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远去,勤政殿的灯火在夜色中渐次熄灭。
赫连轩与南宫璃并肩走出皇宫,寒风卷着细雪扑面而来。她轻轻呵了口气,白雾在镜面上凝成薄霜,映出一双清冷却坚定的眼眸。
“你说得对。”她忽然开口,“这场仗,不会轻松。”
赫连轩负手而立,目光如刀:“打仗从来就没有轻松的时候。不过,这次我倒要看看,谁敢动我盛元一寸江山。”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赫家军营便已响起震耳欲聋的号角声。
赫连轩一身黑袍红披风,立于点将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视下方整装待发的士兵。他们大多神色肃穆,但也有几人眼神游离,显然还未从安逸中回过神来。
他轻咳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你们可知道,为何今日召集诸位?”
一名年轻士兵忍不住答道:“听说是西麓三国要打咱们边关!”
赫连轩冷笑:“不错,正是如此。但你们可知,上次西麓三国联合进攻,我们是如何应对的?”
众人沉默。
他缓步走下台阶,声音低沉却字字铿锵:“当时先帝率军死守城池,整整三个月,粮草断绝,士卒啃树皮、煮战甲,硬生生把敌军耗垮。那一战,死了三万将士,才换来十年和平。”
人群中一阵骚动。
“如今,敌人又来了。”赫连轩的声音陡然拔高,“但他们忘了,我们不是十年前的盛元,你们也不是十年前的懦夫!若这一战输了,你们的父母妻儿,都将沦为亡国奴;若赢了,你们的名字,将刻入史册,永载千秋!”
他的眼中燃起炽烈火焰,仿佛有某种力量在体内苏醒。
刹那间,天地骤暗,狂风骤起,点将台上竟隐隐浮现出一道虚影——那是一位身披金甲、手持长戈的古代战神,正与赫连轩的身影重合,气势如虹。
众将士震惊不已,纷纷跪地行礼。
“此战,非胜不可!”赫连轩朗声道,手中不知何时多出一本泛黄古书,封皮上写着三个大字:《兵魂策》。
这是昨日他在系统奖励中获得的古老兵书,据说由百位战神智慧凝聚而成,内藏无数奇谋妙计。
“从今日起,每日辰时操练,午时战术推演,未时实战对抗,申时奖惩评定。凡表现优异者,赏银百两,授勋一枚;懈怠者,罚鞭三十,降职一级!”
命令既下,全军肃然。
与此同时,南宫璃并未闲着。
她在府中密室之中,取出袖中铜镜,指尖轻抚镜面,低声念道:“幻影时空镜,开启异域之眼。”
镜面泛起涟漪般的光波,随即映出一幅幅画面:西麓三国的边境哨岗、秘密粮仓、甚至还有几位国王在密室中商议结盟的场景。
“哼,想封锁情报?”她嘴角微扬,“可惜,你们不知道,我的镜子比你们的眼睛还灵。”
她一边记录关键信息,一边利用镜面的时空回溯功能,观察敌方巡逻规律,寻找突破口。
“看来,我得亲自走一趟了。”她喃喃自语,将一枚特制毒针收入袖中,转身朝外走去。
数日后,赫连轩在训练场上亲自示范骑射技巧,一箭穿心,技惊四座。
将领们围拢过来,纷纷请教学问。
“大人,这招‘流星贯月’是从哪学来的?”有人好奇问道。
赫连轩微微一笑:“这是《兵魂策》中的秘传技艺,只有真正用心之人,才能领悟。”
他翻开书页,果然见其中一页图文并茂地记载着此招式,旁边还有一段注解:“以心御气,以气引势,破敌如切瓜。”
“妙啊!”众人惊叹。
而在另一侧,南宫璃也带来了好消息。
“我找到了敌军的粮草储备地。”她将铜镜展示给赫连轩看,镜中清晰显示出一个隐藏在山谷中的大型仓库,“而且,他们的巡逻路线有漏洞,每两个时辰换岗一次,中间有大约一刻钟的空隙。”
赫连轩接过铜镜仔细端详,眉头微皱:“这个位置……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如果派小股精锐潜入焚毁粮草,敌军必然陷入混乱。”
南宫璃点头:“我已经绘制好了详细地图,只等你下令。”
赫连轩沉吟片刻,终是拍案而定:“好!此事交由你负责,我会安排一支精锐小队配合你行动。”
“遵命。”南宫璃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狡黠。
然而,就在两人准备进一步讨论战术之时,一名信使匆匆赶来,脸色苍白:“报——!前方探子回报,敌军已有动作,正在向边境集结!”
赫连轩霍然起身,眼中寒芒乍现:“来得倒是快。”
他迅速召集群将,展开沙盘推演。
“根据敌军以往的作战风格,他们极可能借山势设伏,意图消耗我军主力。”他指着沙盘上的几个关键点,“所以,我们必须提前部署,反其道而行之。”
南宫璃在一旁静静听着,忽觉袖中铜镜微微震动,镜面泛起一丝异样的光芒。
她低头一看,只见镜中浮现一幅模糊的画面——那是一个身穿黑袍的人,正站在一座高山之巅,手中握着一枚熟悉的玉佩。
“这玉佩……”她心头一震,想起那日在小镇擒获的监视者身上也曾发现过类似的符号。
“难道……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阴谋?”
她没有声张,只是将铜镜悄悄收起,心中却已有了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