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的苦涩和陈国栋那带着探测意味的“关怀”,如同两团阴郁的云层,盘踞在林风心头,久久不散。他机械地完成了后续几单配送,动作依旧精准高效,但那份试图从“平凡”中汲取安息的渴望,已然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平台的导航算法,“观测者”的社会化网络……他感觉自己像是一只误入精密仪器的飞虫,每一步都踩在无数看不见的齿轮与传感器之上。
夜色渐深,城市的喧嚣并未减退,只是换了一种节奏。晚高峰的车流洪峰过去,街道上多了些悠闲散步的行人和追求速度感的机车党。空气变得湿润,带着一股雨前特有的土腥味,远处的天际有沉闷的雷声滚过。一场夏末的暴雨正在酝酿。
手机再次响起提示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新订单:蓝湾咖啡(金融街概念店) -> 临江市人民广播电台大楼,7楼夜间节目部。预计送达时间:35分钟。备注:美式咖啡,双份浓缩,不加糖不加奶。】
电台大楼?林风对这个地点有些印象。一座有些年头的建筑,在如今新媒体崛起的时代,广播电台似乎带着某种怀旧的气息。夜间节目部……这个时间点还在工作的,大概是那些午夜情感热线或者音乐节目的工作人员吧。一份双份浓缩的美式,很符合熬夜提神的需求。
他接下了订单。导航指引的路线再次体现了其“优化”特性,避开了几个因夜间施工临时封闭的路段,选择了一条沿着老城区边缘、灯光相对昏暗但畅通无阻的道路。
取餐很顺利。蓝湾概念店装修精致,店员动作麻利地将那杯滚烫的、散发着浓郁苦涩香气的咖啡放入专用的保温袋。林风拎着袋子走出店门,潮湿的、带着电离子气息的夜风扑面而来,让他精神微微一振。
骑上车,驶向电台大楼。一路上,他习惯性地打开了车把上那个小小的、信号时好时坏的便携收音机,调到了临江人民广播电台的频率。并不是因为他多喜欢听广播,而是这能让他更好地融入一个“普通”外卖员的状态——在漫长的骑行中,听听路况、音乐或者八卦,打发时间。
收音机里传出的,却并非舒缓的音乐或路况信息,而是一个略显低沉、带着几分神秘沙哑的男声,正在讲述一个听起来颇为离奇的“都市传说”:
“……各位听众,欢迎继续收听《午夜怪谈》,我是主持人老鬼。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个事儿,就发生在我们临江本地。最近啊,有市政维修工人向我们栏目反映,在清理西区一段废弃多年的地下排水管网时,发现了一些……嗯,非常不同寻常的东西。”
林风原本有些涣散的目光微微一凝。
收音机里的声音继续着,伴随着刻意营造的、细微的背景音效:“据描述,那是一种……会自发光的真菌。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蘑菇那种形态,而是像一层厚厚的、黏糊糊的苔藓,覆盖在古老的砖石和锈蚀的管道上,散发出一种幽幽的、偏蓝绿色的光芒。工人说,那光不像任何已知的照明设备,触摸上去有一种……奇怪的温热感,而且,靠近时会听到一种极其微弱的、类似电流通过的‘滋滋’声,让人头皮发麻……”
发光真菌?幽蓝绿光?温热感?微弱电流声?
林风的眉头不自觉的皱起。这描述……听起来可不像是自然界已知的任何菌类。
【检测到信息流:都市传说类别。内容涉及未知生物发光现象及异常能量特征(推测)。已记录关键词:发光真菌,幽蓝绿光,异常温热,电流声。】SYS-07的提示悄然浮现,带着研究性的标注。
收音机里的主持人还在用夸张的语气渲染着气氛:“更诡异的是,有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私下透露,就在发现这些发光真菌的区域附近,埋设的一些老旧光纤线路,近期出现了多次不明原因的数据传输出错,丢失的数据包和错误代码中,偶尔会夹杂着一些……根本无法识别的、由极其复杂的几何图案构成的乱码!有人说,那是外星信号,也有人说是地底文明……呵呵,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那些发光的真菌自己知道了……”
几何图案乱码?!
