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还没散尽,苏月就被后院的捣药声吵醒了。她披了件夹袄走到窗边,见沈砚正蹲在石臼旁,手里握着木杵,一下下捣着晒干的白茯苓。他穿了件苏月找出来的半旧青布短打,额角渗着薄汗,动作却很稳,石臼里的茯苓渐渐变成了细粉,风一吹,飘来淡淡的药香。
“这么早?”苏月推开窗,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
沈砚抬头,见她头发还松松挽着,发梢沾了点晨露,笑着停下手里的活:“你这悦容坊的‘玉容散’不是快断货了?我寻思着早点把药材捣好,你也好调配。”他指了指石臼旁的竹筛,“昨天捣的白芷已经筛过了,细得很,比你上次买的药铺现成的粉还匀。”
苏月心里一暖,转身回屋梳洗。等她打理妥当走到前店时,沈砚已经把捣好的茯苓粉、白芷粉分门别类装在了瓷罐里,还在罐口贴了标签,字迹工整,竟是和前世在医院时写病历的笔迹一模一样。
“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苏月拿起一个瓷罐,指尖捻了点茯苓粉,细腻得几乎看不见颗粒。
“以前在实验室做药剂,比这精细的活都干过。”沈砚笑了笑,又道,“对了,我今早去买早点,听街口的小贩说,再过三天就是城西的秋露节,到时候会有不少外地客商来,街上还要搭戏台子,热闹得很。”
苏月眼睛一亮。秋露节她知道,是这城里一年一度的盛会,往年她都会提前备些新货,趁着人多卖些胭脂水粉。今年有沈砚帮忙,倒是可以多准备些特别的东西。
“正好,我前几天收了一批上好的珍珠粉,本来想留着冬天做‘珍珠膏’,不如提前拿出来,做些‘秋露凝香膏’?”苏月说,“这膏子用秋露调珍珠粉和人参汁,再加上蜂蜜和羊脂,不仅滋润,还能提亮肤色,最适合秋燥的时候用。”
沈砚点点头:“秋露节,用秋露调膏,名字也吉利。不过秋露得凌晨去接吧?”
“嗯,得去城外的竹林里接,那里的露水晶莹,没有杂质。”苏月说,“明天起早,咱们一起去。”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两人就提着陶罐出了城。竹林里静悄悄的,只有竹叶上的露珠“滴答”往下落,沈砚拿着竹片,小心翼翼地把竹叶上的露珠刮进陶罐里,苏月则在一旁分拣带来的人参片,准备回去熬汁。
“你看这露珠,真像碎银子。”沈砚举着陶罐,借着微弱的晨光,看着罐里晶莹的露珠,笑着说。
苏月抬头,见他脸上沾了点竹叶上的露水,像颗小珠子,忍不住笑了:“小心点,别把叶子刮进去了。”
两人忙到天大亮,才提着满满两罐秋露回了悦容坊。苏月立刻动手熬制秋露凝香膏,沈砚则在一旁帮忙烧火、看火候。人参汁熬得浓稠,珍珠粉过了三遍筛,秋露分三次加入,再搅拌上百次,直到膏体变得细腻柔滑。等最后一罐膏子倒进瓷盒里时,已经是午后了。
刚歇了口气,门口的铜铃就响了。进来的是个穿着杏色罗裙的姑娘,约莫十五六岁,身后跟着个丫鬟。那姑娘眉眼精致,只是脸色有些苍白,眼底还有淡淡的青黑。
“苏老板,我听说你家新出了秋露凝香膏?”姑娘走到柜台前,声音轻柔,“我是城南张府的小姐,前几日听周夫人说,你家的膏子特别好用,就想来试试。”
苏月笑着拿出刚做好的秋露凝香膏,打开盒盖:“张小姐您看,这膏子用的是今早刚接的秋露调的,您闻闻,还有淡淡的人参香。”
张小姐凑近闻了闻,眼睛亮了亮:“真的好香!我最近总熬夜看书,脸上又干又黄,用这个能有用吗?”
“当然有用。”一旁的沈砚开口道,“这膏子里的人参汁能补气血,珍珠粉能提亮,秋露和蜂蜜又滋润,您每天晚上睡前涂一层,不出三天,脸色肯定能好看些。不过熬夜伤气血,还是尽量早点休息才好。”
张小姐愣了一下,看向沈砚:“这位是?”
“这是我朋友沈砚,懂些医术。”苏月介绍道。
张小姐点点头,对沈砚的话很是信服:“多谢沈公子提醒,我会注意的。苏老板,这秋露凝香膏我要五盒,两盒自己用,三盒送给我母亲和姐姐。”
苏月没想到第一笔生意就这么顺利,连忙帮她把膏子装好。张小姐付了钱,临走时还说:“秋露节那天,我会带朋友们来你家看看,你可得多准备些好东西。”
送走张小姐,沈砚笑着说:“看来这秋露凝香膏要火了。”
苏月也笑了:“多亏了你帮忙接秋露、捣药材,不然我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接下来的两天,苏月和沈砚又做了不少秋露凝香膏,还赶制了一批新的胭脂——用秋海棠的花瓣和玫瑰汁调配的,颜色是淡淡的粉紫色,取名“秋棠色”,很是别致。
秋露节这天,街上果然热闹非凡。悦容坊门口挂了两串红灯笼,沈砚还在门口摆了个小摊子,免费给客人看诊,顺便推荐悦容坊的脂粉。不少姑娘见他长得斯文,又懂医术,都愿意来凑个热闹,一来二去,店里的生意格外红火。
中午时分,周夫人带着几个朋友来了。她一眼就看到了货架上的秋露凝香膏,拿起一盒闻了闻:“苏老板,这就是你说的新膏子?真香!给我来十盒,我要送给府里的姐妹。”
其他几位夫人也纷纷挑选起来,有的要秋棠色的胭脂,有的要秋桂润唇脂,不一会儿,柜台前就排起了长队。沈砚在门口忙着给客人看诊,偶尔还会帮苏月招呼几句,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夕阳西下,街上的人渐渐少了。苏月和沈砚坐在柜台后,看着空了大半的货架,都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今天卖了多少?”沈砚问。
苏月算了算账本,眼睛弯成了月牙:“比平时一个月卖的还多!多亏了你,沈砚。”
沈砚挠了挠头,笑着说:“咱们是朋友,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对了,我今天在门口看诊,听不少人说,城西的锦绣脂粉铺也出了新膏子,叫‘玉露膏’,说是和你的秋露凝香膏差不多,就是价格便宜些。”
苏月心里一动,知道柳夫人肯定不会甘心。但她并不担心,她的秋露凝香膏用的是真材实料,每一步都做得仔细,不是那些偷工减料的假货能比的。
“没事,”苏月笑着说,“真金不怕火炼,客人自己会分辨的。”
沈砚点点头,又道:“不管怎么样,以后咱们都得小心些。要是她再来找你麻烦,我帮你一起对付她。”
苏月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有沈砚在,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再害怕了。
夜色渐浓,悦容坊的灯光亮了起来,映着两人的身影,温馨而踏实。苏月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她的悦容坊,会在她和沈砚的努力下,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