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9月24号。
江北大学校园报刊登了两则消息。
一,《热烈庆祝我校陈长河同学被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咨询顾问》。
二,《陈长河先生与沈麦麦女士向我校捐款100万元》。
第一则新闻,解释了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咨询顾问是什么意思,它的含金量,以及陈长河能够获此殊荣对于江北大学来说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第二则新闻,则大肆赞扬了陈长河与沈麦麦捐款支持科研教育事业的光辉与伟大,并解释了这笔钱是用来支持经济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的,另外还提到这笔钱的来源是音乐专辑分成。
这两则新闻,在江北大学校内引起了巨大轰动。
在校外,也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
但由于江北大学方面打了招呼,这些媒体都没有大肆报道,只是发了几篇简讯。
老百姓们早就知道陈长河是个天才,还是个歌曲创作者。
因此虽然会在茶余饭后感叹其年纪轻轻便有钱有才、名利双收,却没有掀起如同上次一样的巨大波澜,只是讨论了一阵便过去了。
陈长河乐得如此。
他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第一,进行国企改革的研究。
他每天早上都会去经济研究中心,偶尔开个晨会。
时不时地,他也会往沧明区跑一趟,去企业进行调研工作,与沧明区国企改革办公室的人商讨一些改革方案制定、现代化企业规范标准制定、企业经营等方面的问题,从中获取数据和素材来撰写论文。
他还捎带手的,针对几个经营不良的企业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意见,使得这几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因此在企业家的圈子里拥有了一定知名度。
第二,继续写《双城》。
《双城》连载至今,虽然大家对于它的更新速度远不如《诛魔》颇有怨念,但由于其精彩的设定和剧情,依然征服了许多读者,口碑甚好。
另一边,《情书》的存在,也成功地帮助《春恋》杂志站稳了跟脚。
虽然它的销量无法与《人间故事》和《大武林》相提并论,但相比较其他同类型杂志的创刊号而言,已经很高了。
至于《情书》的读者反响。
虽然完整的剧情尚未展开,但博子对男藤井树的思念、秋叶茂对博子的喜爱、男女藤井树之间的关联……已经引起了读者们的热议。
很多读者都表示,相比较《甜蜜蜜》和《过把瘾》的浓重生活气息和平铺直叙,《情书》的优美、纯洁、悬念,给了他们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
第三,教沈麦麦三人练车。
他们三个人里,陈长江和陈强都学得比较快。
沈麦麦学得慢点,陈长河便一有空就陪着她去练车,顺便谈谈恋爱、放松放松。
第四,随着《涛声依旧》和《至少还有你》的相继发布,他的名气在音乐圈里愈发响亮。
有多家音像公司、多名艺人,或者影视作品的制片方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到他,希望可以从他这里买歌。
但他考虑到细水长流的道理,并没有一股脑地卖出去很多歌,只是零零星星地卖给了音像公司几首,分成比例也是按照与羊州音像公司的分成比例为基础进行小幅调整的。
值得一提的是。
前世音乐圈里,歌曲通常都是被一口价卖掉。
但这一世,受到他的影响,整个华语音乐圈子里的多个音像公司和一些头部音乐创作者都逐渐实行分成的合作模式了。
这一点变化,毫无疑问会给整个圈子的生态和未来发展带来巨大改变。
说不定,优秀音乐创作者们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后,能够迸发出更大的创作热情,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让华语音乐的辉煌比前世多延续个十年八年的。
10月份下旬。
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城召开。
会议宣布的其中一项决定就是:按照“抓大放小”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推动国企改革。
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0家国企作为试点,第一批进行改革工作。
在改革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进而不断推进改革进程、扩大改革成果,最终实现国企全面改革。
10月底。
鸿星电器的豆浆机研发成功,但由于存在噪音过大、研磨不够细腻的问题,被沈麦麦一票否决,打回重新改良升级了。
