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晚风带着山里的凉意,轻轻掀动着“流动星空学校”大巴车的窗帘。离开清溪小学后,车队没有直接返回,而是在山脚下一家民宿暂住一晚——明天要去云顶小学上科学课,陆星衍和苏念打算连夜备课,林晓和朵朵也主动留下来帮忙准备实验道具。
民宿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干枯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踩上去沙沙响。张阿姨在厨房煮着姜茶,蒸汽混着桂花香从窗口飘出来,在夜色里显得格外温暖。“希望”的水箱安置在院子角落,兽医正在检查供氧设备。透明的水箱里,“希望”慢悠悠地游着,偶尔用鼻尖蹭一下壁上贴着的贝壳贴纸——那是小航临走前特意贴上的,说要让“希望”早点熟悉贝壳的味道。
“实验材料都在这儿了!”林晓抱着一个大纸箱走进客厅,里面装着烧杯、试管、彩色卡纸和各种小零件,“有基金会捐赠的科学套装,还有我从家里带的机器人零件,足够给孩子们上一堂有趣的课了。”朵朵已经把画纸铺在桌上,开始画实验步骤示意图:“我要把‘水的浮力’实验画成漫画,这样孩子们一看就明白。”
苏念坐在桌边,翻看着云顶小学的学情资料,眉头微微蹙起。“这里的孩子大多没接触过科学实验,”她指着资料上的备注,“校长说他们对星空和海洋特别好奇,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我们得把内容准备得既简单又有趣。”陆星衍坐在对面,手里那本《儿童趣味天文学》已经画满了红色标记:“我打算分两部分,先讲星空基础知识,用星图和模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再结合‘希望’的经历讲海洋科学,比如海豚的声呐系统,这样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两人讨论的时候,林晓已经开始组装机器人“星宝”了。“我可以让‘星宝’演示星空旋转的原理,”她调试着程序,“再编一段小海豚探索海洋的动画,放在机器人的屏幕上,孩子们肯定喜欢。”朵朵举起刚画好的示意图:“你们看,我把浮力实验里的物体都画成了小海豚,还标了颜色,红色的会沉下去,蓝色的会浮起来,这样一目了然。”
不知不觉,夜渐渐深了,民宿客厅的灯一直亮着。张阿姨端来煮好的姜茶,看着满桌的材料和笔记,忍不住笑了:“你们这认真劲儿,比当年我家孩子高考还拼。”苏念接过温热的姜茶,指尖传来暖意:“孩子们那么期待,我们得多准备点,不能让他们失望。”陆星衍把另一杯姜茶递给林晓:“别光顾着调试机器人,喝点姜茶暖暖身子,山里晚上凉。”
备课时,两人在实验步骤上产生了分歧。“‘水的浮力’实验应该先让孩子们猜测物体会不会沉,再动手操作,”苏念指着方案说,“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陆星衍却摇摇头:“我觉得应该先演示一遍,再让孩子们模仿,否则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打翻水,影响课堂进度。”两人各执己见,客厅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星宝”偶尔发出“滴滴”的提示音。
林晓和朵朵对视一眼,悄悄退到院子里。“他们不会吵起来吧?”朵朵小声问,手里还攥着没画完的示意图。林晓笑着摇头:“放心,他们只是对教学特别认真,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果然,没过多久就听见客厅里传来苏念的笑声。两人探头一看,陆星衍正拿着一个小海豚模型演示:“你看,先演示基础操作,再让孩子们自主猜测其他物体的浮力,这样既不会出错,又能保留探索的乐趣,怎么样?”苏念点点头,在方案上写下修改意见,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星星越来越亮。苏念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抬头看钟,已经快午夜了。她起身去厨房倒水,经过院子时,看见“希望”还醒着,正贴着水箱壁仰望星空,银灰色的身体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你也在期待明天的课吗?”苏念轻声说,指尖轻轻碰了碰水箱壁,“明天我们要讲星星和海洋,你可要好好配合呀。”“希望”像是听懂了,轻轻摆了摆尾巴,溅起的水花落在玻璃上,像一颗颗小星星。
