
李逍遥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越过赵刚,看向了指挥部门外,那片被晚霞映照得如同燃烧般的城市。
隐约间,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民众们自发的欢呼声。
他沉默了许久,才用一种近乎梦呓的,沙哑的声音轻声说道。
“我怕的,就是让他们白白高兴一场。”
赵刚的心,猛地一沉。
他瞬间就明白了李逍遥话中的含义。
胜利的喜悦,很容易让人忘记潜藏的危机。
而李逍遥,作为这艘战船的舵手,他必须看得比所有人都远,想得比所有人都深。
“情况,很糟糕吗?”赵刚压低了声音。
李逍遥没有回答,只是将那份伤亡和弹药的统计表,推到了赵刚的面前。
赵刚只看了一眼,脸上的血色,便迅速褪去。
他也是从尸山血海里走过来的,他比谁都清楚,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南京守城部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
“我们……还能守住吗?”赵刚的声音,有些干涩。
李逍遥摇了摇头,眼中,是一种残酷的清醒。
“守不住了。”
“靠我们现有的兵力,面对日军即将到来的,疯狂的报复,死守,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
“全军覆没,玉石俱焚。”
赵刚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他看着李逍遥,这个创造了奇迹的男人,第一次从他的口中,听到了如此决断的,甚至可以说是悲观的判断。
李逍遥没有给他太多震惊的时间。
“把王雷叫来。”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
“是!”
很快,负责情报工作的王雷,便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旅长,政委。”
李逍遥看了一眼会议室里那些还在高谈阔论的将领,压低了声音,下达了一个与此刻气氛格格不入的,绝密的命令。
“王雷,从现在开始,你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只做一件事。”
“什么事?”
“立刻组织你最可靠的人手,以勘察城防为名,给我秘密勘探所有可能撤退的路线。”
撤退?
王雷的瞳孔,猛地一缩。
在这个全城欢庆胜利的时刻,总指挥下达的第一个秘密任务,竟然是准备后路?
“特别是通往江北的水路。”李逍遥的语气,不容辩驳。
“我要知道,从下关到江北,所有可用的渡口,所有能找到的船只,无论是渔船,商船,还是小舢板,有多少,在哪里,由谁控制。”
“这件事,必须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除了你我,和政委,不能让第四个人知道。”
王雷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但他没有问为什么。
他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挺直了身体。
“是!保证完成任务!”
看着王雷转身离去的背影,赵刚的心情,无比复杂。
他知道,李逍遥已经开始为这座城市,为这数万残兵和百万市民,寻找那条唯一的,渺茫的生路了。
就在这时,一名机要参谋,拿着一份电报,快步走了过来。
“李总指挥,唐司令长官发来的加密电报。”
唐生智?
李逍遥的眉头,微微一挑。
自从他接任总指挥以来,唐生智便将所有的指挥权都交了出来,几乎不再过问战事。
这个时候,他发来密电做什么?
李逍遥接过电报,迅速地看了一遍。
电报的内容很短,也很奇怪。
上面没有一句对这场大捷的嘉奖,也没有询问任何关于战况的细节。
通篇,只有一个问题。
“逍遥将军,南京大捷,举国振奋。然倭寇亡我之心不死,后续战事,必将更加惨烈。敢问将军,对于南京之未来,下一步有何打算?”
电报的措辞,客气而又疏远。
那闪烁的言辞背后,却仿佛隐藏着某种试探,某种不为人知的意图。
李逍遥拿着那张薄薄的电报纸,久久不语。
他从这封奇怪的电报里,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