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第二日,刘复和李勇等把车马赶到路上,之后刘复到城门口接人,一番磨合,车队继续出发。
这个时代,汉帝国灾难频发,流民遍地。
一路上小心翼翼。
幸好没有大的意外。
第二天下午,车队就顺利到达圉县。
照例分别,额外送上钱财,刘复又招募到三名属下,周大,善用一把大刀,成峰,善用一杆矛,王申,善驾车。
刘复看到王申想要跟随自己的时候还是很吃惊的,
毕竟这人也不善武力,用处不大,直到他表演了一番学猫叫,学狗叫,学鸟叫……
让刘复想到了传说中的“鸡鸣狗盗”。
于是立马拍板同意,并且询问家里有没有什么人,有没有受到地主豪强的欺压等等……
结果王申说十几年前家里就饥荒破产,各自逃命了。
这十几年里东奔西走,跟随各色人等学了不少技艺,但都是半吊子。
唯独模拟动物叫声好似真有天赋一样,一学就会,不过这些东西并不能让他稳定温饱。
当然,王申告诉刘复,其实他厉害的是模拟人声,连女声都可以,不过不敢暴露出来,怕……嘿嘿嘿。
估计他告诉刘复也是觉得刘复有钱长得也过得去,不会为难他这一款。
由于种种原因,王申只能做做杂工,偶尔客串车把式赚一些钱财。
此时看到刘复不错,就想投靠。
收下三人后刘复将其它人送走,赶了辆牛车和王申到城里采买草料。
王申这种特殊人才,刘复决定好好培养一番。
进城后让王申去采买,他自己继续招人大业。
虽然打算继续招人,但现在时间还早,刘复也打算逛逛圉县县城。
很多人都不知道圉县是什么地方。
嘿嘿,这是蔡琰老家啊!
蔡琰,原字昭姬,不过后世记载因避讳司马昭而改成文姬。
从名字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来看,“琰”字与“昭姬”搭配更具古典韵味和文化底蕴。
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有很多名字带“昭”的人或事物进行了避讳。
如王昭君在晋代被改称王明君或明妃。
司马炎统一全国后,为避其父司马昭的名讳,将昭阳县改邵阳,改昭陵为邵陵。
刘复举步向前,城门口不远处正演着傩戏。
此种戏曲兼带驱鬼祈福之用,在民间还算受欢迎。
戴着方相氏面具的巫者追打“疫鬼”,不知怎么却一直不停,
那扮鬼的闲汉被追急了,竟窜进一进城的车队躲藏,把拉车的黄牛惊得直撂蹶子。
城门卒笑骂着掷来桃木棒,不偏不倚打落巫者面具,露出里面迷蒙着眼醉酒的闲汉,附近的围观人群顿时笑倒一片。
陈留,颍川二郡,在这个时代底蕴在大汉帝国都是顶级的,
虽然现在灾祸不断,路上盗匪丛生,但在这县城里却完全看不出来王朝末世迹象。
粗略打听过后,逛到蔡邕旧宅,夯土墙内飘出诵读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忽有童子抱着书卷奔出,险些撞在经过的盐车上。
刘复扶住惊惶的小郎:“可是送书与伯喈(Jie)公?”
“谢过公子,这并非送于伯喈公,小子尚有事在身,告辞。”
童子行礼过后急忙离去。
刘复摇了摇头,继续闲逛,黄巾两年后就来了,之后几年后就是群雄逐鹿,这些百姓的开心日子不知道还能持续多久!
“唉,为了天下百姓,我只能吃点苦,把这皇位给抢了。”
刘复无奈叹气,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这圉县城内有条小河,岸边不少行人游玩,忽地河边传来女子浣衣声: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几个捣衣妇竟将《关雎》唱得九转十八调。
估计是经常听蔡邕旧寨读书声记住的。
有个路过挑柴汉子听得入神,忍不住往前走了两步,结果一不小心被岸边乱草绊了一下,一个跟头跌进河里,溅起水花把几个洗衣小娘子的衣服都弄湿了一片。
惊得妇人笑骂:
“呆子!要听曲儿拿皂角来换!”
周边百姓都不住哄笑起来,这河不深,那汉子身材高大,从河里站起来水不过没过腰间。
不过他的柴也掉河里了,显然全湿了,真让人可惜。
不过应该不影响售卖。
“某家典韦,惊扰诸位娘子了,这些柴火算是送于诸位的赔礼。”
这时那汉子一手抓一捆柴爬上岸边,把柴火往几位夫人身后一放,开口抱拳说道。
刘复刚准备离开,忽然听到汉子的话,顿时两眼放光!
“大哥,你可知道我完全是为了你这碟醋才包的这盘饺子!
不然我转这一大圈子干什么?”
刘复心中咆哮,双眼放光的盯着典韦。
也就典韦现在正跟几个娘子道歉,没注意到他的灼热目光,不然怕是会把他当成某种特殊爱好者,白白增加接触难度!
几个娘子看到这一幕也是无语,挥手赶典韦,
“走开走开,谁要你的柴了,自去卖去吧!”
典韦不死心,再度拱手,
“几位娘子衣服因某的原因被水溅湿,某自当赔礼”。
“还望诸位娘子能收下。典韦谢过了。”
“哎呀,你这人,怎么这么死脑筋,我们又没怪你,你自走就是了。”
一个小娘子对典韦说道。
“小娘子,收下吧,看这汉子情深义重啊……”
“哈哈哈……”
“小娘子,这汉子明显看上你了……”
围观的一些闲汉开始起哄。
“小娘子,你们让这汉子给你们送回去,让这汉子认认门儿……”
“哈哈哈……”
本来刘复都打算去帮典韦解围了,听到这些闲汉的咋呼顿时止步。
这要是典韦思春采取的勾搭小娘子的手段,那自己出去就不是解围,而是招恨……
河边两岸本来就有不少人,现在这些闲汉一咋呼,围过来的更多了。
“你这人,这么多柴湿乎乎的让我们怎么带回去?”
其中一个小娘子对典韦说道。
“吾……吾……”
典韦一时有些面红耳赤。
“吾……吾……你吾什么?难道真是看上了这里的小娘子……”
附近几个年纪大点的夫人也打趣道。
此言又引得周围人大笑。
“休得胡言……”
典韦挣扎几句,干脆捡起扁担掉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