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那通急于否认和警告的电话,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证实了林薇的猜测——王明达这条线下面,必然牵着更深的秘密。而她故意表现出的惶恐和依赖,恰好符合“林薇”这个人设,不会引起张莉过多的怀疑,只会让她觉得这个底层助理胆小怕事,容易操控。
但这还不够。林薇需要让水更浑,让隐藏在深处的鱼忍不住浮出水面呼吸。
她拿起那部加密卫星电话,斟酌着用词,向陆沉渊发送了一条经过“过滤”的信息:
【张莉对王明达行踪异常敏感,急于否认其与“星海”接触。王明达嫌疑加重,但张莉反应过度,似有隐情。建议加强对张莉的监控。】
她没有提及自己对“血隼”的可怕猜测,也没有说出自己主动试探的行为,只是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初步推断上报。这既展示了她的“价值”,也保留了底牌。
信息发出后,她开始着手第二个陷阱的布置——针对那个可能存在的、隐藏在It部门的内部眼睛。
她利用凌晨网络相对空闲的时段,再次通过那台老旧平板和加密U盘,小心翼翼地接入寰宇资本的内部网络边缘。这一次,她没有尝试触碰任何核心数据,而是将目标锁定在It部门用于监控内部网络流量的日志服务器上。
她编写了一段极其精巧的、伪装成系统自动生成的错误报告代码,将其悄无声息地植入到日志服务器的特定过滤规则中。这段代码的作用很简单:一旦系统检测到有针对“林薇”工位Ip地址、或者与她那台老旧电脑mAc地址相关的异常访问、端口扫描或数据包嗅探行为,这段代码就会在生成常规警报的同时,将一个经过加密的、包含时间戳和来源Ip片段的副本,发送到她预设的一个深网匿名存储节点。
这是一个反向监控的陷阱。她要看看,除了明面上的“清道夫”和神秘的第三方,内部是否真的有人,在通过技术手段持续地“关照”着她。
做完这一切,她仔细清除了所有操作痕迹,断开了连接。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疲惫地闭上眼。大脑却像一台高速运行的机器,梳理着所有的线索和可能的风险。
早晨,她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寰宇资本的办公室。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疲惫(这倒不全是伪装)和属于“林薇”的温顺。她敏锐地察觉到,办公室的气氛比昨天更加凝滞。
张莉看到她时,眼神闪烁了一下,很快移开,没有像前几天那样假意关心,反而显得有些刻意回避。这证实了林薇的猜测,昨晚那个电话,让张莉对她多了几分忌惮和疏离。
而王明达,则完全相反。在一次走廊的短暂相遇中,他居然破天荒地停下了脚步,那双精明的眼睛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甚至还扯出一个极其僵硬的笑容,点了点头,才快步离开。
这反常的“友善”,让林薇心底冷笑。是做贼心虚的试探?还是想稳住她这个可能掌握了他某些把柄的“小角色”?
无论是哪种,都说明她抛出的诱饵,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
上午十点,她的加密卫星电话再次震动。是陆沉渊的回复,只有言简意赅的两个字:
【已知。按计划进行。】
“按计划进行”?林薇微微蹙眉。他所谓的“计划”是什么?是继续利用她作为诱饵,引出更大的鱼?还是他已经有了针对王明达或者张莉的具体行动?
她不得而知。在这场合作中,信息的高度不对称让她始终处于被动。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完全依赖陆沉渊的“计划”。
午休时分,她借口去银行办理业务,离开了公司。她没有去银行,而是绕了几条街,走进一家嘈杂拥挤的廉价快餐店。在洗手间的隔间里,她快速检查了那个深网匿名存储节点。
陷阱,被触发了!
就在今天上午,她的工位Ip地址遭到了三次来自内部不同Ip段的、伪装成正常网络维护的端口扫描!来源Ip经过伪装,但通过她设置的代码,还是捕捉到了一些碎片信息,指向网络运维组的某个权限账户。
果然!内部一直有眼睛在盯着她!
她不动声色地清除了访问记录,离开了快餐店。心底一片冰冷,同时也有一丝猎物落入陷阱的冷冽兴奋。
猎手已经布下了陷阱,而现在,她这个被追猎的“猎物”,也开始悄悄地,在猎手必经之路上,埋下了自己的捕兽夹。
下午回到公司,她依旧扮演着那个沉默寡言、埋头工作的“林薇”。但她的感官提升到了极致,留意着张莉、王明达,乃至It部门任何一个可能的细微动静。
风暴前的平静已经被打破,陷阱的扳机已经由她亲手扣下。
现在,只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