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遥和赵刚对视一眼,立刻快步冲向电讯室。
电讯室里,空气绷得死紧。
年轻的报务员戴着耳机,手指飞快地在纸上划拉着,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
“怎么样?”李逍遥沉声问。
“报告团长,是楚云飞的加急密电,用的是咱们约定的最高等级密语。”报务员摘下耳机,将刚刚译出的一份电报递了过来。
李逍遥一把接过电报,目光迅速扫过。
赵刚也凑了过来,当他看清电报上的内容时,脸色也沉了下去。
指挥部里,油灯的光都黯淡了几分。
楚云飞在电报里说得明明白白,日军驻阳泉的守备司令官,渡边雄一大佐,在黑风口吃了大亏后气急败坏,已经把这次惨败当成了毕生的耻辱。
他将此事汇报给了太原,太原集结了阳泉、寿阳、平定、昔阳四个县城的所有日伪军,还从太原紧急抽调了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主力,总兵力快一万人!
这支部队的目标,只有一个。
独立团!
“他们这是要一口吞了我们。”赵刚看着情报,声音有些发干。
将近一万人的部队,还包括一个旅团级的主力,这种兵力,足够打一场小型会战了。
而独立团就算刚刚扩编,满打满算,能拉出去打的兵也不过三千出头,其中一大半还是刚放下锄头的新兵。
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李逍遥没说话,他的手指在电报纸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情报的最后一段。
那一段,被楚云飞用红笔特意圈了出来。
“老李,鬼子这是要跟咱们玩命了。”王雷也赶了过来,他看着情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近万人的扫荡,这阵仗,比之前打忻口的时候还大。”
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个营长也闻讯赶到,指挥部里挤满了人,可谁也不吭声,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
“怕个球!”李云龙第一个憋不住,他一拍桌子,吼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小鬼子来一万,咱们就跟他干一万!咱们独立团,就没有怕死的孬种!”
“老李,话不能这么说。”丁伟脑子快,“咱们不能跟鬼子硬碰硬,那是拿鸡蛋碰石头。得想个法子,跳出鬼子的包围圈。”
李逍遥的视线,依旧死死地钉在电报的最后那几行字上。
楚云飞在情报的末尾,用一种极其严肃的口吻提醒他。
此次日军扫荡部队中,配备了一支专业的工兵分队。
这支工兵分队,带着从德国进口的最新式的探雷设备,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破解八路军在根据地广泛使用的地雷战和陷阱战术。
这个消息,比一万大军压境,更让李逍遥觉得扎手。
地雷战,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以弱胜强,拖住、消耗敌人的看家本领。
一旦这个法宝失灵,就等于独立团在根据地的所有防御工事,都成了摆设。
他们将不得不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面对面地打阵地战。
那样的结果,想都不敢想。
“团长,这下麻烦了。”那个精打细算的后勤部长赵景明,也看出了问题的要害,“鬼子这是有备而来,把咱们的老底都算计进去了。”
“是啊团长,地雷不管用,咱们的防守压力就太大了。”陈峰也一脸忧色。
指挥部里,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以及被针对性克制的战术困境,独立团陷入了一个死局。
然而,李逍遥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慌乱。
他缓缓放下电报,抬起头,眼里非但没有恐惧,反而透出一股冰冷的兴奋。
那是一种被强敌逼出来的,属于猎人的兴奋。
“小鬼子倒是看得起咱们。”
他忽然笑了一下,笑容里带着几分森然的杀气。
“又是上万大军,又是工兵分队,看来上次黑风口那一仗,是真把他们打疼了。”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地图上代表着独立团根据地的那片区域,已经被楚云飞用红笔画上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吃定我们了?”
李逍遥拿起指挥棒,在地图上重重一点。
“那我们就把他的牙给崩了!”
他转过身,锐利的视线扫过在场的每一个干部。
“都听好了!”
他那平静却充满力量的声音,瞬间把指挥部里所有不安和恐慌都扫得一干二净。
“敌人越是气势汹汹,就说明他们越是心虚!越是想一口吃掉我们,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这一仗,我们不光要打,还要打得比黑风口更漂亮!”
他指着门口的警卫员张山,下达了命令。
“张山!”
“到!”
“立刻通知下去!全团所有营级以上干部,半小时后,到指挥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李逍遥的声音在小小的指挥部里回荡,每一个字都透着决断。
“小鬼子想吃掉我们,就看他有没有这个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