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瑶又惊又喜,同时也升起一丝警惕。怀璧其罪的道理,她还是懂的。这等秘密,绝不能轻易泄露。
明确了这一点,她对酿造“固本酒”更加上心了。这不仅仅是新酿一种灵酒,更是验证《韵道经》神奇之处的关键一步。
她严格按照方子上的步骤,不敢有丝毫马虎。
处理材料时,她甚至能感觉到体内那微弱的灵力,似乎能更清晰地感知到药材中蕴含的灵性。
研磨、混合、发酵……
每一个环节都全神贯注。
将混合好的酒醅装入干净的酒坛,密封好后,林清瑶轻轻拍了拍坛壁,心中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时间在修炼、练剑和定期照料酒坛中悄然流逝。
林清瑶终于再次来到了青溪坊。
与第一次的新奇与忐忑不同,此番她目标明确,步履从容地径直走向“百味斋”。
掌柜的依旧在柜台后拨弄着算盘,抬头见到她,脸上立刻堆起了熟稔的笑容:
“哟,林道友来了!你上次那‘净心酒’卖得极好,不少老主顾都来回味,正念叨着你何时再来呢!”
林清瑶浅笑行礼。
“承蒙掌柜关照,今日正是为此而来。”
她说着,从储物袋中取出两只酒坛,一坛是熟悉的净心酒,另一坛则是素白玉坛,封口处贴着一道簇新的红纸,上书“玉液”二字。
“哦?这是……”
掌柜的目光立刻被新酒坛吸引。
林清瑶将两只酒坛轻放在柜台上,坛身与木质台面相触,发出沉稳的声响。
“掌柜,这是新酿的三坛净心酒。另外,这是晚辈新琢磨的‘玉液酒’,请您品鉴。”
掌柜含笑点头,先是熟练地拍开一坛净心酒的泥封。
一股愈发纯净清冽的酒香立刻弥漫开来,比之上次,其中那份令人宁心静气的意韵似乎更为显着。
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取杯斟酒,仔细观察:酒色澄澈,几无杂质。他小酌一口,闭目细品,只觉一股清凉之气直透灵台,连日来处理庶务积攒的些微烦躁竟被涤荡一空。
“好!”
掌柜睁开眼,毫不掩饰赞赏。
“林小友,你这手艺精进神速啊!此批净心酒的品质,尤胜从前,效力更为精纯。此等佳酿,仍按旧价收购,老夫于心何安?”
他略一沉吟,果断道:
“往后这净心酒,便按八块下品灵石一瓶,你看如何?”
林清瑶心中欣喜,面上依旧从容:
“多谢掌柜抬爱,晚辈却之不恭。”
掌柜满意地捋须,这才将注意力转向那坛新酒上。
他小心启封,一股与净心酒迥异的甘醇暖香飘出,带着灵谷的甜润,令人食欲大动。
他换上新杯,仔细观色闻香,而后浅尝。酒液入口绵软,顺滑下喉,一股温和的灵气缓缓散入四肢百骸,如温泉沐浴,舒适宜人。
“嗯!此酒也别具一格!”
掌柜赞道。
“灵气温润滋养,于无声处补充耗损,口感极佳,佐餐或日常小酌都是上选。此玉液酒,老夫出五块下品灵石一瓶,小友意下可好?”
“掌柜定价公允,晚辈没有异议。”
林清瑶微笑应下,心中已然开始盘算采购下一批原料的事宜。
“好!道友爽快!”
掌柜脸上笑开了花,一边招呼伙计分装酒坛,一边状似无意地搭话:
“林道友这手酿酒的本事真是绝了!不知……是师从哪位高人?”
林清瑶对此早有准备,从容应答:
“净心酒的方子,是偶然得自一位云游前辈的遗泽。至于这玉液酒……”
她笑了笑,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
“是晚辈参照了几个基础灵酒方子,自己琢磨着改良的,让掌柜见笑了。”
“自行改良?”
