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库地下一层的“异常行为矫正室”里,林舟对着空白文档已经发呆了整整四十七分钟。显示屏右下角的时间数字,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他耳边愈发狂躁的键盘敲击声。
“哒哒哒哒……项目报告限期今日17:00……哒哒哒……未按时提交将影响季度考评……”
这是三天前收容“网络杠精聚合体”残余意识的后遗症之一——他的“键盘幻听症”升级成了“任务进度幻听”,像个无形的监工,用分贝不断提醒他每一项该死的截止日期。而另一个更直观的副作用,是他的右手食指第一节指关节,在一小时前彻底金属化,变成了一个微型的、略带磨砂质感的银色键盘键帽,敲击桌面时会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他今天的任务是撰写《关于“容貌焦虑镜中人”认知污染扩散途径的分析及后续收容建议》,五千字。魏明馆长的要求是“内容详实,逻辑清晰,下班前提交”。
然而,文档字数依旧顽固地停留在标题。
不是他写不出来。吸收“内卷之灵”和“杠精聚合体”后,他的大脑处理信息速度快得惊人,无数分析、数据、方案如同等待喷射的数据流。但每当他想敲击键盘(无论是物理的还是他手指上那个),一种莫名的阻力就会浮现:要不要先查一下最新文献?这个论点是不是不够新颖?格式排版等写完了再调是不是更好?
【认知阻滞感:78%……疑似受到低强度认知污染影响。】他手指的键帽上闪过一行微小的代码,这是他与技术支援寒鸦搭建的临时监测系统。
“根据《异常收容管理条例》第7章第3条,工作人员在非任务期间需自觉规避可能引发认知污染的环境。”一个略带刻板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林舟抬头,看到负责内部纪律审查的管理员,代号“钟表匠”的陈铮站在那里。他穿着笔挺的制服,胸前别着一枚精致的银色怀表,怀表的秒针走动时几乎没有声音,却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我在写报告。”林舟晃了晃他那根键帽手指。
“观察您四十八分钟,有效输入时间为零。”陈铮走近,目光扫过空白屏幕,又落在林舟的手指上,“频繁使用畸变体能力,会导致自我认知边界模糊,最终滑向同化。我建议您暂停工作,接受一次全面的心理评估。”
林舟注意到,陈铮说这话时,右手下意识地摩挲着那枚怀表。更让他心惊的是,在陈铮身后墙壁上挂着的电子钟,显示的时间是16:28,但陈铮怀表显示的时间,却是16:31。
档案馆里的时间,似乎总比外界快那么一点点。
“不劳费心,报告我会准时交。”林舟压下疑虑,强行将注意力转回屏幕。就在这时,整个矫正室的灯光猛地闪烁了几下,一股熟悉的、令人效率低下的粘稠感弥漫开来。墙壁上原本匀速跳动的秒针,忽然变得迟疑、卡顿,甚至偶尔逆向颤动一小格。
【检测到高浓度惰性能量场……代号‘拖延症晚期患者’……归档编号c-258……】键帽上的代码疯狂闪烁报警。
“看来,有‘客人’不请自来。”陈铮冷哼一声,怀表盖“啪”一声合上,“林专员,看来你的报告要延期了。目标出现在b-3区档案整理处,能量反应剧烈,已导致三名文员陷入‘待会儿再做’的死循环状态超过两小时。”
任务来得突然,却正合林舟之意。他立刻起身,感受着体内因战意而略微加速流动的力量。然而,当他冲向门口时,却感觉脚步异常沉重,仿佛踩在胶水里。不仅仅是身体,连思维也像是被缠上了蛛网,每一个行动指令都延迟半拍才传达至肢体。
这就是“拖延症晚期患者”的领域效果?
b-3区档案整理处一片狼藉。纸质文件散落一地,三个文员保持着各种奇怪的姿势定格:一个端着咖啡杯僵在半空,咖啡早已凉透;一个手指悬在键盘上方,眼神空洞;还有一个保持着伸手去拿文件的动作,却仿佛那个简单的动作被拉长到了永恒。而在区域中央,一团不断变换形状、色彩黯淡的灰白色雾状实体正缓缓蠕动,它没有固定形态,时而像一堆未整理的文档,时而又像一座不断增高的、代表未完成任务的小山。
“识别核心:它对‘开始’这一行为具有极强的抑制力。”寒鸦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背景音是快速敲代码的声响,“物理攻击效果甚微,需要逆向思维!”
