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资本”的试探性进攻被成功挫败,但林凡心中并无多少轻松。对方看似礼貌地退去,但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却愈发清晰。他知道,这绝非结束,而是更深层次博弈的开始。威廉·陈那张彬彬有礼的面具下,隐藏的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算计。而静心斋这条意外浮现的线索,更是将一片更深、更暗的水域搅动了起来。
办公室内,林凡独自站在巨大的电子沙盘前,目光聚焦在代表东海市的地图上那个被特别标记的点——静心斋茶社。张浩整合了苏晚晴提供的消息、他自己挖出的碎片化信息以及王猛那边对茶社外围的观察报告,形成了一份初步的评估。
“静心斋,老板柳芸,四十五岁左右,背景成谜。公开信息显示她早年留学欧洲,攻读艺术史,回国后创办静心斋,以其极高的私密性和独特的茶道文化在东海顶层圈子小有名气。但深层调查发现,柳芸与多个注册于东南亚的华人商会,特别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几个历史悠久、势力庞大的商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商会业务遍及航运、矿产、金融等领域,能量不容小觑。”张浩的声音透过加密通讯传来,带着一丝凝重,“更关键的是,韩家那个传闻中的海外私生子,韩天宇,近年的活动轨迹确实频繁出现在东南亚,与柳芸有交集的那个商会圈层高度重叠。虽然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柳芸就是韩天宇或‘青云会’在东海的核心联络人,但巧合太多,就绝不是巧合了。”
林凡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沙盘边缘,发出沉闷的声响。静心斋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舞台,柳芸则是那个神秘的报幕人,寻常人只看到其风雅的外表,却不知台下涌动的是怎样的暗流。韩家这棵老树,看来并未彻底枯死,而是将一部分根系伸向了海外,试图通过更隐蔽的方式汲取养分,甚至反哺国内的风暴。
“柳芸……东南亚商会……韩天宇……”林凡喃喃自语,【蛛丝马迹洞察】技能让他对这些看似孤立的点产生了强烈的关联感。他意识到,静心斋可能不仅仅是“青云会”的一个情报中转站,更可能是连接国内残余势力、海外华人资本乃至“青云会”国际网络的一个关键节点。其重要性,可能远超之前的预估。
“耗子,调整优先级。”林凡下令,“对静心斋和柳芸的调查,提升到与追踪‘远见资本’数据流向同等重要的位置。不要打草惊蛇,采用长期、隐蔽的观察策略。重点摸清柳芸的日常行为规律、接触的核心人脉、以及静心斋异常的资金往来。特别是她与海外通讯的方式和频率。”
“明白!我会像织网一样,慢慢把她周围的情况摸清楚。”张浩领命。
处理完静心斋这条线,林凡将注意力转向了北非。赵凯那边传来了最新的进展汇报,语气比之前轻松了一些:“凡哥,好消息!我们提交的第三方环评最终报告,得到了当地环保部门专家评审组的高度认可,认为我们的项目在环保方面是‘标杆性的’。同时,我们为部落社区修建的第一口深水井已经出水,学校的地基也开工了,当地民众的支持度很高。那个跳得最凶的NGo,最近声音小了很多。不过,政府部门那边的审批流程还是有点慢,我感觉还是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拖沓。”
“做得很好,凯子。”林凡肯定道,“民生工程是根本,一定要做实做透。政府审批的问题,光靠我们企业推动可能力度不够。我会通过吴教授的渠道,适时向商务部和中东司反映一下情况,争取一些外交层面的关注和推动。你要做的,就是继续保持透明沟通,用事实和诚意打动各方。”
林凡清楚,北非项目的阻力,根源在于“青云会”试图通过非商业手段遏制龙国高科技企业的海外扩张。单纯的商业谈判和技术优势有时难以破解这种地缘政治式的围堵,必须借助国家力量。程瀚海司长之前的暗示,以及吴教授这条稳固的桥梁,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就在林凡统筹全局、多线应对之时,他迎来了新一天的签到。随着系统等级提升和累计消费额的增长,他对于签到奖励的期待也愈发具体和战略化。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今日奖励!】