这也是沈麦麦在鸿星电器学习历练了四个多月的时间后,以副总身份做出的第一项正式决定。
并且,她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并没有征求陈长河的意见。
陈长河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欣慰,表示沈麦麦长大了。
然后把手伸进沈麦麦的怀里揉了揉,再次表示肯定,确实长大了。
11月。
在连载了6个月,共50万字后,江北出版社决定出版《双城(一)》,首次直接印刷简体版50万册和繁体版30万册。
书籍定价和分成比例与《诛魔》单册相同。
陈长河能拿到的简体版单册分成是1.2元,繁体版单册分成是5.5元。
于是,凭着这一波书籍出版,陈长河得到了200万的稿费。
加上9、10两个月的音乐专辑分成共310万。
再加上各个店铺的盈利。
他们的存款已经来到了900万。
12月。
随着又一波音乐专辑分成到来,存款再一次突破千万大关。
不过。
和上回一样。
刚突破千万大关,就又缩水了。
并且比上回缩水更狠。
直接跌到了只有几十万。
款项的去处有两个方面。
一是,去年陈长河抓捕罪犯的那个正在拆迁的村庄,建成了一座名为“学府名城”的小区。
沈麦麦花了一百多万,买下了整整10间商铺——这里地段位置远不如市中心,商铺价格自然远低于观海苑。
二是。
云海市的几十家国企被纳入了第一批国企改革名单。
有的国企直接清算售卖。
有的国企则要进行股份制改革,出售股份从社会吸纳资金,以推动内部改革、满足日后经营发展所需。
陈长河在研究了这些企业的名单和情况后,根据前世记忆,做出了两笔投资。
一笔投资是“紫山水泥”。
它原本是翠文区的企业,后来提级成为了云海市属企业,规模不小,估值也挺高。
陈长河投了500万进去,才得到了8%的股份。
不过,很值。
因为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紫山水泥很快也会迎来发展高速期,并在十年后成为国内排名前十的水泥生产企业,上市后再经过多年发展,市值达到百亿以上。
这8%的股份,未来大概市值10个亿。
600万的投资成本,还是挺划算的。
另一笔投资是“恒远货运公司”。
这个企业是临海区的企业,规模和估值相对小一些,陈长河投了300万进去,拿到了6%的股份。
恒源货运公司的业务范围包括陆运、海运。
按照前世的发展,它会在几年后改名为“恒远海运”,主营国内外海运业务,同样做到了百亿左右的市值。
这么算下来,这笔投资要比紫山水泥的收益更大一点。
这两笔投资,没有给陈长河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由于持股比较少,他并不参与公司决策,也不想参与,让这两个企业按照前世的路线发展就挺好的。
而且在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中,他这两笔投资也并不显眼。
云海市这地方,有钱人多的是,能拿出几百上千万来投资的人不在少数,他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时间一晃。
1991年过去了。
1992年到来。
1月2号,元旦结束后的首日。
被沈麦麦否决的豆浆机完成了升级改良,噪音明显减轻,研磨细腻程度提高,产品外观也进行了重新设计。
这一回,沈副总点头同意了,表示豆浆机可以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
1月3号。
陈长河来到江北出版社,交稿,顺便领《双城(一)》的加印分成。
“《双城(一)》的销售情况很好啊。”
吴玉玺请陈长河坐下后,笑容满面道:“尤其是在海外市场,销量比《诛魔》还要明显好很多。
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海外市场受西方文化熏陶较多,对《双城》中的西式设定接受程度更高的原因。
所以,我们这回只加印了10万册简体版,却加印了20万册繁体版。”
“意料之中。”
陈长河笑道:“我早就说过,写这本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赚海外市场的钱。
中文市场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西方市场才是大头,那里的书籍价格高,对版权的重视程度也相对比较好一些。
如果可以在海外市场打开销路,收入会非常理想。”
“你说的没错!”
吴玉玺点头道:“龚社长和我都非常庆幸当初果断签下了你这本书,否则就是错过了一次巨大的发展机遇啊!
下一步,我们打算找一位文学翻译家将《双城(一)》翻译成英文,然后联系一下英文出版市场的出版社,洽谈英文版出版事宜。
对了,你们江北大学有没有擅长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专家?
如果有的话,可以帮忙引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