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海的晨雾像被揉碎的棉絮,黏在“探海号”的甲板上,连空气里都浸着咸湿的凉意。程远站在声呐控制台前,指尖划过屏幕上跳动的绿色波纹——那片散点状的金属信号在深海里闪烁,像六百年前宝船航灯遗落的碎片。他将海图铺在控制台旁的铁板上,泛黄的纸页上“永乐十三年航线”的朱砂标记早已褪色,却依旧能看出当年郑和船队在苏门答腊岛东北海域的停靠痕迹。

“程队,设备调试好了,下潜组随时能出发。”郑海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正弯腰检查潜水服的氧气阀,蓝色的潜水服上还沾着上次在斯里兰卡地宫蹭到的泥土。见程远盯着海图出神,他笑着凑过来,用手指戳了戳苏门答腊岛的标记,“怎么,又在琢磨《瀛涯胜览》里的记载?我打赌这次肯定能找到宝船遗迹,到时候林珊怕是要把实验室的显微镜都搬来海底。”

程远没接话,只是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铜船钉——那是去年在南京宝船厂遗址的船台缝隙里找到的,他偷偷用砂纸打磨光滑,在侧面刻了个小小的“珊”字。原本想在林珊生日时送给她,可上个月在斯里兰卡发掘“郑和布施碑”时,两人忙着比对三种文字的碑文,连好好坐下来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更让他心里发堵的是,随船的实习生苏晓最近总以请教文物修复为由找林珊,昨天还特意托人从泉州带了林珊爱吃的绿豆饼,那殷勤劲儿,连甲板上的老船员都看在眼里,私下里跟郑海峰打趣,说“程队的醋坛子要翻了”。

“通知下潜组,五分钟后集合。”程远深吸一口气,将铜船钉塞回口袋,金属的凉意透过布料传来,让他稍微冷静了些。这次下潜组由他、郑海峰和苏晓组成——苏晓是文物修复专业的研究生,对古代织物和纸张的保护有经验,而声呐显示的遗迹区域很可能有文书类文物。林珊则留在船上,负责实时比对文献资料和通讯协调。

潜水舱的闸门缓缓打开,海水带着刺骨的寒意涌进来,程远调整好氧气面罩,率先跃入海中。阳光穿透水面,在海底投下晃动的光斑,沙地上隐约能看到木质构件的轮廓,像是巨兽沉眠的骨架。他打开潜水灯,光柱扫过一片覆盖着海藻的船板,边缘残留的桐油朱砂涂层在灯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和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的船板工艺完全一致。

“程队!这里有瓷片!”郑海峰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程远游过去,只见沙层里散落着几片青花瓷碎片,最大的一块碗底上,“永乐年制”的青花款识清晰可见,笔触流畅,正是官窑特有的风格。他刚想让郑海峰用相机记录,苏晓突然发出一声轻呼:“程队,你看那边!”

顺着苏晓指的方向,程远看到船板下方的沙坑里,一个铜制罗盘的边缘正反射着潜水灯的光。他心里一紧——罗盘是确定船只航向的关键,若是能找到完整的罗盘,说不定能印证《郑和航海图》里的航线标注。可就在他准备游过去时,通讯器里突然传来林珊急促的声音:“程远!声呐监测到西北方向有三艘不明船只靠近,速度很快,船体轮廓和‘海狼帮’的打捞船高度吻合!”

郑海峰的脸色瞬间沉下来,他伸手摸向腰间的水下麻醉枪,声音里带着咬牙切齿的怒意:“这群杂碎!上次在槟城港让他们跑了,这次倒主动送上门了!”程远按住他的手,通过通讯器对林珊说:“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我们先记录文物位置,等支援组过来再撤离。”话虽如此,他的潜水灯却紧紧盯着远处——那里已经能看到打捞船放下的潜水管,像黑色的毒蛇一样探向海底。

苏晓突然朝着罗盘的方向游了过去,语气急切:“这个罗盘太重要了,要是被‘海狼帮’抢走,我们就没法证明宝船的航向了!我去把它挖出来!”程远想阻止,可苏晓的脚蹼已经踢开了沙层。就在她伸手去抓罗盘时,船板突然剧烈晃动——沙层下方是空的,她的动作引发了局部塌陷,一块半米宽的木质构件朝着她的后背砸下来。

“小心!”程远几乎是本能地冲过去,一把将苏晓推开,自己却被构件擦到肩膀,潜水服瞬间被划开一道口子,冰冷的海水灌进来,刺骨的寒意顺着伤口蔓延到全身。郑海峰立刻游过来,用防水胶带按住他的伤口,声音里满是焦急:“程队!氧气罐没破吧?不行我们现在就撤!”