【奖励:特殊状态【深度分析专注(持续36小时)】!效果:大幅提升宿主对复杂信息、碎片化线索的整合、逻辑推理和深度洞察能力,尤其善于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模式和关键连接点。】
深度分析专注!这个状态奖励简直是雪中送炭!林凡正面临着静心斋、北非项目、“远见资本”数据流向等多条线索交织的复杂局面,急需一种能够穿透迷雾、抓住核心的洞察力。他立刻感受到自己的思维变得异常清晰和敏锐,脑海中各种信息碎片开始自动旋转、碰撞、重组,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
他首先将这种深度分析能力应用于静心斋的线索上。结合张浩的报告、苏晚晴的侧面信息以及自己前世今生对高端圈子运作模式的了解,他逐渐勾勒出柳芸可能扮演的角色:她很可能是一个高级的“信息掮客”和“关系润滑剂”,利用静心斋这个平台,为特定圈子的人提供隐秘的交流空间和信息对接服务。她的价值不在于亲自下场参与阴谋,而在于掌握着通往某些关键节点的“钥匙”。动她,可能会惊动整个网络;不动她,则可能错失深入了解对手高层运作模式的机会。
“暂时以静制动,持续观察。”林凡做出了初步判断,“但要准备好一旦有机会,就要能迅速切入关键点。”
接着,他将【深度分析专注】状态投向赵凯传回的北非项目详细报告。他仔细审阅了每一份环评数据、社区沟通纪要、与当地政府往来的文件副本。突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地环保部门负责审批的副局长,最近一次缺席重要会议的理由是“参加一个在迪拜举行的国际环保论坛”,而这个论坛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恰好与“远见资本”的一个Lp(有限合伙人)有关联!
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似乎将北非的阻力和欧洲的资本联系了起来!虽然这还只是间接关联,但结合“青云会”的一贯手法,这条线索的价值极大!林凡立刻将这个发现加密发送给赵凯,指示他重点调查这位副局长近期的活动轨迹和社交圈子,看是否能找到更直接的证据。
最后,林凡将专注力放在张浩正在全力追踪的、“远见资本”数据泄露的最终流向。在【深度分析专注】的加持下,他对张浩提供的庞杂网络数据流进行了重新梳理,重点关注那些看似无关、但出现时机或模式异常的微小信号。几个小时后,他敏锐地捕捉到,在数据流传输的高峰期,有几个加密的数据包并非直接流向欧洲,而是先绕道到了中东某个小国的服务器,做了极短暂的停留和重新封装,然后才继续前往最终目的地。
“跳板!”林凡眼中精光一闪,“对方非常谨慎,用了多层伪装。耗子,重点查这个中东服务器,看它还与哪些Ip有异常连接,特别是与东南亚方向的!”
新的指令发出,各条战线上的行动更加有的放矢。林凡则利用这宝贵的36小时深度分析状态,废寝忘食地审阅着公司近期的所有重大决策文件、技术研发报告、市场分析数据,试图从宏观层面审视磐石资本的发展战略是否存在漏洞,以及“青云会”可能发动的下一波攻击会指向哪里。
苏晚晴在此期间来看过他几次,每次都带着精心准备的餐点,默默陪他一会儿,见他专注工作,便不忍打扰,悄悄离开。她的支持,如同静水下的暖流,无声却有力地滋养着林凡疲惫却亢奋的精神。
36小时的深度分析结束时,林凡虽然眼中布满血丝,但眼神却更加深邃和锐利。他不仅对当前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还对公司未来三年的技术发展路径和潜在风险点做了一次全面的沙盘推演,制定了数套应急方案。
“青云会,你的网络确实庞大而隐蔽。”林凡站在窗前,望着黎明前最黑暗的天空,“但再深的水,也有源头,再密的网,也有结点。静心斋是结点之一,北非那个副局长是线索,‘远见资本’的数据流向是路径……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地、一点点地,把你们的网结解开,把你们的源头找到!”
他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苏晚晴:“晚晴,准备一下,过两天,陪我去会一会那位柳芸女士。既然她是东海风雅之地的主人,我们去品品茶,总不为过吧?”
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林凡运用新获得的能力,对多条线索进行了深度梳理和整合,将调查的触角伸向了更隐蔽的关联点。故事在静水深流中,酝酿着更大的波澜。一场围绕静心斋的、更高层面的暗战,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