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为铁锚工坊镀上琥珀色光晕时,宝树亚当枝桠已化作十七块弧形构件。泰隆用螺旋刨修整着最后一块船底蒙皮,刨刃划过木材的声响与莉拉调试风贝的嗡鸣交织,在空荡的工坊里格外清晰。卡西蹲在满地木屑中,蓝光图谱正将构件数据与深海压力模型反复比对,地面投射的船体三维图已初具棱角。
“左侧船舷的弧度差 0.05 毫米。” 卡西的声音打破忙碌的寂静,指尖在虚空中轻点,图谱立刻标出修正区域,“按这个误差下水,深海潜行时会产生涡流噪音,可能惊动海王类。”
泰隆放下刨子,尾鳍贴着蒙皮轻颤 “听木”。纤维震颤的频率在掌心清晰传递,他忽然想起父亲笔记里的记载,抓起旁边的桐油灰抹在刨刃上:“亚当木的纤维遇温会微缩,用 38c热风预处理再修正。” 莉拉立刻调整喷风贝旋钮,暖气流精准笼罩构件,木材表面的金丝纹路竟微微舒展。
当第二遍刨削完成,卡西的蓝光量尺弹出 “0 误差” 的绿色字样。三人同时看向对方,疲惫里藏着难掩的笑意这三天里,这样的默契配合已上演了无数次:泰隆凭鱼人对木材的直觉把控肌理,莉拉用空岛贝精准调控环境参数,卡西则以图谱构建绝对精准的数字框架。
“歇会儿吧。” 老伊卡端来三碗冰镇椰汁,目光扫过初具雏形的船架,“这船的模样,倒让我想起老泰格当年造的‘破浪号’。” 他指了指船尾预留的推进器位置,“只是那时候哪有什么空岛贝,全靠十六片硬帆驱动。”
泰隆接过椰汁,指尖摩挲着碗沿的木纹,忽然起身走向储藏室:“有东西要给你们看。” 他搬出那个刻着 “泰格家传” 的铁箱,除了上次取出的工具箱,底层还压着一叠泛黄的羊皮纸那是父亲散落的日记残页,边缘被海水泡得发脆。
“这些残页我翻了十几年,好多地方都是暗纹。” 泰隆展开最完整的一张,上面除了潦草的造船草图,还有一串意义不明的符号,“父亲说这是‘船匠的密码’,要等合适的人一起解读。”
卡西的蓝光立刻笼罩残页,三维扫描线如细密的银雨掠过纸面。突然,图谱发出细碎的蜂鸣,那些符号在蓝光中逐渐重组,化作清晰的文字与星图:“是用墨鱼墨混合柠檬汁写的隐形记录。” 他指尖划过星图上的亮点,“这里标注着坐标,旁边写着‘图书馆岛古代造船术的源头’。”
莉拉凑得太近,鼻尖几乎碰到残页:“图书馆岛?我在空岛的考古文献里见过记载!据说那是一座漂浮在云海与深海之间的岛屿,藏着空白一百年的造船图纸!” 她突然抓起测云仪,调出古老的空岛海图,“你看,这里有个被标记为‘知识漩涡’的区域,和星图坐标完全吻合!”
泰隆的呼吸骤然急促。他颤抖着展开另一张残页,卡西的蓝光立刻跟进解码。当 “水密隔舱”“平衡舵”“牵星导航” 等字样浮现时,他猛地攥紧拳头:“父亲当年造‘破浪号’时,总说船身抗沉性不够,原来他早就知道古代技术!” 搜索到的资料显示,中国古代水密隔舱技术能将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独立空间,即便破损也不会整体沉没,这正是深海航行最关键的安全保障。
“不止这些。” 卡西的蓝光将残页内容与船体模型叠加,“日记里提到‘三位一体船型’—— 下层是耐压潜水舱,中层为武器舱,上层设观测台,正好对应我们要造的多功能战船。” 他指向模型的隔舱设计,“老泰格标注了二十八个水密舱,比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还多十五个,抗沉性能提升三倍。”
莉拉突然拍手:“战斗功能交给我!” 她从背包里倒出一堆空岛贝,“冲击贝改造成舷侧炮,闪光贝做干扰装置,再用喷风贝驱动隐蔽式推进器。遇到敌人能潜能打,探索时还能静音航行!” 她用测云仪模拟战斗场景,虚拟炮弹从船舷弹出,精准击中目标后船体立刻下潜隐蔽。
泰隆望着眼前的场景,突然将父亲的日记残页按在未完成的船身上。羊皮纸的边缘与亚当木的纹理奇妙契合,仿佛跨越时空的呼应。他举起父亲留下的铜制墨斗,线轴在三人之间拉出一道银线:“我以泰格家船匠的名义起誓,要造出这艘船能潜深海,能抗强敌,能载着我们找到真相。”
“我加入!” 莉拉立刻握住银线,测云仪屏幕自动锁定图书馆岛坐标,“我的空岛贝技术和考古知识,全为这艘船服务!”