掌柜闻言,脸上掠过一丝真正的惊讶。能得到传承是机缘,但能推陈出新,这可就是实打实的天赋了。
他心思活络起来,略一沉吟,从柜台下方取出一枚木质令牌。令牌做工精细,边缘云纹缭绕,正面刻着“百味”二字,背面则是一个醒目的“贵”字。
“林道友,这是本店的‘贵宾令’。”
掌柜将令牌递过,语气更热络了几分。
“往后您持此令来小店,所有消费一律享受八折优惠。只盼着道友日后若再研发出新酒,能第一个想到我们百味斋。”
这显然是在提前投资,结交一位潜力无限的酿酒师了。
“对了。”
掌柜又补充道。
“道友若方便,可否留个名号?也好为您的佳酿扬名。”
林清瑶接过令牌,触手温润。她想起自己记录山河见闻时用的那个化名——“风潇客”。
那份探索道法自然的心境,与如今潜心酒道、欲以此安身立命的坚持,竟奇妙地重合了。
她抬眼,目光清亮而坚定:
“就叫‘风潇客’吧。”
“风潇客……好!潇洒飘逸,暗合自然之道,好名字!”
掌柜抚掌称赞。
“那老夫就静候‘风潇客’的下一次佳酿了!”
结算完毕,净心酒分装了三十瓶,入账二百四十块下品灵石;新酒玉液酒同样售出三十瓶,得一百五十块下品灵石。总计三百九十块下品灵石!
沉甸甸的灵石袋子入手,那份重量让林清瑶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这不仅仅是灵石,更是她依靠自己双手和智慧,在崎岖仙途上稳稳踏出的关键一步。
风潇客……
这个名号,或许真能陪着她在酒道上,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
离开百味斋后,林清瑶并未急着返回宗门,而是转身走进了坊市中专售修真杂货的“万象阁”。
这次她吸取了经验教训,提前找悟道院的师姐们打听了下,直接来了据说“物美价优”的“万象阁”。
万象阁果然内货品琳琅满目。
林清瑶目标明确,径直走向摆放丹炉的区域。她学基础丹术已经快三个月了,自认可以试着开始炼丹了。
然而,当她看到那些标价时,心头还是沉了沉,怪不得都说炼丹师难得,先不说天赋和传承的问题,就前期的投入都想拦住一大批人。
最便宜的黄阶下品丹炉,也要两百块下品灵石。她正在几个样式古朴的丹炉间犹豫时,伙计热情地介绍道:
“道友是初次接触丹道吧?若是自身未有灵火,还需配一尊‘灵火炉’才好上手。您看这边这几款,内置稳定火源,最是适合新手。”
林清瑶顺着伙计所指看去,只见几尊造型更显精巧的丹炉陈列在一旁,价格却比普通丹炉又高出一截。
她心中飞快盘算,她火系法术稀疏得很,没有灵火炼什么丹。
最终,她咬牙选中了一尊尺许高的青铜色灵火炉,炉身刻着基础的聚火与控温阵纹。
“道友好眼力,此炉虽只是黄阶下品,但火源稳定,控温精准,最适合初学者。”
伙计笑着补充。
林清瑶点头,又购置了十份最基础的“辟谷丹”材料。
结账时,掌柜拨弄着算盘:
“灵火炉二百八十灵石,十份辟谷丹材料七十灵石,共计三百五十块下品灵石。”
林清瑶默默递出那沉甸甸的灵石袋。看着掌柜从中数出大把灵石,袋子瞬间轻了下去,她心头不由得一紧。
方才的丰厚收入,转眼便所剩无几。
将变得轻飘飘、仅剩四十块下品灵石的袋子收回怀中,林清瑶抱起那尊沉甸甸的青铜灵火炉和材料,走出了万象阁。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来时怀揣近四百灵石的“巨款”,归去时却几乎囊空如洗。
这修真百艺,果然没有一样是不烧灵石的。
前路漫漫,但既然选择了,便唯有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下去。
荷包空了可以再赚,但这修行的路,绝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