林风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词瞬间击中了他脑海中某个敏感的节点!在科技展上,“心智矩阵”公司宣传片里一闪而过的背景图案!系统当时记录了下来,并将其与“观星者”的基础几何语言进行了比对!
难道……
他猛地拧动电门,加快了速度。电台大楼那栋灰白色的、方盒子状的建筑已经出现在视野尽头。
到达电台大楼楼下,雨点已经开始稀疏地砸落下来,在地面上留下深色的印记。大厅里灯火通明,但值班保安核查得很严格。林风出示了订单信息,又登记了身份证,才被允许乘坐一部指定的货梯前往七楼。
七楼“夜间节目部”的走廊相对安静,与楼下大厅的明亮不同,这里的灯光有些昏黄,墙壁上挂着一些老旧的节目海报和获奖证书,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纸张和电子设备混合的独特气味。他按照指示牌走向节目制作区,准备将咖啡交给前台或指定的联系人。
就在他经过一个虚掩着门的、标着“器材存放室”的房间时,里面隐约传出的低声交谈,让他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
“……采样结果出来了,老鬼节目里说的那个,基本属实。”一个略显年轻的男声。
“啧,还真有那种东西?上面什么意思?”另一个声音听起来年长些,带着疲惫。
“还能什么意思?压下去呗。市政那边已经封锁了消息,说是某种罕见的荧光菌,怕引起恐慌。不过……”
“不过什么?”
“技术部那边昨晚熬夜分析那些出错的光纤数据,你猜怎么着?那些夹杂在错误代码里的几何图案,根本不是乱码!老张说他用特殊算法还原了一下,那玩意儿……那玩意儿像是一种……结构极其复杂的……某种标识?或者……语言片段?”
“语言?”年长者的声音提高了半度,带着难以置信,“你说那种真菌……在用光纤传递信息?”
“不清楚!但肯定不是自然现象!老张说他试着用不同的密码学方法去解析,都失败了。那东西的逻辑基础……就跟不是人类造出来的一样。他私下跟我说,看着那些图案,他感觉……有点头晕,甚至有点恶心。”
“邪门……赶紧把报告交上去,让上头头疼去吧。对了,这事儿别往外传,尤其不能让老鬼那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知道细节……”
“明白……”
交谈声逐渐低了下去,变成了意义不明的嘟囔。
林风站在走廊里,手中的咖啡袋传来滚烫的温度,但他却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都市传说……竟然是真的。
发光真菌……影响了地下光纤……传递着非人类的几何图案信息……
系统冰冷的提示再次响起,印证了他的猜测:
【记录完毕。对话中提及的‘几何图案’特征,与之前记录自‘心智矩阵’宣传片及‘观星者’基础几何语言数据库进行二次比对。相似度提升至41.7%。推论:地下异常现象(发光真菌)与‘织网者’活动存在高度关联。‘织网者’可能正在尝试利用某种生物性媒介,嫁接或入侵人类物理网络基础设施。】
“织网者”……它们在尝试用生物技术,接入人类的网络?
这个念头的惊悚程度,远超任何一个直接的超自然攻击。它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扭曲空间、孵化怪物,而是开始更隐蔽、更深入地渗透人类社会赖以运转的基础!
他将咖啡送到了夜间节目部的前台,一个同样眼圈发黑、表情麻木的年轻女孩机械地接过,道了声谢,甚至没抬头看他一眼。
转身离开时,走廊窗外,酝酿已久的暴雨终于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密集地敲打着玻璃窗,发出噼里啪啦的巨响,仿佛要将整个城市淹没。雨水在玻璃上扭曲了城市的灯火,如同他此刻扭曲的心绪。
他乘坐电梯下楼,走出电台大楼,站在门廊下,看着眼前被雨幕笼罩的世界。雨水带来的凉意驱散了些许夏夜的闷热,却驱不散他心头的沉重。
一份普通的外卖订单,一个午夜电台的都市传说,一段无意中听到的对话……再次将他拖入了那深不见底的暗流之中。他本以为送外卖是远离风暴眼的避风港,却没想到,就连这避风港的墙壁缝隙里,也已经开始渗出诡异而不祥的黏液。
他握紧了车把,雨水溅湿了他的裤脚。
下一个订单的目的地,又会将他引向这座城市的哪个角落,揭开哪一层更加光怪陆离的秘密?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这场雨,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