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豹得意大笑,挥军试图趁势冲击魏军因骑兵出击而露出的阵线缺口。
“稳住!长矛手顶住!弩手集中射击!”
张合面色阴沉如水,对那违令冒进的都尉又气又怒,简直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
但指挥依旧沉稳。
密集的弩箭和如林的长矛再次将匈奴人的冲击势头遏制住。
与此同时,得到信号的文丑率领的魏军主力骑兵终于从大阵另一侧猛然杀出!
他们养精蓄锐已久,此刻如同猛虎出闸,直插刘豹军的侧翼!
文丑一马当先,手中长矛如蛟龙出海,接连挑落数名匈奴骑兵,勇不可当。
魏军骑兵虽马术或许稍逊,但装备精良,远超匈奴人。
甚至部分马匹也配有简易马甲,训练有素,结阵而冲,威力十足。
刘豹没料到魏军还有如此一支生力军,侧翼遭到猛烈打击,阵脚顿时有些混乱。
他见魏军阵型依然稳固,己方骑射效果有限,再恋战恐吃亏,只好唿哨一声,下令撤退。
匈奴骑兵来得快,去得也快,如同潮水般退去,留下满地狼藉的尸体和哀嚎的战马。
战场渐渐平静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魏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击退了匈奴主力的进攻,并给其造成了相当伤亡。
但自身损失也不小,尤其是那支冒进轻骑几乎全军覆没。
魏军骑兵一个换一百个匈奴贱钟都嫌亏!
更别说现在这样的伤亡了!
张合巡视着战场,脸色并不好看。
“将军,我军击退胡虏,斩首数千,可谓大胜……”
一名副将试图宽慰。
“大胜?”
张合打断他,指着那支轻骑覆灭的方向,
“因一将无能,轻敌冒进,近乎千骑覆没,此乃败笔!
若非文丑将军及时反击,险些被其撕开阵线,何谈大胜?”
他沉声道:
“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善于诱敌设伏,此战暴露我军对此种战法仍不适应,各部协同亦有不足。
尤其是骑兵,绝不可再孤军深入,脱离步兵与弩箭掩护范围。”
他当即召集众将,总结此战经验教训,严申军纪,并调整战术:
“日后与匈奴作战,步兵结阵乃根本,弩箭挫敌锐气。
骑兵不可浪战,当与步弩紧密配合,待敌攻势受挫、阵型散乱之时,方可出击,一击必杀!
同时,需多设游骑,广布斥候,谨防其迂回包抄与伏击。”
经此一役,张合和魏军对匈奴的战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战术变得更为谨慎和系统化。
魏军大营,一封关于初战详细过程的战报连同张合的总结分析,被快马送往后方刘复处。
几乎同时,一封来自郭嘉的密信也送到了张合和负责协调此事的程昱手中。
信中,郭嘉针对匈奴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的情况,提出了一条毒计——“离间美稷”。
程昱立刻下令玄耳阁潜伏在匈奴内部的细作启动。 很快,各种真假难辨的流言开始在美稷城及匈奴各部中悄然传播:
“知道吗?左贤王刘豹上次出击,明明可以重创魏军,却故意放水,保存实力,是想借魏军之手削弱单于的威望呢!”
“听说刘豹私下抱怨,说呼厨泉单于太过懦弱,不配领导匈奴,应该由更勇武的人来当单于……”
“魏军那边传来消息,说只针对主战的左贤王一部,对单于和其余各部并无恶意,甚至愿意互通贸易……”
这些流言如同毒蛇,悄无声地钻入呼厨泉单于的耳中。
他本就对刘豹的强势和主战姿态心存疑虑,如今听到这些“消息”,更是疑窦丛生。
尤其是想到刘豹是前单于於夫罗之子,在部族中拥有天然号召力,其战功赫赫又深得年轻贵族拥护……呼厨泉感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威胁。
他开始有意无意地掣肘刘豹。
下次刘豹请求调集更多兵力,寻找魏军主力决战时,
呼厨泉以“各部草场需要守护,不宜倾巢而出”为由,只批准了少量兵力。
对于刘豹所需的粮草物资,也以各种借口拖延或克扣。
甚至,呼厨泉还“好心”地提醒刘豹:
“左贤王勇武可嘉,但亦需谨慎,勿要中了汉人诡计,折损我匈奴过多元气。”
语气中的猜忌难以掩饰。
刘豹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愤懑不已,却又有口难辩。
匈奴内部的决策和行动效率,因为单于与实力派左贤王之间的猜忌而明显下降。
前线匈奴骑兵的袭扰虽然仍在继续,却失去了之前的锐气和协调性。
就在张合与匈奴前线对峙,离间计悄然生效的同时,对黑山军的最后清剿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在持续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黑山军内部早已人心惶惶。
玄耳阁散布的关于孙轻欲卖众求荣、王当私藏财宝的谣言,不断发酵,最终点燃了内讧的导火索。
起因是一次小规模的劫掠所得分配不均。
孙轻的一名心腹与王当的部下发生了激烈冲突,继而演变为两部人马的械斗。
孙轻本就性情暴躁,认为王当故意挑衅;
王当则阴鸷多疑,认定孙轻是想借机削弱自己。
往日积累的矛盾和猜忌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王当!你这卑鄙小人!竟敢纵容部下抢我东西,还伤我弟兄!”
孙轻提刀怒吼,带着亲信直扑王当的驻地。
“放屁!孙轻!分明是你的人先动手!你想吞并老子就直说!”
王当也毫不示弱,率众迎战。
两大头领的火拼,让原本就濒临崩溃的黑山军彻底陷入混乱。
其他小头目或各自为战,或不知所措,或趁机带着心腹和财物溜之大吉。
山寨之中,喊杀声、哭嚎声、怒吼声响成一片,黑山军最后的秩序荡然无存。
一直在外围紧密监视黑山动向的张合,第一时间收到了玄耳阁和内应传来的消息。
“时机已到!”
张合毫不迟疑,立刻下达总攻命令!
早已准备多时的魏军精锐,包括由典韦亲自率领的一支重甲陷阵营,如同猛虎下山,直扑黑山军核心山寨所在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