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不知该说什么的人是老丞相,听这口气,外孙和孙女都怨上自己了?
说孙女不对?她是不该如此放肆,可外孙就做得对吗?别以为他“五两银子”之说的意思,老夫当真听不懂?
他这是在指责老夫不懂民生!这还只是表面上的意思,他的真正意思是指责老夫一心只顾钻营。
是啊!老夫是钻营,不钻营,你的母亲能是皇后?为让你成为唯一健全的嫡皇子,老夫是下了狠功夫的钻营,即使到了如今,老夫也还在钻营,因为你这个唯一健康的嫡皇子,没有顺理成章当上太子。
孙女也埋怨自己,她说得对,她的父亲,我丞相府唯一的儿子,为了能让他成为嫡子,只能将那女人扶正为继室。难道老夫不知道她出身低贱?可郡主没给我生儿子,我总不能让李家绝后呀!
纳妾生子,也是在得知郡主不能再生育的情况下,万不得已才这么做的,老夫殚精竭力,做梦都在为儿孙们盘算,现如今却是都怨上了我。
“王爷,妾身们错了,这就马上给端王殿下道歉”。
两个侧妃也吓坏了,王妃这是抽的什么风?怎么在大街上就敢和王爷这么顶嘴?她自己仗着是李丞相的亲孙女,有说话放肆的本钱,可我们没有啊!
靖王这人,历来都是离经叛道,行为荒唐之人,把他惹急了,真就能干出将一府的女人撵走的事情来,他又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的事,今天撵走三个,明天他就能给府里添上六个。
“晚了!你们以为我皇家儿郎缺几个下跪磕头?错!对像你们这种愚蠢而无聊的女人,连给人磕头都嫌恶心!”
“啊!我不活了!”
去他娘的平衡术!把本王当成什么了?食君俸禄,便该忠君报国,为国为民谋利,可他们在干什么?当官只为给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连皇家子嗣都不放过,只管养些蠢女儿,像群饿狼一样盯着各皇子。
“可以啊!本王可以帮着收尸!”
“老四!你是吃错药了吗?”
“是她们自己说要死的”。
“他这是露出了本来面目,不是什么吃错药,他是很憋屈,因为他一方面看不起我们一家子,同时又舍不放弃李家所给予的支持”。
“都给本王闭嘴!还嫌不够丢脸吗?”
“丢脸可不是我们!而是那个娶了一府的女人还不够,还得偷养个外室女才过瘾的人”。
“你个泼妇!”
“都闭嘴!忘了本王现在掌管着宗仁府?
来人!四皇子靖王,再敢打断本王说话,便当街重打十板子!
靖王妃李硕果,再敢胡言乱语,便当街掌嘴二十,侧妃于氏和郭氏,再行为无状,便当街掌嘴三十!
丞相大人以为?”
“甚好!”
“现在,终于可以让人正常说话了。你们三位听好了,靖王没有养什么外室,他所忙的事,也不是什么简单的砌个墙,挖个粪坑的事,他在认真履行一个皇子王爷的职责。
他是父皇唯一一个身体健康的嫡皇子,他有他的职责,陪你们,仅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你们,无权干涉他的行动。
这大启国,是我刘家的天下,爱护大启的子民,是我大启皇室子弟应有的品德。
不敢说我们皇家儿郎有多好多能干,但是,我皇家儿郎,绝不受人威胁!我们爱我们的子民,也希望得到每个子民的支持,但也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威胁利用我皇家儿郎!
李硕果,你今天的话,本王只当你是气晕了头,暂不与你计较,若是你仍执迷不悟,皇家不介意对你实施应有的惩罚!
老四说的进宫请旨和离,这已经是他看在亲戚的份上,实施的网开一面之策,偏你还不知死活,诜什老四舍不得得放弃你李家的支持。
你想干嘛?你想让李家走上谋逆之路,还是要结党营私?”
“你不能血口喷人!”
“称呼本王为端王殿下!对皇子不敬,也该掌嘴!
于氏和郭氏,本王平时也是,念着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也不与你们多计较,说我老也就老了,说我残废也就罢了,因为这也是事实。
但是,本王即使是个残废人,也照样是这大启国的皇嫡长子!你们以为一个弟媳的身份,开几句玩笑,笑话我是瘸腿之人,也是可以的,但你们若是抱着溪落笑话的心态,那就是以下犯上!”
“我们......”
“起来!本王不耐烦与你们多啰嗦,本王只是在帮着处理自己四弟的麻烦事。
许乐乐,她才八岁,但她得遇高人,她是个心胸宽广、有能力有胆识的小姑娘,她是我父皇亲封的嘉敏县主,她和韩大公子一家子、和老四、和唐二爷一家四口,都是很好的朋友。
她所做所想的事,不比这京中的任何一个高官差,你们竟然将其诬为勾搭男人的小狐狸精,莫说老四生气,就是本王,也想甩你们几耳光。
你们三个,一个正妃,两个侧妃,都已经十七八岁的人了,身为皇家儿媳,掰着指头算算,究竟为别人做过多少事?这个别人,包括你们的祖父母、弟娘、兄弟姊妹、夫君、亲戚朋友。
身为皇家儿媳,大庭广众之下,扭捏作态,这是你们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