回到客厅,苏念发现陆星衍还在整理星空笔记,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如何把复杂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她忽然想起背包里还有早上从希望小学带的温牛奶,原本是留给孩子们的,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苏念把牛奶倒进杯子加热,又从口袋里取出一张便利贴,写下“别熬太晚”四个字,在旁边画了个迷你小太阳——和之前作业本上的涂鸦一样,只是这次的小太阳旁边,多了一颗小星星。
“喝杯温牛奶吧,提神又暖胃。”苏念把牛奶放在陆星衍手边,便利贴朝下贴在杯底。陆星衍抬起头,眼里带着些许疲惫,看到牛奶时却笑了:“正好有点饿,谢谢。”他拿起牛奶喝了一口,指尖无意间碰到杯底的便利贴,拿起来一看,看到上面的小太阳和字迹时,耳尖悄悄红了。“这小太阳画得不错,”他故作镇定地把便利贴夹进笔记本,“明天可以画在黑板上当装饰。”苏念点点头,转身继续整理实验材料,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林晓和朵朵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星宝”的屏幕还亮着,显示着未完成的动画界面。苏念轻轻给她们披上外套,又把散落的画纸和零件收拾整齐。陆星衍把整理好的备课笔记放在桌子中央,上面详细写了课堂流程、讲解技巧,还有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明早八点出发,我们六点起床再检查一遍材料,”陆星衍压低声音,生怕吵醒睡着的两人,“我定了闹钟,到时候叫你。”苏念点点头,把最后一份实验示意图放在笔记旁,心里充满期待。
就在两人准备休息时,陆星衍忽然想起什么,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星空灯——不是车顶那种,而是小巧的手持款,上次央视纪录片团队送的。“把这个放在客厅吧,”他打开开关,细碎的“星光”瞬间洒满天棚,“让‘星宝’和我们都感受下星空的氛围,明天讲课会更有感觉。”苏望着满室“星光”,忽然觉得疲惫都消散了:“真美,明天孩子们看到一定很开心。”
两人坐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上的“星光”,偶尔聊着明天的课。“你说孩子们会喜欢星空知识吗?”苏念轻声问,眼里闪着期待。陆星衍点头:“肯定喜欢,你没看见清溪小学的小宇二号吗?一提到星星,眼睛都在发光。”他顿了顿,又说:“我在笔记里夹了几张阅读小贴士,写了一些关于星星的小故事,还画了小太阳,希望孩子们会更感兴趣。”苏念微微一怔,拿起那本《星空的秘密》,翻到第20页,果然看到一张便利贴,上面写着:“北极星就像夜晚的灯塔,不管走多远,都能帮你找到方向。——x”旁边的小太阳,和杯底便利贴上的一模一样。
这时,陆星衍的手机响了,是云顶小学的校长打来的,声音里透着兴奋:“陆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孩子们听说你们明天要来上科学课,今天特意在教室后面搭了个‘星空角’,用彩纸折了好多星星,还写了自己的小问题,比如‘星星为什么会眨眼睛’‘海豚能看到星星吗’,说一定要问问你们呢!”
陆星衍转述了这个消息,苏念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太好了!我们明天一定要好好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还要把他们的疑问记下来,以后找更多资料告诉他们。”陆星衍点点头,收起手机,目光落在满室星光里,悄悄期待着明天的课堂——他不知道,孩子们的“星空角”里,除了彩纸星星和小问题,还藏着一个关于“希望”和星星的小秘密。而这个秘密,将在明天的科学课上,给所有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动。
夜更深了,民宿客厅里,星空灯依然闪烁着,“星宝”的屏幕已经暗下来,林晓和朵朵睡得很香,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苏念和陆星衍各自回房休息,手里都拿着明天的备课笔记。停在院子里的大巴车,车顶的星空灯与客厅里的手持星空灯遥相呼应,仿佛在为明天的科学课积蓄力量。
没有人知道那个“星空角”里藏着什么秘密,也没有人知道明天的课堂会有怎样的惊喜。但每个人都在期待着——期待云顶小学的孩子们看到星空灯时的欢呼,期待“希望”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期待那些写在彩纸上的小问题,能在星光与海洋的陪伴下,找到最温暖的答案。此刻,苏念放在枕边的备课笔记里,那张画着小太阳和星星的便利贴,正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仿佛在悄悄预告:明天的课堂上,还有更多关于热爱与陪伴的故事,等待着被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