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兴回到岸上,找了根细树枝,在石头上把一端磨尖,然后将鱼一条一条穿在上面。等所有鱼都穿好,他便架起树枝开始烤鱼,嘴里还苦中作乐地哼着《我是一只鱼》。他时不时转动树枝,让鱼受热均匀,没过一会儿,第一条鱼就烤得外皮金黄,香味顺着风飘了开。他把穿着鱼的树枝竖插在旁边土里晾凉,转身接着烤第二条。
等第二条也烤好插好,准备烤第三条时,他想先尝尝第一条 —— 可回头一看,插在地上的树枝还在,鱼却没了踪影。
“嗯?” 张振兴正纳闷,身后突然传来动静。他猛地回头,只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小孩蹲在那儿,吓得他 “哎哟喂” 一声往后退,差点摔进火堆里。屁股被火燎得发烫,又赶紧跳开,嘴里直喊 “哎呀”。
再定睛一看,那小孩还蹲在原地:头发乱糟糟地遮住脸,看不清男女;衣服上裹着一层厚厚的污泥,像是好几年没洗过;双手抓着那条烤好的鱼,正一嚼一嚼地啃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除了嘴巴动、手捧着鱼,她全身都没挪一下,蹲的姿势还是一腿半跪,像头随时准备扑猎的野兽。
看清是个小孩,张振兴稍稍松了口气,抚了抚狂跳的胸口,深吸一口气:“哈喽?”
小孩只是微微歪了歪头,除了这个动作和继续嚼鱼,依旧一动不动,眼睛还是死死盯着他。
“哦,抱歉,你可能听不懂这个。” 张振兴反应过来 —— 这地方说不定根本不是地球,哪能指望人家懂外语?他又试着说:“你好?”
这时小孩吃完了鱼,停下咀嚼,咽下嘴里的肉,把骨头扔到一边。她还是盯着张振兴,手指了指旁边插着的第二条鱼,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清了清嗓子才磕磕绊绊地说:“还…… 吃。”
这声音细细的,原来是个女孩。
张振兴一下子兴奋起来:“汉语!太好了!” 老天总算开眼,要是连语言都不通,他真要走投无路了。
他快步走向第二条鱼,可刚一动,女孩就吓了一跳 —— 身体像弹簧似的向后弹开接近两米远,警惕地望着他。从始至终,她的眼睛都没离开过他,连转动都没有。
“别怕,我就是帮你把鱼拿下来。” 看到女孩这么怕生,张振兴反而放下心来,放缓了动作。
“我…… 我自己…… 拿。” 女孩说话还是不利索,却坚持自己上前,取下鱼后又退回到原来的位置,蹲下来继续吃,眼睛依旧盯着他。
“行,你自己来。” 张振兴坐回去烤第三条。他也饿坏了,第三条刚烤好就直接拿起来吃,结果太烫,烫得他直咧嘴,差点把鱼喷出去。
“扑哧”,旁边传来一声轻笑。张振兴回头,女孩赶紧收住笑,又恢复了那副紧绷的样子。
他没拆穿,继续烤第四条鱼,嘴角却悄悄上扬 —— 看来耍个宝,能让这孩子放松点警惕。等第四条烤好,他晃了晃手里的鱼,故意说:“吃了我的烤鱼,总得告诉我你的名字吧?要是连名字都不说,后面的鱼可就没你份了。” 这算是半诱惑半威胁。
女孩沉默了一会儿,才轻轻说:“我…… 叫…… 四时。”
“四十?” 张振兴愣了一下,“这名字挺奇怪,难道你出生时你爸四十岁,特意留个纪念?” 他拿着烤鱼走近四时一些,插在她面前的地上,又走回去接着烤。这次四时没躲,只是盯着他的动作。
四时愣了愣,反应过来后解释:“不是四十岁,是春、夏、秋、冬的四时。”
“哦,原来是时间的‘时’。” 张振兴咂咂嘴,“这名字有文化底蕴啊。” 看来这里也有春夏秋冬,和地球一样,这倒是个好消息。
他又瞥了眼四时的衣服 —— 粗麻布、满是补丁,再加上自己身上的破衣裳,不用想也知道这里有多穷。五六十年代肯定不是,得往古代朝代上靠了,这么算下来,他穿越的概率怕是超过 60% 了。张振兴忍不住叹了口气。
四时欲言又止了半天,还是问了:“爸…… 是什么?”
