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澎湖的海战胜利,仅仅是第一步。盘踞在澎湖本岛上的荷兰人,在其指挥官范·德·桑的率领下,退缩到了他们正在抢修的据点——一座初具雏形的棱堡。这座位于马公岛临海台地上的堡垒,显然模仿了欧洲热兰遮堡的设计,意图建成一个星形结构的坚固要塞。但此刻,它仍是一个巨大的工地。
堡垒的基座已经用夯土和部分砖石垒起,几个主要的棱角凸出部已见轮廓,但墙体高度参差不齐,部分地段甚至还是木栅和土垒的临时屏障。四周挖掘的壕沟深度和宽度也尚未达到标准。大量衣衫褴褛的汉人劳工在荷兰监工的皮鞭和呵斥下,如同蝼蚁般忙碌着,搬运石料、夯实泥土。堡垒上已安装的火炮数量有限,且主要集中在面向大海和已完成度较高的几个棱角上,火力网存在明显的空白和弱点。
站在前线指挥所里,福建水师副将陈璘、陆战队李千总以及“鲲鹏计划”的技术专员,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这座“半成品”堡垒。
“妈的,红毛鬼动作倒快,这乌龟壳都快让他们修出个样子了!”陈璘骂了一句,但语气中少了些面对完整棱堡时的凝重。
李千总仔细观察后,指向堡垒面向内陆、且施工进度明显滞后的一侧:“副将大人,诸位请看!那边墙体低矮,壕沟浅窄,炮位似乎也还没完全建好。而且,有很多我们的人在干活!”他语气沉重,显然看到了那些在荷兰人皮鞭下的汉人同胞。
技术专员补充道:“将军,李千总所言极是。此地正是堡垒弱点。我军火炮射程优势巨大,可在此建立阵地,进行精准炮击,重点摧毁其已安装的火炮和指挥点。同时,炮击需尽量避开劳工密集区域,以减少我同胞伤亡。”
陈璘当机立断:“好!就这么办!传令下去,炮兵阵地就设在那边的山坡后!告诉炮队的兔崽子们,给老子瞄准了打!别伤着自己人!”
明军炮兵阵地迅速在内陆侧的小高地后构筑完毕。炮手们紧张测算,目标直指棱堡上那几个显眼的炮位和疑似指挥所的木制塔楼。
“预备——放!”
新式火炮再次怒吼!但这次的炮击,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精准和克制。
第一轮试射后,炮弹落点被迅速修正。随后,穿甲弹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砸向棱堡上那几个已经安装完毕的炮位!
“轰!”一个面向内陆的荷兰炮位连同旁边的火药桶被直接命中,发生了剧烈的殉爆,碎片和硝烟冲天而起!
“轰!又一枚炮弹击中了一个半完工的棱角,正在那里指挥施工的几名荷兰工兵和监工瞬间被爆炸吞噬。
堡垒上的荷兰守军陷入了极大的恐慌和被动。他们有限的火炮试图还击,但射程差距让他们的炮弹徒劳地落在明军阵地前方的空地上。而明军的每一次还击,都让他们损失惨重。
炮击也引起了劳工们的巨大骚动。起初,他们惊恐地趴在地上,但随着明军炮弹似乎有意避开了他们密集劳作的区域,并且精准地打击荷兰人的工事和人员,一些胆大的劳工开始抬起头,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是王师!是大明的王师打回来了!”有人压低声音,激动地喊道。
“别乱动!趴好!等王师打上来!”也有老成持重者提醒着。
步兵推进与里应外合
持续的精准炮击,几乎摧毁了棱堡面向内陆的所有防御设施和火力点。李千总见时机成熟,下令步兵推进。
“上刺刀!前进!”
陆战队员们跃出阵地,呈散兵线快速接近。他们刻意放慢了冲击速度,一方面是为了保持队形,应对可能的残余抵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堡垒内的劳工反应和躲避的时间。
当明军接近到不足百步时,堡垒内突然发生了更大的混乱!一些汉人劳工在目睹了明军的强大和荷兰人的狼狈后,积压的怒火和求生欲终于爆发了!
“跟红毛鬼拼了!”
“抢了他们的兵器!迎接王师!”
几十名胆大的劳工猛地扑向身边看守他们的少数荷兰士兵,用搬运石料的木杠、铁镐作为武器,发起了袭击!场面顿时失控。
这突如其来的内乱,成了压垮荷兰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范·德·桑指挥官试图弹压,但面对外部明军的稳步推进和内部劳工的激烈反抗,他手下的士兵已然士气崩溃。
“自由射击!清除残余抵抗!注意辨别,勿伤百姓!”李千总及时下令。
“砰砰砰……!”“惊鸿一式”步枪清脆的射击声响起,精准地点射那些仍在负隅顽抗的荷兰士兵。而对于那些奋起反抗的劳工,明军士兵则大声呼喊,指引他们向安全的方向躲避。
在内外交困之下,棱堡的抵抗迅速土崩瓦解。一面仓促找来的白布被挂在了尚未完工的主堡旗杆上。
战斗结束。明军以极小的代价,攻克了这座荷兰人寄予厚望但尚未完工的棱堡。击毙荷兰守军、监工百余人,俘虏数十人,其中包括面如死灰的指挥官范·德·桑。而那些参与暴动和幸存下来的汉人劳工,则如同重生般,激动地跪倒在地,向着明军的方向叩拜,许多人泣不成声。
陈璘和李千总踏上这片残破的工地,看着那些欢呼雀跃、获得新生的同胞,又看了看那些垂头丧气的荷兰俘虏,心中感慨万千。
“幸好来得早。”李千总庆幸道,“若让这堡垒建成,不知要填进去多少弟兄的性命。”
陈炮长则看着一门被炸毁的荷兰火炮,以及周围那些简陋的施工工具,撇了撇嘴:“修?修再结实,顶得住咱们的炮吗?干伊娘,在咱们大明的地盘上撒野,就是这下场!”
澎湖之战,从海上到陆地,彻底落幕。这场胜利,不仅粉碎了荷兰人占据澎湖的野心,挽救了众多被奴役的同胞,更以铁与火的事实证明,在即将到来的时代里,技术、战术与民心向背,将比坚固的堡垒更加重要。这座未完成的棱堡废墟,如同一个时代的注脚,昭示着旧秩序的动摇与新力量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