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第一天,天空是那种经过夏日沉淀后、格外高远的湛蓝。空气里褪去了暑热的黏腻,添了几分清爽。清晨六点半,闹钟准时响起,季晨熙自己按掉铃声,利落地起床、穿衣、洗漱。餐桌上,楚颜已经准备好了新学期的第一顿早餐: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和煎成金黄色的爱心形状荷包蛋。
“新学期,新起点,加油宝贝。”楚颜将粥碗推到他面前,语气温柔而充满鼓励。
“嗯。”季晨熙点点头,低头喝粥,动作平稳,眼神里没有往日的赖床气,也没有特别的兴奋,只有一种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沉静。
校门口比往常热闹许多,到处都是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充斥着“好好听讲”、“下课别疯跑”的叮嘱声。楚颜帮儿子整理了一下崭新的红领巾和衣领,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只化作一句轻轻的:“进去吧,下午妈妈来接你。”
“妈妈再见。”季晨熙背好书包,朝楚颜挥挥手,转身汇入了穿着同样校服的人流中。他的背影挺直,步伐稳健,没有像一年级时那样一步三回头。
教室换到了三楼,门牌上写着“二年级(一)班”。班主任也换了,是一位看起来温和干练的年轻女老师,姓陈。发新书的时候,教室里弥漫着新纸张特有的油墨香气。季晨熙一本一本地接过,工整地写上班级和姓名,然后按照大小顺序,仔细地码放进书包。他的书桌上,语文课本的透明书皮下,压着那张小小的全家福,爸爸穿着军装的笑容,静静地陪伴着他。
课间,几个上学期同班的小伙伴围过来。
“季晨熙!暑假去哪玩了?”李小虎嗓门依旧很大。
“没去哪,在家。”季晨熙笑了笑,回答简短。
“你爸爸这次休假回来了吗?有没有带新玩具?”周小雨好奇地问。
季晨熙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自然,他轻轻摸了摸语文书的封面,摇摇头:“爸爸……有任务,很忙。” 他没有多说,转而问道,“你们的暑假作业最后一道趣味题做出来了吗?”
话题被自然地引向了学习,孩子们立刻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下午第一节是数学课。新来的数学老师板书清晰,讲课节奏很快。季晨熙坐姿端正,眼睛紧跟着老师的手和粉笔,听得格外专注。当老师提出一个有点难度的思考题时,不少同学皱起了眉头,教室里一片安静。季晨熙盯着题目,手指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划拉着,脑海里浮现出爸爸以前教他解类似题目时画的示意图。他深吸一口气,尝试着运用爸爸教过的思路,一步步推理,竟然第一个举起了手。虽然回答时有些紧张,表述不算完美,但解题方向完全正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坐下时,他感觉到胸口那枚“平安方向牌”隔着衣服传来温润的触感,心里默默地说:爸爸,你看,你教我的方法,我还记得。
放学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出笼的小鸟涌出教室。季晨熙却不急,他仔细检查了课桌抽屉,确认没有遗漏东西,又把椅子推进去摆正,这才背上书包走出教室。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沿着熟悉的路线走向校门口,远远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楚颜。
“妈妈!”他加快脚步跑过去。
“第一天上学,感觉怎么样?新老师严厉吗?跟得上吗?”楚颜一连串的问题里满是关切。
“挺好的。陈老师很温柔。数学课我答对了一道难题。”季晨熙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他主动牵起妈妈的手,“妈妈,我们回家吧。今天有篇新课文的预习,我想早点开始。”
回到家,季晨熙放下书包,喝了口水,就自觉地坐到了书桌前,摊开语文书开始预习。楚颜在厨房准备晚饭,听着房间里传来的、儿子轻轻的朗读声,切菜的手顿了顿,眼中泛起欣慰的泪光。她知道,儿子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努力地、认真地去履行那个夜晚他在成长记录本上写下的“承诺”。
晚上临睡前,季晨熙翻开成长记录本。在新的一页顶端,他工整地写下日期和“开学第一天”。下面,他画了一个简单的教室,黑板上有数学公式,一个小人坐在课桌前,背影坐得笔直。在小人的胸口位置,他点了一个小小的、发着光的点。在画的旁边,他写道:
**【今天,我二年级了。】_
**【教室换了,老师换了,但我还记得爸爸的话:好好学习。】
**【数学课,我用爸爸教的方法解出了难题。】
**【爸爸好像就在我身边,看着我。】
**【我要更努力,让爸爸看到,他的晨熙,长大了,懂事了。】
【新学期,是我的新起点。我会一步一步,走得更稳。】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关掉台灯。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温柔地照亮书桌上那架未拆封的望远镜和台灯下悬挂的子弹壳口哨。新学期的第一天平静地结束了,没有波澜壮阔,只有细微处悄然发生的改变。对季晨熙而言,新学期不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条用努力和成长铺就的、通往父亲期望的道路。每一个认真听讲的瞬间,每一次解出难题的喜悦,都是对那份沉甸甸的父爱最郑重的回应。夜空中,繁星无声,仿佛无数双眼睛,正温柔地注视着这个男孩,如何将思念化为力量,在人生的坐标轴上,刻下一个个坚实而清晰的成长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