“先把罗盘收好。”程远咬着牙,忍住肩膀的剧痛。他看着苏晓愧疚的眼神,摆了摆手——他知道苏晓不是故意的,只是太想保护文物。可通讯器里林珊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程远!‘海狼帮’的潜水员已经下水了,至少有五个,他们手里拿着切割枪,你们快上来!”

程远刚要下令撤离,却看到一个穿着黑色潜水服的人影朝着罗盘游来,切割枪的喷嘴闪着冷光。“想抢文物?做梦!”郑海峰掏出麻醉枪,对准那人的氧气瓶扣下扳机——麻醉针精准射中瓶身,高压气泡瞬间涌出来,那人失去平衡,在水里乱晃。可更多的潜水员涌了过来,程远知道硬拼吃亏,只能让郑海峰带着苏晓先撤,自己留下来拿罗盘。

“要走一起走!”郑海峰红了眼,一把抓住程远的手臂,“当年在‘清和号’遗址你救过我,这次我不能丢下你!”苏晓也游过来,帮着郑海峰扶着程远。就在这时,支援组的潜水员终于赶到,他们拿着高压水枪驱散盗墓者,形成一道人墙护送三人撤离。

当程远被抬出潜水舱时,林珊已经哭成了泪人。她扑过来,小心翼翼地解开他的潜水服,看到肩膀上那道渗血的伤口时,眼泪掉得更凶了:“程远,你吓死我了,你要是出事,我……”她说不下去,双手颤抖着去拿急救箱,却因为太急,不小心把碘伏瓶碰倒在甲板上。

程远伸出没受伤的手,轻轻擦去她脸上的眼泪:“哭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看,我们还把罗盘带上来了,这可是重大发现。”他从郑海峰手里接过罗盘,铜制的盘面已经氧化发黑,指针却依旧固执地指向东北——那是当年船队返航的方向,指向南京,指向故乡。

苏晓站在一旁,看着林珊对程远的紧张,眼神里闪过一丝失落。她默默捡起地上的碘伏瓶,走到林珊身边:“林姐,我来帮程队处理伤口吧,你去整理一下罗盘的资料,说不定能和《郑和航海图》对上。”林珊抬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转身走进实验室时,脚步有些踉跄。郑海峰看在眼里,拍了拍程远的肩膀,叹了口气:“这事儿,你得跟林珊说清楚,别让她误会。”

接下来的三天,程远在医务室养伤。林珊每天都会来给他换药,却不像以前那样叽叽喳喳地跟他说实验室的新发现,只是安安静静地帮他清理伤口,偶尔会盯着他口袋里露出的铜船钉看几眼,欲言又止。

这天下午,阳光透过医务室的舷窗洒进来,林珊正用棉签蘸着药水擦拭程远的伤口,突然看到他手心的铜船钉——那上面“珊”字的刻痕虽然细小,却在阳光下格外清晰。她的动作顿住了,眼泪毫无征兆地掉下来,砸在程远的手臂上。

“你早就准备送给我了,对不对?”林珊的声音带着哽咽,“从南京回来就准备好了,可你一直没说,是因为……是因为苏晓吗?”

程远心里一紧,伸手握住她的手:“不是的,我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林珊,我知道这段时间我忽略了你,忙着整理碑文,忙着核对资料,可我心里只有你。苏晓是个好实习生,但我对她只有同事之情,从来没有过别的想法。”他从口袋里掏出铜船钉,放在林珊的手心,“这个,本来想在你生日时送给你,现在补给你,你愿意……收下吗?”

林珊看着手心的铜船钉,上面还残留着程远的体温。她用力点头,眼泪却流得更凶了:“我愿意,程远,我早就愿意了。可我害怕,每次你下潜我都害怕,害怕你出事,害怕有人比我更懂你,更能陪你一起发掘那些历史……”

程远轻轻把她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头发,能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栀子花香——那是她从泉州家里带来的护发精油,他记得第一次在博物馆见到她时,她就是这样,头发上沾着墨香,手里捧着一本《瀛涯胜览》,眼里亮得像南海的星光。“不会的,”程远轻声说,“能陪我走下去的人,只有你。等这次任务结束,我们就回泉州领证,好不好?”

