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完,接过徐若溪递过来的纸,简单的沟通一下后,把账户、密码和联系方式填写好以后,就又递了回去。
到此时,整体上介入期货市场的事情才算是完成,因为只要建仓完成以后,就可以坐等收钱,至于行情,这不是我应该考虑的事情。
根据后世记忆,春节前后应该可以跌到低点,然后开启报复性上涨模式,一直上涨到五六月份,到4000出头以后才结束。
所以我考虑的是能吃个1500个点就算完美,2400以下进入,3900以上跑,简直完美。
当然了,我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我这个变量而改变行情走势,但是目前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了,不考虑做t,我觉得拿个中长线,能吃个1500个点以上就很完美了,这样保守估计也有2200万的收益,然后在做波空,在吃个500个点,预期3000万收益基本上问题不大。甚至还能超额完成,至于会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暂时不考虑。
从期货公司离开,再次回到网吧,进入到无聊的模式,我拿了张纸,开始写写画画,张自立还在用功,就没去打扰了。
曹元直因为去新网吧了,那边应该在做最后的调整,估计明天就可以开业了,只不过我懒的去看了,我也准备交代一些事情以后,准备回去了。
家里的第一茬蔬菜应该开始正式采收了。
..........(分割线).................
就在我跑期货公司,买房子的时候,家里面也开始忙碌起来。
蔬菜进入到了集中大爆发时期,就连瓠子和西红柿也开始大量成熟,可以考虑上市了。
所以老爸找了村里几个亲戚,和邻居帮忙,当然是花钱的,加上老哥和老爸自己,开始采收了。
22日下午,首先来的是二爷的车,因为近,吃过饭就跟着老舅跑了过来,主要是想看看量有多少。
车开到塘埂上,看不到人,二爷跟老舅只好下去,跑到大棚里面找。
这个时候中间1.5米宽度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采摘好的蔬菜,全部码放在这里面进行短暂的存放,而且温度正好,还不耽误采收。
二爷他们一路喊,打开了第一个大棚的门,只不过没有人,中间码放了几十筐青椒,随后又退了出去,跑到其他的大棚找,最后在最后一个大棚找到了。
“老三,老三.....”
二爷从外面的薄膜看到里面有人影晃动,所以打开门,钻了进去,就喊了起来。
“二哥来了啊,等会哈,估摸着还有一会就能采收完。”老爸直起腰,看了一眼二爷和老舅说道。
二爷和老舅点点头,没有说什么,开始帮忙搬运到中间。
半个小时以后,最后的瓠子基本上采收完毕,开始搬运到中间进行短暂存放,然后就可以过秤上车了。
二爷和老舅看着翠绿的瓠子,嘴角的微笑就没停过,眼里都放光。
众人搬运完,走出大棚开始喘气,主要是大棚温度高不说,还闷,所以就没在里面聊天,直接在外面聊了起来。
“二哥,你这一次准备要多少?”老爸拍拍手,接过老舅递过来的烟,点燃,抽了一口后问道。
“每个品种给我来30筐试试水吧,也不知道能不能卖掉。”二爷也抽着烟说道。
“行,那就准备开始搬运上车。”老爸将烟头踩灭,对着老哥挥挥手,然后走到旁边,从里面抬出2个用竹竿做的搬运车。
当然没有轮子,需要2个人抬着,但是一次抬个5筐应该没问题,这样运输到塘埂上也方便。
本来准备是做个滑轨的,直接拉上去,最后放弃了,还是做了搬运车,简单的说就是凉床的简单版。
所以2个搬运车来回抬也快,当然还有2个,只不过二爷要的不多,所以就用2个抬了。
半个多小时,150筐蔬菜已经全部抬到了塘埂上,开始过秤,老哥在一边计数,这边二爷还没走,大舅叫的货车也开到了塘埂上,只不过看到前面有车,没有上前,自己走了下来。
姨夫和小姨也跟着下车一起走了过来。
“三哥,在忙着呢?”大舅快步走了过来,看在过秤,简单的打了个招呼。
老哥礼貌的打了招呼,老爸点点头,忙着称重。
最后二爷家这边全部过秤搬上了车,粗略的算了一下,2500多斤,主要是瓠子重。
二爷看一眼数目以后,签了个字,最后散了一圈烟以后,打个招呼就走了。
等车走了,大舅叫的货车也开了过来,紧接着又开始搬运,大舅看着5个大棚,心里不知道想什么,不过看到里面的蔬菜,嘴角就笑了起来,这可是独一份。
大舅最后点点数,老爸说还要给大佬家留点,所以最后留了120筐给大佬家,剩下的大舅表示全部包圆了,最后8个人抬了快1个小时才全部抬到塘埂上。
最后大舅家这边就多了,整整码了516筐,把整个货车后面基本上码的满满的,最后称重下来,是多斤,称重完,大舅盖上厚棉被,盖上雨棚,乐滋滋的走了。
最后大佬家才姗姗来迟,最后120筐,半个小时,就全部称重发车走了,称重是2000多斤。大表哥感觉有点少,老哥开玩笑的说道,3天后来早点。
直到此时,第一批采收的全部发走了,数量是786框,一共一万五千多斤,现在遇到一个麻烦的问题,就是框子不多了,当时也就做了小1000个,感觉够了,但是这样一来,运转就不够用了。
所以,第二天,老爸又上集市买了木头条回来,准备继续做一些,只不过找了人一起帮忙,所以做起来快。
而对于蔬菜的上市,效果远超了我的想象,尤其是县城里面,大舅一开始也准备能卖个3天的,结果最后2天不到,这1万多斤蔬菜就全部结束了。
而且价格还不低,平均四五块一斤的蔬菜。后来据大舅描述,那个场面,简直是哄抢后不为过,就连县政府的食堂都来采购了200多斤蔬菜,别说还有其他的饭店什么的了。
唯一有点预冷的是燎原集市,2000多斤,也是卖了3个集市才勉强卖完,现在虽然是冬天,但是农村来说,不是没有蔬菜可吃,萝卜白菜也是有的,所以相对来说,尝个鲜可以,但是一直吃,也吃不起。
所以大表哥打了电话说,到腊月27再来拉一次,赶过年前卖一波,这中间不来了。实在是有点垂头丧气。好在过来把筐子还了回来,账也结了。只不过赚的不多而已。
二爷这边就比较简单了,市场独一份,板车拉着就没停,2天就全部卖完了,这还有一些人镇上的人刚听说,没来得及买,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