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三十,除夕。
清晨醒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以往的、庄重而喜庆的气息。王奶奶在厨房里准备着一年中最丰盛的年夜饭,煎炒烹炸的声响和浓郁的香味从门缝里钻出来,宣告着这个特殊日子的来临。
楚颜和季晨熙换上了崭新的衣服——楚颜是一件典雅的红毛衣,季晨熙是一套精神的小唐装。上午,母子俩一起完成了最后的迎新准备:贴上亲手写的春联和福字,挂上红灯笼,窗户上贴上巧手的王奶奶剪的窗花。家里顿时被温暖的红色装点得喜气洋洋,年的气氛达到了顶点。
午后,一切准备停当,家里反而安静下来。这是一种充满期待的安静。楚颜在客厅茶几上摆满了各色糖果、坚果和水果,中间特意为季诚预留了一个位置,放上了一套干净的茶具。那个空位,无声却坚定地宣告着这个家庭成员的在场。
年夜饭是隆重的。王奶奶使出了浑身解数,桌上摆满了寓意吉祥的菜肴:整鸡(大吉大利)、红烧鱼(年年有余)、四喜丸子(团团圆圆)……丰盛得让人眼花缭乱。开饭前,楚颜举起果汁杯,目光扫过儿子和那个空位,声音温和而有力:“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愿爸爸在外平安顺利,愿晨熙健康快乐,愿我们家心想事成,早日团圆。”三个杯子——两个盛满,一个空置——在空中轻轻相碰,那一声清脆的轻响,仿佛穿透了时空。
晚饭后,最重要的仪式——“守岁”开始了。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窗外,鞭炮声和烟花炸响的声音逐渐密集起来,将夜空点缀得五彩斑斓。季晨熙一开始还很精神,被小品逗得咯咯直笑,但随着夜色加深,他的眼皮开始打架,小脑袋一点一点的,最终歪在沙发靠垫上,握着半个没吃完的橘子,沉沉地睡着了。
楚颜没有叫醒他,轻轻将他抱回床上,盖好被子。她坐在床边,看着儿子熟睡中恬静红润的小脸,听着窗外辞旧迎新的喧嚣达到顶峰又渐渐稀疏,心中百感交集。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如同潮水般涌来,但她摸着儿子温热的小手,内心又被一种巨大的温柔和坚韧的力量充满。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全城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季晨熙在睡梦中微微动了动,却没有醒来。楚颜走到窗边,望着被烟花照得忽明忽暗的夜空,心中默念:“新年快乐,愿你平安。”她拿出手机,给那个熟悉的号码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除夕守岁,一切安好。新年快乐,盼君早归。”她知道这条信息可能像投入大海的石子,但她依然要发出这份牵挂。
大年初一,季晨熙在阳光和隐约的爆竹余音中醒来。枕头边放着妈妈给的压岁红包,还有王奶奶做的一小盘甜蜜的糖瓜。他想起昨晚自己竟然睡着了,有点不好意思。楚颜笑着摸摸他的头:“守岁是守住时间和祝福,你睡着了,祝福也一样留住了呀。”
早饭后,楚颜拿出相机,说:“晨熙,我们来拍一张新年全家福吧。”她调整好三脚架和定时器,然后拉着儿子站好。背景是贴着春联的家门。楚颜搂着儿子的肩膀,季晨熙站得笔直,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相机定时的红灯闪烁时,楚颜的目光微微偏向身旁那个空着的位置,仿佛那个高大身影就站在那里。快门声响起,定格了一张只有母子二人,却充满了三口之家圆满寓意的照片。
这一天,季晨熙跟着妈妈去给邻居长辈拜年,收到了不少祝福和糖果。他变得比以往更懂事,主动帮王奶奶收拾碗筷,说话也更加有礼貌。傍晚,楚颜带着他来到小区空旷处,点燃了一小捧安全的手持烟花。烟花“滋滋”地喷出耀眼的金色火花,映亮了季晨熙兴奋的小脸。他举着烟花,在空中画着圈,大声喊:“爸爸!新年快乐!你看得见吗?”
夜里,季晨熙在成长记录本的新一页,画了一扇窗户,窗外是绚烂的烟花。窗内,是三个人影,两个清晰,一个用淡淡的虚线勾勒。他写道:
**【过年了!吃了年夜饭,看了晚会,我睡着了,没守完岁。】_
**【妈妈说我睡着了祝福也在。爸爸肯定也在守岁,帮我们守了。】
**【放了烟花,我喊了爸爸,他一定能听见。】
**【拍了全家福,爸爸的位置我们给他留着呢。】
**【新的一年,我希望爸爸平平安安,早点回来。】
【那时候,我们再拍一张真正的全家福!】
这个春节,在缺少父亲物理陪伴的情况下,通过精心维护的仪式感和充满爱意的细节,依然过得温暖而圆满。它让季晨熙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团圆有时是一种形式,但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存在于心底的、坚定的信念和彼此牵挂的心意。那枚“平安方向牌”在崭新的唐装下贴着胸口,伴随着新年的祈愿,继续静静地指引着、守护着这个家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