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苏墨辰正在里屋专心致志地临摹字帖,并未听到外面动静。
直到李嗣业走到近前,他这才猛然发现。
“李小兄弟所来何事?”
李嗣业抱了抱拳,一副公事公办地语气:
“苏大人,该上路了。”
苏墨辰握笔的手猛地一颤,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迅速晕染开一大团污迹,彻底毁了刚刚写好的半篇字。
“难、难道王统领与王爷......没谈拢?”
李嗣业摇了摇头,“不,谈得很愉快,郑暄那厮对我们莽山军很是满意。”
“那、那为何......”
苏墨辰眼中满是不解和恐惧。
“郑暄觉得此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于是特命我莽山军解决二位。苏大人,冤有头债有主,黄泉路上可别恨错人。”
“我特地送来宝刀一柄,白绫三尺,毒酒一杯,苏大人,请吧。”
苏墨辰面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一软,噗通一声瘫坐在椅子上。
他猜中了开头,王潇确实与摄政王搭上了线,可惜,他没能猜中这残酷的结尾。
————————
隆安县。
李茂成功用银子拿下吴寒后,并没有立刻带人杀进莽山,而是先进行了一番精心策划的舆论铺垫。
这日,城门口以及各个人流密集的街市口,纷纷贴出盖着鲜红大印的告示。
“宁州府军不幸中了贼寇奸计,如今数千将士被困于鹰钩嘴,生死未卜!”
消息一出人心惶惶。
然后,李茂又穿了身破旧官袍(特意选的)站在县衙门口,语气无比悲愤:
“父老乡亲们啊!宁州三千子弟兵为保境安民,深入险地,如今却遭贼寇算计身陷囹圄!我身为隆安主官岂能坐视不理,苟安于这县城之内?!”
接着,李茂用力捶打胸口涕泪交加:
“本官誓与那莽山贼寇不共戴天,纵然前方是龙潭虎穴,本官也要亲率人马杀上鹰钩嘴,救出被困袍泽!”
“哪怕拼了这项上人头,也绝不让将士们寒心,绝不让贼寇笑我隆安无人!”
这番声泪俱下的话,把所有人都镇住了。
然而短暂的寂静过后,并没有出现群情激愤的场景,而是各种质疑和劝阻。
“县尊老爷三思啊!”
“那莽山贼寇凶悍无比,连府军都败了,咱们隆安这点人手不是送死吗?”
“是啊大老爷,隆安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安生日子,何必去招惹那帮煞星?”
百姓们的反应很真实。
在他们看来李茂完全是以卵击石!
是踏马疯了!
好好的官不当,安稳日子不过,非要去捅那个马蜂窝?
面对众人劝阻,李茂却表现得异常固执。
“营救袍泽义不容辞,本官意已决,无需再劝!”
“然我隆安县衙人手有限,本官决定拿出全部俸禄积蓄,并变卖部分家产筹集银两,公开招募敢于上山救人的义士!”
“凡应募者除每日管饱,另赏安家银十两,若有不测抚恤金翻倍!”
说着,他竟真让人抬出两个木箱当众打开,里面赫然是白花花的银锭和串好的铜钱!
之前所有的铺垫,就是为了此刻!
围观人群一片哗然。
“有银子?”
“十两安家银?还管饱!”
“抚恤金翻倍?”
早说啊!
废那么多话干嘛!
刚才还在拼命劝阻的百姓,态度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县尊老爷高义!小人愿往!”
“算我一个!跟那帮山贼拼了!”
“为了银子......不,为了救官军兄弟,我也去!”
李茂心中暗笑,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悲壮决然的表情。
很快,“隆安县令不惜散尽家财、招募义士、誓死救援被困官军”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宁州,乃至附近州府都有所耳闻。
不明真相的各地官员和士绅百姓听闻此事,无不对李茂交口称赞。
“隆安县令真乃忠义之士也!”
“危难时刻方见忠臣,此人可堪大用!”
这些赞誉之声,自然也传到了摄政王特使的吴寒耳中。
他立刻就明白了这一连串操作的深意。
这哪里是去救援?
分明是王潇和李茂相互配合,精心策划的一场大戏,旨在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妙啊!先是营造悲情树立忠义形象,再用重金驱使愚勇,既凑足了人手,又博得了名声。是个人才!懂得借势,更懂得如何把事情做得漂亮!”
吴寒忍不住抚掌赞叹,这样一位既懂得实务,又善于利用规则的官员上位,对王爷,对他自己都大有裨益。
“宁州知府的位子,非他李茂莫属了!”
至此,吴寒觉得隆安之事已了,便不再耽搁,带着二十万两的白银返回帝都复命。
至于李茂私下塞给他的那三万两“考察费”,自然是心安理得地笑纳。
......
三日后,隆安县西门外一片喧嚣。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加上李茂私下许诺的各种好处,终于七凑八凑出一支杂牌军。
队伍核心是县衙里能调动的百余名衙役和捕快,好歹受过专业训练。
除此之外,还有足足五百名银钱雇来的乡勇青壮,手里的武器五花八门。
有锄头、有扁担,甚至还有削尖的木棍,身上穿的也是各色杂乱,看上去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李茂身穿劲装,外面还套了件不知哪里找来的皮甲,有些不伦不类,但架势摆得很足。
“吉时已到!”
在万千父老乡亲的期盼中,这支杂牌军大摇大摆地朝鹰钩嘴方向进发。
一路上敲锣打鼓,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李青天要去剿匪救人。
三日后,队伍正式踏入莽山东麓。
一些身穿莽山军服装的“山贼”出现在道路两旁的山坡上,射箭、扔石头,妄图阻止李茂前进。
但这些攻击显得软弱无力,准头也差,更像是敷衍了事。
衙役和乡勇们按照事先排练好的阵型,举着简陋盾牌一阵咋呼,那些山贼便纷纷“败退”下去,留下一地粮草、兵器。
骑在马上的李茂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是王兄弟在配合演戏,自然十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