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清晨,天亮得晚了。六点半的闹钟响起时,窗外还是一片灰蒙蒙的蓝。空气里带着沁人的凉意,呼出的气变成淡淡的白雾。季晨熙自己穿好运动服,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楚颜已经等在客厅,同样一身轻便的运动装束。
“妈妈早。”
“早,宝贝。准备好了吗?”
“嗯。”
这是母子俩新开始的仪式——晨跑。从爸爸的“静默期”变成永久的沉寂后,家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直到某个清晨,楚颜看到儿子醒来后望着天花板发呆的空洞眼神,她下定决心要打破这种死寂。她提议晨跑,季晨熙沉默地点了头。
小区里还很安静,只有零星几个遛狗的老人和同样晨练的身影。路灯还亮着,在潮湿的路面上投下昏黄的光晕。楚颜放慢脚步,配合着儿子的节奏。一开始,季晨熙跑得很慢,脚步有些沉重,呼吸急促而不均匀。冷空气吸入肺里,带着微微的刺痛。他咬着牙,眼睛看着脚下不断向后移动的路面,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爸爸的身影——爸爸在家时,也常在清晨跑步,回来时满头大汗,却神采奕奕,会用带着汗味的大手揉乱他的头发。
“调整呼吸,晨熙,鼻子吸气,嘴巴慢慢吐气。”楚颜的声音在旁边响起,平稳而有力。季晨熙试着照做,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节奏上,一吸一吐,脚步似乎真的轻松了一点。
跑到小花园的环形步道时,东边的天空开始泛出鱼肚白,云层被染上淡淡的金边。季晨熙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后背也湿了一小块,但那种胸口发闷的感觉却奇怪地减轻了。他听到自己有力的心跳声,听到鞋子踩在落叶上沙沙的声响,听到妈妈稳定陪伴在侧的脚步声。这些声音,盖过了脑海里那些纷乱的思绪。
“妈妈,”他喘着气,小声问,“爸爸以前……跑步的时候,会想什么?”
楚颜的步伐节奏不变,思考了几秒,回答:“爸爸说过,跑步的时候,什么都想,也什么都不想。会让脑子放空,就像……给心灵洗个澡。跑完了,浑身轻松,就有力气面对新一天的挑战了。”
给心灵洗个澡。季晨熙琢磨着这句话。他试着不再刻意去“想”或者“不想”,只是看着前方延伸的路,感受着风吹过汗湿的额头的凉意,听着规律的脚步声和呼吸声。渐渐地,他感觉压在心口的那块大石头,似乎被这一下下的脚步震松了一点缝隙,透进了一丝清新的空气。
返程时,太阳已经从高楼后面跃出,金光洒满大地,世界变得清晰而明亮。回家的路上,他们看到早点摊升腾起温暖的白气,上学的小学生叽叽喳喳地走过。生活,在黎明中苏醒了。
冲完热水澡,坐在餐桌前吃着热乎乎的早餐,季晨熙觉得浑身暖洋洋的,有一种疲惫过后的舒畅。他忽然觉得,面对新的一天,似乎没有那么困难了。
第二天、第三天……晨跑成了雷打不动的习惯。有时下雨,他们就改成在楼道里爬楼梯。季晨熙的耐力渐渐变好,呼吸越来越平稳,甚至能偶尔和妈妈并排跑一小段。他开始留意清晨的景色:草叶上晶莹的露珠,枝头跳跃的小鸟,天空色彩的变化。他发现,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漫长,但光明总会准时到来。
一天早晨,他们照例在小区里跑步。经过一棵大树下时,季晨熙无意中低头,看到泥地上有两行清晰的脚印。一行大而深,是成年男子的运动鞋印;一行小而浅,是他自己的。两行脚印一前一后,紧紧相依,印在略带潮湿的泥土上,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同行。他认出,那大一些的脚印,很像爸爸常穿的那双跑鞋的底纹。或许是爸爸以前跑步时留下的,或许是小区里其他叔叔的。但在那一刻,季晨熙宁愿相信,那就是爸爸留下的。
他放慢脚步,看着那两行脚印,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爸爸虽然不在了,但他跑过的路还在;爸爸教给他的坚强和勇气,就像这脚印一样,印在了他的生命里。现在,他正踏着爸爸走过的路,在妈妈的陪伴下,一步一步,跑向每一个新的黎明。
那天晚上,季晨熙在成长记录本上,没有画太阳,也没有画跑道。他只画了两行简单的脚印,一行大,一行小,清晰地印在纸上。在脚印的尽头,他画了一个小小的、正在上升的太阳。在画的旁边,他写道:
**【我和妈妈开始每天早晨跑步。】_
**【跑步很累,但跑完心里会舒服一点。】
**【妈妈说,跑步是给心灵洗澡。】
**【我看到泥地上有脚印,一大一小。】
**【我想,爸爸也在天上看着我们跑步。】
**【我跟着妈妈的脚印,也踩着爸爸留下的脚印。】
【我要跑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快。】
【这样,爸爸就知道,我和妈妈都很勇敢。】
通过晨跑这个简单的仪式,季晨熙找到了一种身体力行地对抗悲伤、迎接新生的方式。脚步丈量大地,呼吸迎接黎明,汗水冲刷泪痕。在那条熟悉的跑道上,他不仅锻炼着体魄,更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黎明接力”,接过父亲留下的勇气,跑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晨光中,那个奔跑的小小身影,正将思念化作前行的力量,一步步告别长夜,奔向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