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洗剑亭中。
那尊花费了林清瑶三百五十块下品灵石的灵火炉,静静立在亭心,炉身上的符文在月色下流淌着微光。
“开始吧。”
楚劫沧闲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姿态悠然,不像监工,倒像是在赏景。
林清瑶深深吸了一口气,凝神回忆着《基础丹术入门》中的每个步骤:
第一步是引燃炉火,并将其稳定在“温炉”所需的文火状态。
她屏息凝神,手掐法诀,小心翼翼地将一丝灵力注入炉底的引火阵。
“噗——”
一簇火苗颤巍巍地亮起,随即如同力竭般迅速黯淡,只余几缕青烟袅袅升起。
失败了。
林清瑶皱了皱眉,再次尝试。
这一次,火苗猛地窜起,险些燎到她的发丝,她立刻撤去灵力,炉内瞬间恢复一片漆黑。
“引火诀的要领在于灵力平稳……”
“不,你不懂!要的是爆炸!是艺术!”
……
就在她咬紧牙关,准备和这炉子死磕到底时。
楚劫沧不知何时已来到她身后,双臂自然地环过她身侧,修长有力的手掌轻轻覆在她掐诀的手上。
“静心,凝神。”
他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感受灵力运转的韵律,不是强行催动,而是顺势引导。”
温热的灵力透过相贴的肌肤缓缓流入,如春溪融雪般牵引着她的灵力,一同注入引火阵。
这一次,炉火发出清越的嗡鸣,橘色的火焰平稳跃动,均匀包裹着炉壁,散发出恰到好处的热意。
“可感受到了?”
他低声问,气息拂过她的耳畔。
林清瑶浑身微僵,所有感知都凝聚在他覆着的手背上,那温度比炉火更灼人。
她胡乱点头,方才领悟的灵力韵律,早已被掌心的触感与耳畔的吐息取代。
“……嗯,感、感觉到了。”
楚劫沧低沉一笑,不着痕迹地松手后退,与她拉开距离,仿佛方才的亲近只为纯粹的指点。
他负手而立,语气恢复平淡:
“温炉需一炷香,期间务必保持火势平稳。”
林清瑶如释重负,心底却莫名掠过一丝若有似无的失落。她连忙摇头甩开这奇怪的念头,全神贯注地维持着灵力输出。
待炉温恰到好处,她依序投入灵谷粉。
可就在粉末触及炉内热气的刹那。“噗”的一声轻响,焦糊味顿时弥漫开来。
又失败了!
林清瑶望着炉底那团焦黑的残渣,心疼得指尖都在发颤。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灵石啊!
“火候过了三分。”
楚劫沧清越的嗓音适时响起,精准地点出关键:
“投入药材时,炉温需立刻转为柔火。你方才灵力转换慢了半息。”
林清瑶瘪着嘴,有些沮丧。道理她都懂,可实际操作起来太难了。
“再来。”
楚劫沧的语气不容置疑。
“炼丹之道,本就在于千锤百炼。失败是常态,能从中领悟才是关键。”
在他的严格监督下,林清瑶只能一次次尝试,又一次次失败。
药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着,林清瑶额间沁出细密汗珠,体内灵力也几近枯竭。
然而有楚劫沧在一旁,她虽心疼那些灵石,心中却莫名安定,不再像最初那般慌乱。他的每一句指点都切中要害,让她豁然开朗。
不知第几次尝试,她将月华草精华投入炉中。这一次,她全神贯注,灵力操控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
炉火平稳如静湖,药液在炉中无声交融,散发出一缕清幽恬淡的香气。
林清瑶眼眸倏然一亮,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她下意识转过头望向楚劫沧,脸上泛着疲惫与兴奋交织的红晕,像个急于得到认可的孩子。
“稳住。”
楚劫沧眼中掠过一丝赞许,声线却依旧平稳:
“凝丹最重心神安定。”
林清瑶当即屏息凝神,压下雀跃的心绪,全神贯注地维持着最后阶段的火候。
待炉中药香达到鼎盛后渐渐内敛,她心知丹成!
