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密瓜,老妈也不认识,这也是算目前农村妇女的悲哀吧!不过话说回来,我也是01年左右,才第一次吃哈密瓜,那个时候还是老哥给带回来的。
“这个瓜能吃?”看着我怀里抱的哈密瓜,老妈表示疑惑。
“能吃,可甜了,中午吃过饭切一个给你们尝尝,我在曹叔家都吃过了。”我拍了拍瓜,放到地上。帮着老妈烧火做饭。
中午,老爸和老哥,一身红彤彤的,一脸热汗的走了回来,身上穿的汗衫已经湿透了,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准备打井水擦洗身体降温。
好在我提前已经打了一桶,老爸和老哥看到我回来,挺高兴,看到水桶里面的水,更高兴,两人相互擦洗了一下,坐在电风扇下面吹风。
中午,饭菜并不丰盛,不过好在有一大盆毛豆,在饭锅里面蒸出来,然后挖一勺猪油,用开水一冲,那简直了,汤上面飘着油星子,可香可香了。
吃过饭,收拾好碗筷,我将哈密瓜切了,然后教他们咋啃,然后老爸老妈啃了一块尝尝鲜以后,就没有在吃了,督促着我跟老哥吃,最后我吃了3片,剩下的都给了老哥。
这就是当下最朴素的家庭最朴素的父爱母爱,好东西,都是先紧着孩子吃,哎......
“店开了,赚钱了吗?”老爸扔掉手中的瓜皮,问道。
老妈和老哥也伸着头,表示比较好奇。
我咬完瓜,扔掉瓜皮说道:“肯定啊,两天赚了小两万,第三天我走的早还不知道呢,估摸着也不会少,每天六七千吧。”
我不以为意的语气,让三人都惊住了。尤其是老哥,哈密瓜咬一半愣在那里。
说实话,以目前我的家庭来说,一年全部收入算在内,肯定没六七千,这一点我可以保证,因为靠几块地,不可能收到五六千斤稻子,在除去化肥种子农药农业税,最后结余肯定是没有这么多的。
这就是为什么3人惊住的原因。一天抵得上我家一年的收入。
“唉,早知道这么赚钱,我们自己干啊!”老爸有点后知后觉的说道。
我狂翻白眼,鄙视的说道:“你有哪个人脉办证吗?你有哪个能力守住这个店吗?你以为开个网吧容易?三教九流的,公安消防,哪哪不需要打点?你以为花钱买个门面房子就能开网吧赚钱了?”
老爸被我怼的一愣,然后仔细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他爸,我们就是地道的农民,别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把地种好了,一样。”老妈在旁边,淡淡的说道,生怕老爸犯了红眼病,说实话,在农村,红眼病很危险。
“别忘了,我们有30%的股份,每天赚的钱,我们有3成呢,在这羡慕什么?”我没好气的鄙视说道。
“就是就是,什么都不干,每天两三千的收入,挺好!”老哥在旁边找了个存在感说道。
老哥说完,老妈老爸齐齐转头看向老哥,两人同时的哼了一声,我在旁边一捂眼睛,我什么都没看到,没看到。
老哥是真的喜欢补刀啊!真不怕老登打他。
因为稻子已经收割完毕,最后还有点需要捆,所以聊到下午3点不咋热了,老爸老哥才带个帽子和毛巾继续下地,一下午捆完,明天估摸着需要挑大半天,然后就能打稻谷了。
而我又开始在家摆烂,谁叫我小呢,干不动这些活。
只不过,好日子没过了2天,10月6号,从门楼上把打谷机卸下来,通上电,准备打稻谷,这个时候,我就要帮忙了,从稻谷堆上把稻谷给送到老哥和老爸身后,他们2个转身拿起稻谷就能打,这样速度最快。
好在已经十月份,除去中午那段时间热一点以外,其余时间还好,不过今年有老哥的帮忙,打起来很快,到10月7日晚,就已经把谷子全部打下来了。
接下来只要晒几天,晒干,就可以装袋了,一部分要送到我们内屋的粮仓里面,那是我们一家明年一年的口粮,剩下的多余的,全部用车,拉到粮站卖掉换成现金。
好在现在的农业税给钱就行,不要再拿谷子抵税了。
农村最近一周,都是忙里忙外,我家今年因为老哥回来多了把手,所以速度比较快,已经全部打完,晒稻谷的事情是最简单的。
晚间,吃完饭,切开最后一个哈密瓜,一大家美美的吃着,看着电视。
“对了老爸,大棚你准备咋盖?完全按照北方光寿来?”我拿着瓜,看了一眼老爸,问道。
老爸沉思了一会说道:“不准备,我们2地的冬天温度不一样,所以我想着搭简单一些,用砖和草泥砌,这样速度快,还安稳。”
说完老爸起身,从抽屉里面拿出本子,开始写写画画,因为稻子收割完毕,接下来就是要尽快处理稻田然后搭大棚。
育苗棚里面,秧苗长势很好,再过个十天个月差不多就可以移植了。
当瓜吃完,老爸的草图也画的差不多了,递给我看了看,草图很简单,中间大概有个1米左右的用红砖砌起来的通道,也算是支撑,里面看样子还有柱子,老爸标注的是水泥柱,然后从高点,插进大毛竹,那种粗的,长的,顺下来,形成拱形坡度,最外面也是用水泥桩支撑,和毛竹绑到一起。然后在铺上防滴膜,这样大棚就搭好了。
“老爸,中间的这个是干嘛的?直接用毛竹怼到中间,直接盖不行吗?那样多快?”我疑惑的问道。
其实关于大棚,我在家里也想过,最简单的就是两个毛竹埋好,然后弓到中间绑起来,中间用柱子支撑。这样是最简单方式,因为现在的育苗棚就是这么盖的。只不过竹子细一些,短一些而已。
老哥也接过简单的图纸,跟着老妈一起看了起来。
老爸点了根烟,抽了几口说道:“我们这边虽然说温度不会太低,但是也不得不妨,防止地温不够,要是遇到长时间雨雪天气,温度不一定能跟上,中间那个带镂空的墙,一方面是通风恒温用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如果温度不够,我们就手动增温。另外你说的那样,棚子受力点全在中间,而中间又是最薄弱的,容易塌,不安全。”
我夺过老哥手里的图,仔细的看了看,老爸说的在理,这样搭建,受力点中间是强,也是毛竹最粗的部分,安全上肯定是没问题的,另外墙那有门,热了可以通风,冷了可以治热,另外上面还能走人,这样用一个大毛竹,一连,用绳子就能把保温的草垫个拽上去,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