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黄忠,虽年近六旬,却依然精神矍铄,臂力惊人。
他大部分时间并未亲自冲锋于第一线,而是坐镇于辽西郡的临渝城,总督东路军事务。
当年刘复在南阳招募他时曾许诺,若有机会,当为他运作安北将军,甚至是征北将军。
安北将军的许诺早就兑现,这次刘复趁机也兑现了征北将军的许诺,任命黄忠为征北将军。
他的经验与威望,成为了东路军最稳固的基石。
黄忠很早就追随刘复,从黄巾暴乱开始至今,几近二十年,统兵作战能力远超原本历史时期。
他的用兵,深得“稳、准、狠”三味。
“稳”在于后勤。
他亲自督促粮草从辽东、山东半岛经海路、陆路源源不断运抵前线,确保大军无后顾之忧。
在东路,从未出现过粮草不济的情况。
“准”在于情报。
他大量派遣斥候,并充分利用玄耳阁在东部的情报网络,将素利、弥加等部的活动范围、牧场分布、部落关系摸得一清二楚。
他的大军行动,总能精准地找到敌人的薄弱环节。
“狠”在于手段。
一旦确定目标,他的打击毫不留情。
尤其令人胆寒的是他那出神入化的箭术。
曾有数次,东部鲜卑的小股部队依仗勇力,在阵前挑战叫骂。
黄忠并不与之废话,只是沉稳地取出他的宝雕弓,搭上狼牙箭,于两百步外,一箭便将那叫嚣最凶的鲜卑头人射落马下!
箭无虚发,例不虚发!
此举极大地震慑了东部鲜卑各部,赢得了“神箭老将军”的威名,令胡人闻风丧胆,未战先怯。
许多小部落听闻黄忠大军将至,又得知其箭术如神,往往望风而降,不敢触其锋芒。
如果说黄忠是东路军的大脑和中枢,那么太史慈便是其最锋利的爪牙。
这位来自江东的猛将,性情豪烈,勇冠三军,最擅长的便是长途奔袭、闪电破敌。
刘复配发给东路军的宋军新式骑兵,很大一部分便集中由太史慈指挥。
他将其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每每得到黄忠的指令和情报支持,太史慈便如离弦之箭,率领数千乃至上万精锐轻骑,携带数日干粮,如狂风般卷出边塞。
他的行军速度极快,常常能出现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
东部鲜卑诸部相较于轲比能、步度根,更为分散,互不统属,难以组织起有效的联合防御。
这正好给了太史慈各个击破的机会。
一次,太史慈探知弥加部的主力正在白狼水(今大凌河)上游的一处河谷聚集,似乎企图西进骚扰中路军的后勤线。
他当即率八千铁骑,日夜兼程,绕过丘陵地带,突然出现在弥加部侧翼。
当时弥加部正在举行祭祀活动,毫无防备。
太史慈二话不说,直接发动猛攻!
宋军新型骑兵的冲击力在此时展现无遗,如同热刀切油,瞬间就将弥加部的营地冲得七零八落。
太史慈本人一马当先,手擎长枪,连挑弥加部十几名勇士,直取弥加本人。
弥加仓促应战,不到三合便被太史慈一枪刺中肩膀,狼狈逃窜,部众瞬间崩溃。
此一战,斩获无数,弥加部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行动。
另一次,素利部闻风远遁,企图逃往辽东以北的深山老林。
太史慈率军穷追不舍,一路翻山越岭,不顾艰险,最终在一条河边追上素利部的后队。
激战之后,俘虏其大部家属和牛羊,虽让素利本人带少数亲卫逃脱,但其部落联盟已名存实亡。
太史慈的作战风格凶猛凌厉,攻势如潮,往往在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就已决出胜负。
东部鲜卑诸部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血色闪电”,对其畏之如虎。
黄忠与太史慈并非一味穷追猛打。
在军事打击的同时,他们也严格执行刘复“剿抚并用”的策略。
对于主动归降的部落,黄忠皆予以接纳,发放粮食、盐巴,并将其迁离边境地带,置于宋军可控范围内放牧。
对于俘虏,除负隅顽抗的头人处死外,普通牧民大多予以赦免,甄别后编户管理。
他们还利用东部鲜卑各部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
拉拢一批,打击一批,使得素利、弥加等人始终无法有效整合东部力量。
在黄忠的稳健调度和太史慈的迅猛打击下,东部战事推进极为顺利。
主要战斗在北伐前期就已基本结束,后续主要是清剿残匪,安抚地方。
当中路决战之时,东路军已基本肃清了辽西、辽东以北数百里内的鲜卑势力,牢牢守护住了主力的右翼,并堵死了敌人东逃的道路。
战后,黄忠与太史慈一边继续清剿零星抵抗,一边开始协助后续的文官团队进行郡县规划、移民实边的前期准备工作。
老将军的沉稳与年轻猛将的锐气,相得益彰,共同为帝国在东线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路的胜利,虽不如中路决战那般惊天动地,也不如西路逼降那般充满政治博弈。
但其高效、稳健,同样堪称经典,完美地实现了刘复的战略意图,为大宋北伐的全胜,立下了不可或缺的功勋。
东部鲜卑的局势,在黄忠与太史慈持续数月的军事打击和政治分化下,已呈土崩瓦解之势。
诸多中小部落或降或逃,昔日称霸辽西、辽东以北的素利、弥加、阙机等大部,如今也已风光不再,部众离散,只能在越来越狭小的地域内苟延残喘。
阙机最早支撑不住,于一场与太史慈偏师的遭遇战中兵败身死,其部众星散,部分归降,部分逃入深山。
剩下的素利与弥加,虽仍负隅顽抗,但彼此间也因败局和资源争夺而猜忌日深,再难联合。
辽西郡,临渝城,东路帅帐。
老将黄忠看着沙盘上东部愈发清晰的态势图,抚须沉吟。
沙盘上,代表素利和弥加活动范围的标记已被压缩到两小块孤立的区域。
“子义(太史慈字),”
黄忠开口道,声音沉稳,
“东部大局已定,如今只差最后一步,擒获素利、弥加二酋,献俘陛下驾前,我东路军事方可称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