掀开炉盖的刹那,三颗圆润的丹药静静躺在炉底,泛着莹润的白色光泽。虽只是下品成色,数量也少,却是她亲手炼成的第一炉丹药!
楚师兄!快看!
她拈起一颗尚带余温的辟谷丹递到楚劫沧面前,眼眸亮如星辰,连嗓音都带着抑制不住的欢喜。
林清瑶轻咳一声,指着丹药,一本正经地分析:
“师兄,《成丹率与环境影响初探》中有载,首次成丹的成功与……”
话未说完,楚劫沧已俯身在她唇上落下一个轻柔的吻。
“这是奖励。”
林清瑶怔在原地,原本准备好的长篇大论瞬间消散,只剩唇间残留的温热触感。
“怎么,还嫌不够?”
楚劫沧直起身,眸色深邃如夜,指尖在她掌心若有似无地一勾。
“下次,争取炼出中品。”
他话音方落,林清瑶便觉掌心那处被他轻抚过的肌肤阵阵发烫,连带着唇上的触感也愈发清晰。
她耳根微热,在心底暗自叹气——
这哪是什么正经剑修……分明是个蛊惑人心的妖精!
楚劫沧离去时语调轻快:
“明日继续。”
玄色衣袂翩然没入夜色,只余她独立亭中,指尖还捏着那三颗勉强成型的辟谷丹,面前的灵火炉倒是难得安分地燃着。
所以……这炼丹课明日还要继续?
林清瑶忽然一个激灵。
楚师兄剑道造诣固然深不可测,可方才指点炼丹时分明也是个半吊子。
连灵火炉需要持续投入灵石才能运转都不曾提醒她。
她小心翼翼地将丹药收进储物袋,暗下决心:
往后绝不能再跟着这位不靠谱的“楚师父”学炼丹了。
因为,太考验她“道心”了。
接下来的几日,林清瑶过得格外充实。
天光未亮,她便已在院中执剑。
剑锋破开熹微晨雾,“漫渡红尘”的剑意在她手中日渐圆融。剑尖流转的不再是凛冽寒芒,反而浸润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暖意。
她心中渐有所悟。
“剑起于情,而不困于情。以情为舟,渡红尘万丈;以心为帆,游大千太虚。”
剑随身走,心随剑动。
有时剑锋轻掠枝头,带起的落英竟不坠地,反而依循着剑气的轨迹翩跹回旋,在渐明的天光中交织成一场流转不息的花雨。
她终于明白,“漫渡红尘”并非要她沉溺于任何一种单一的情绪。
无论是求不得的苦楚、片刻的欢欣,还是那夜亭中莫名的悸动,都只是“红尘”的一隅。
真正的“渡”,在于全然投入地去经历,又能在潮水退去后,静观其心,从容超脱。
夜里打坐时,她不再如临大敌地压制那些纷乱的念头,只是静静观其来去。
说来也怪,心念一松,心境反而如云开雾散,一片澄明。
随之而来的是周身灵气自发的流转,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显灵动圆融,如春溪奔涌,沛然无阻。
这日黄昏,她于院中执剑起舞。
剑锋过处,竟有点点星辉随剑气而生,萦绕剑身,在渐沉的暮色中划出一道道璀璨光轨。
林清瑶感受着体内奔流不息的崭新灵力,望向天边舒卷的流云,嘴角泛起一丝了然的微笑。
腰间云华珏忽然泛起涟漪,楚劫沧清越的嗓音随灵力传来:
“月圆之夜将至,三日后子时,山门相见。”
她挽了个剑花收势,发现玉珏上附着一道冰蓝灵纹,触手沁凉如玉:
“寒月潭路线图,你先熟悉一下。”
指尖轻触灵纹,云珏中立即展开一幅详尽地图。
蜿蜒山径通往一弯月牙状的寒潭,图上不仅标注了暗冰位置、灵气湍流,连沿途可能遭遇的雪影豹巢穴都清晰可见。
月光漫过窗棂,映在她坚定的眼眸中。冰心莲,她志在必得。
这不仅关乎《上善药浴录》的完整,更是解决她“蒙尘之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