卡西的蓝光落在银线上,将三人的手掌轮廓投射在船架上,形成一个发光的三角印记:“图谱会规划最优航线,解读所有古代文献。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岛。”
老伊卡突然将一枚锈迹斑斑的船钟放在工作台上,钟声清脆悠远:“这是‘破浪号’的船钟,老泰格当年就是听着它出海的。” 他抹了把眼角,“去吧,铁锚工坊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泰隆抚摸着冰凉的船钟,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真正的好船,不是用木头造的,是用梦想和羁绊造的。” 此刻,他看着身旁眼神发亮的伙伴,看着工作台上的亚当木构件,看着那叠承载着传承的日记残页,终于懂了这句话的深意。
“船名就叫‘寻踪号’!” 莉拉突然喊道,在船架上用木炭画下锚形纹章,旁边加了个小小的贝形标记,“寻找深海遗迹,追踪古代真相!”
卡西的蓝光在纹章旁刻下星图坐标:“图书馆岛周围有永久涡流,普通船只无法靠近。但‘寻踪号’用旋纹船身配合喷风贝推进,能像箭一样穿过去。” 他调出涡流模拟图,船体模型在虚拟漩涡中平稳穿行,“航行时间预计七天,刚好能在炽天使舰队返回前出发。”
泰隆拿起螺旋刨,在船首构件上刻下船名。木屑纷飞中,他仿佛看见父亲站在云端微笑。亚当木的清香混着桐油味弥漫开来,与三人的誓言一起,萦绕在未完成的船架周围。
深夜的工坊里,灯光依旧明亮。三人围坐在海图旁,细化着造船的每一个细节:泰隆标注着水密舱的具体位置,借鉴郑和宝船四层结构的设计理念,将下层潜水舱分成六个独立区域;莉拉计算着空岛贝的能量消耗,计划在船底安装吸收海流能量的蓄能贝;卡西则用图谱模拟图书馆岛的地形,标注出可能存在的文献库位置。
测云仪突然发出轻微的提示音,屏幕上炽天使舰队的红点仍在艾尔巴夫海域徘徊,但另一处隐蔽频道传来加密信号黑市商人发来的消息:“世界政府已派 cp9 前往图书馆岛,目标不明。”
卡西的蓝光瞬间变得锐利:“他们肯定也在找古代造船术。如果让他们先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泰隆将最后一块构件归位,拿起那枚船钟轻轻敲响。钟声穿过寂静的码头,惊起一群海鸟:“加快进度,五天后启航。” 他的尾鳍在地面划出坚定的纹路,“图书馆岛的秘密,该由我们亲手揭开。”
莉拉立刻将空岛贝按图纸嵌入预留槽位,喷风贝启动时发出轻快的嗡鸣;卡西的图谱开始实时监控造船进度,每一个数据节点都闪烁着绿色光芒;泰隆举起父亲的斧头,在船架上刻下三人的名字,与锚形纹章并排在一起。
月光透过工坊的窗棂,照在 “寻踪号” 的雏形上。宝树亚当的构件在夜色中泛着温润的光,仿佛沉睡的巨兽正等待苏醒的时刻。三人并肩站在船架下,手中握着传承的信物,眼中燃烧着冒险的火焰启航的约定已经立下,而通往图书馆岛的航程,即将在晨光中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