“哦,就是爹的意思。” 张振兴解释道。
四时琢磨了半天,也没想起听过这个说法,又问:“那‘文化底蕴’又是什么?”
“就是读书多、有学问的意思。” 张振兴看四时愿意说话,又把刚烤好的鱼递过去。这次四时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
鱼渐渐少了,张振兴趁机问:“你爸妈呢?不对,是你爹娘在哪儿?家住在哪个地方?怎么会跑到这荒山野林里来?”
四时看了他一眼,没立刻回答。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移开视线,不再盯着他,轻声说:“你是…… 好人。”
“哦?” 张振兴有点意外,“为什么这么说?” 被人盯着这么久,突然听到这句,他还挺诧异。
四时清了清嗓子,说话利索了些:“我没爹娘,以前住在化安县,房子被邻居抢了,他们还想抓我,我就跑了。花婆婆说,愿意给我吃的,又没那种坏眼神的人,就是好人。”
“原来这儿叫化安县。” 张振兴在脑子里搜了一圈,没任何印象。
“这里不是化安县,是白涌县。往那边走两天,才到化安县。” 四时指了个方向,心里纳闷 —— 这人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难道也是流浪的?
张振兴看着眼前的小女孩,心里叹气:邻里明目张胆抢房子都没人管,这地方的治安也太差了。他又问:“那你没有其他亲人了吗?”
“我是花婆婆捡来的,她死了之后,就没人管我了。”
张振兴眼神暗了暗 —— 可怜的孩子。但他很快稳住心神:先别犯圣母心,得先让自己站稳脚跟。他转移话题:“不想这些不开心的了,先把鱼吃饱。”
四时静了一会,说道:“你身上好多伤。”
“从山上掉下来摔的,没大事。” 张振兴也只能这么猜测自己的伤。
十几条鱼很快吃完了,两人却没吃饱 —— 鱼本来就小,烤完缩水后更小,再加上张振兴昨晚只吃了点蛇莓,根本不顶饿。他站起来说:“走,我带你再去抓鱼,这次多抓点。”
“好!你烤的鱼好吃,比生鱼好吃多了。” 四时已经放下警惕,认定他是好人了。
张振兴愣了一下 —— 比生鱼好吃?这算夸他吗?他心里嘀咕:这鱼连点调料都没有,烤得跟鱿鱼须似的,要不是饿极了,他才不吃。
两人回到之前围的水坑边,张振兴教四时 “浑水摸鱼”:先加固围圈,再使劲搅水,等水里的鱼缺氧浮上来,再伸手去抓。第一条鱼抓上来时,四时开心得跳了起来,笑声在山谷里传开。
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在溪边又喊又笑,抓了十几条鱼。回到岸上烤火时,四时不再躲得远远的,直接坐到了火堆边。
张振兴想起之前的话,问:“花婆婆说看眼神判断好坏,准吗?”
“准啊,就是好人太少了。” 四时边吃边说,满不在乎的样子。
张振兴又叹气,换了个关键问题:“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或者说,现在是哪个国?”
“国?这里是大燕啊。” 四时歪着头回答。
“大燕?” 张振兴心里一动 —— 他学过历史,知道有前燕、后燕,好像是晋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十六国之一?“是晋朝之后的大燕?”
“晋朝是什么?” 四时好奇地问。
“没什么。” 张振兴赶紧打住,“那这附近有村子吗?我想找个地方落脚,总在野外待着,迟早变成野人。”
四时愣了愣,摇头说:“村子里好人少,普通人多。坏人虽然不多,可他们欺负人的时候,普通人也会跟着欺负你。我不去村子里。”
“墙倒众人推嘛,很正常。” 张振兴笑了笑,“不过只要自己变强,就没人能欺负你了。”
四时犹豫了一下:“你要是想去,我可以告诉你路。”
“你不一起去?继续在山林里待着?村子真的这么可怕吗?” 张振兴有点好奇。
四时情绪低落下来,没回答,只说:“你可以去,我带你去指路。”
张振兴看她脸色不好,没再追问。先找到村子再说其他的。他扑灭了火,把没烤的五六条鱼串好拿着,又挑了根粗树枝,一端烧炭留作火种,跟着四时往村子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