灰白色雾气感应到林舟的到来,分出一缕触须般的能量,缓慢却坚定地朝他涌来。林舟试图调动“齿轮公子”的理性解构能力,却发现思维速度被严重拖慢,数据分析像卡顿的视频一样一帧一帧地跳出。
【认知阻滞感:95%!警告!即将陷入行动停滞状态!】
就在他几乎要被那粘稠的惰性吞噬时,耳边的“任务进度幻听”却因为强烈的外界干扰而达到了顶峰,尖锐的警报声与键盘敲击声混成一片噪音!
“吵死了!能不能快点!”他脑内的“杠精聚合体”碎片突然尖叫起来,“这玩意儿的逻辑就是阻碍‘开始’,你偏偏要在这里酝酿情绪?直接A上去啊!犹豫就会败北懂不懂?你的行动力呢?被狗吃了吗?”
这通歪理邪说般的催促,竟像一根针刺破了充斥周围的惰性气泡。林舟福至心灵,他没有试图去“开始”复杂的攻击,而是做出了一个最简单的、近乎本能的动作——他举起那根已经键帽化的食指,用尽此刻能调动的所有力气,朝着那团灰白色雾气的核心,狠狠地“按”了下去!
“咔嗒!”
一声清脆的、如同按下实体回车键的声响回荡在整理处。
键帽与雾气接触的瞬间,一股极其矛盾的感觉涌入林舟体内。一方面是极致的“拖延”意念,让他恨不得立刻倒地睡去;另一方面,却是来自“内卷之灵”和“杠精聚合体”的、被刺激后狂暴起来的“效率”执念!
【能力副作用触发:认知悖论冲突!】
林舟的身体成了两种极端力量的战场。他的左半边身体瞬间感到沉重无比,眼皮打架,恨不得当场躺平(拖延效应);而右半边身体却如同上了发条,肌肉紧绷,指尖的键帽甚至开始发烫,想要立刻投入下一项工作(效率反噬)。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折磨让他几乎晕厥。
而那团“拖延症晚期患者”的雾气,在被“回车键”击中的部位,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但却无法弥合的空洞。空洞周围,雾气剧烈翻腾,仿佛整个存在都被这强行“开始”的指令动摇了根基。它发出一种类似叹息的、悠长而萎靡的声波,体积开始缓慢缩小。
“收容程序启动!”陈铮的声音响起,他不知何时已布置好几个闪烁着规律光芒的仪器,一道网状能量场罩向了那团减弱中的雾气。
战斗似乎结束了,但林舟的状况却更糟了。他站在原地,左半身想休息,右半身想工作,整个人以一种极其别扭的姿势僵持着,额头上渗出冷汗。
陈铮走到他面前,看了眼他怪异的姿态和那根醒目的键帽手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报告延期到明天早上九点。另外,馆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他顿了顿,补充道,“关于你频繁触发能力副作用的问题,以及……你擅自调用内部网络权限,查询‘完美受害者具象体’档案的日志记录。”
林舟心中猛地一沉。魏明果然知道了。
他强忍着身体的极端不适,看向陈铮胸前那枚怀表。怀表的时针,精准地指向了下班时间——五点整。但墙上那个刚刚恢复正常走动的电子钟,却显示才四点五十七分。
档案馆的时间,确实永远快三分钟。这三分钟,会不会就是魏明能力的秘密?而妹妹苏晓的档案,那“自愿入院”的真相,是否也藏在这被偷走的时间里?
他拖着一边想狂奔一边想躺平的身体,朝着馆长办公室走去。每走一步,都像是同时踩在棉花和钉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