林珊在他怀里用力点头,肩膀微微颤抖。窗外的海风拂过甲板,带着海水的咸腥味,却也带着一丝甜意——那是属于他们的,跨越了考古现场的危险与忙碌,终于说出口的爱情。

可他们不知道,危险还没真正过去。“海狼帮”的打捞船虽然暂时撤离,却在“探海号”周围布下了暗哨。这天晚上,南海突然掀起了暴风雨,巨浪像小山一样砸在甲板上,船身剧烈摇晃,连固定文物箱的钢缆都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呻吟。

程远被晃醒时,医务室的台灯已经掉在了地上。他挣扎着从床上起来,刚想出去看看情况,林珊突然推门跑进来,浑身都被雨水打湿了:“程远!不好了!实验室的门被风吹开了,里面的文物都被淋湿了!”

程远顾不上伤口的疼痛,跟着林珊冲进实验室。只见窗户玻璃已经被狂风打碎,雨水顺着缺口灌进来,落在摊开的罗盘和刚整理好的文物照片上。林珊立刻扑过去,用身体挡住落在罗盘上的雨水,程远则抓起防水布,和随后赶来的郑海峰一起堵住窗户。

就在他们忙着抢救文物时,苏晓突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程队!林姐!文物舱的门被撬开了!我们从苏门答腊带回来的船板碎片和瓷片不见了!”

程远的脸色瞬间变了——那些船板碎片上残留的防腐涂层,是证明宝船工艺的关键证据,绝不能丢!他立刻让郑海峰通知安保组封锁甲板,自己则和林珊、苏晓朝着文物舱跑去。刚到舱门口,就看到三个穿着黑色雨衣的人影正把船板碎片往防水袋里塞,为首的人听到脚步声,回头冷笑一声——正是上次在槟城港逃脱的“海狼帮”二当家。

“把文物放下!”程远大喝一声,伸手去抓那人手里的防水袋。二当家却从腰间掏出一把匕首,朝着程远的胸口刺来。林珊尖叫着扑过去,一把推开程远,匕首划破了她的手臂,鲜血瞬间染红了她的白大褂。

“林珊!”程远红了眼,冲过去一拳砸在二当家的脸上。郑海峰和安保组也赶了过来,和盗墓者扭打在一起。混乱中,一个盗墓者突然点燃了手里的汽油瓶,朝着堆放在角落的文物箱扔过去——那里放着从斯里兰卡带回来的“郑和布施碑”拓片。

“不要!”程远想都没想,扑过去抱住汽油瓶,火焰瞬间烧到了他的手臂。林珊冲过来,用雨衣拍打他手臂上的火焰,眼泪混合着雨水掉在他的伤口上。盗墓者趁机想跑,却被安保组拦住,一个个被按在甲板上。

火被扑灭时,程远的手臂已经被烧伤,疼得他浑身发抖,却依旧紧紧抱着怀里的拓片:“拓片……拓片没事吧?”林珊看着他手臂上的水泡,眼泪止不住地掉:“拓片没事,程远,我们去医务室,再不去处理伤口就晚了!”

郑海峰扶着程远往医务室走,苏晓跟在后面,看着程远和林珊相握的手,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自己永远也走不进程远的心里——他的心里,不仅有考古,有历史,更有那个愿意和他一起面对危险的林珊。

暴风雨渐渐平息,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程远躺在医务室的床上,手臂上缠着厚厚的纱布,林珊坐在床边,正用棉签蘸着药水帮他擦拭脸上的污渍。郑海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防水袋:“程队,盗墓者交代了,他们是冲着‘郑和布施碑’拓片来的,说有人愿意出高价买关于郑和身份的文物。”

“郑和身份?”程远皱起眉头,“他们怎么知道我们有相关的文物?”

郑海峰叹了口气:“可能是上次在斯里兰卡时,消息被泄露了。不过幸好我们把拓片保护下来了,而且……”他从防水袋里拿出一块烧焦的船板碎片,“你看这个,刚才清理文物舱时发现的,碎片背面好像有刻字。”

程远立刻坐起来,不顾伤口的疼痛,接过船板碎片。林珊拿来放大镜,两人一起仔细查看——碎片背面的刻字虽然被烧焦了一部分,但依旧能辨认出“郑和,小字三保,云南人”几个字。程远的心跳瞬间加速:“这是关于郑和身份的直接记载!之前学术界一直对郑和的小字和籍贯有争议,这块碎片正好能印证《郑和家谱》里的内容!”

林珊也激动得眼睛发亮:“我们再去看看从苏门答腊带回来的其他船板碎片,说不定还有更多发现!”

接下来的几天,程远、林珊和郑海峰一起整理船板碎片。他们发现,其中一块较大的碎片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经过林珊的修复,大部分内容得以还原——原来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的补给清单,上面详细记载了宝船的数量、尺度以及补给地点:“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永乐十三年六月,于苏门答腊补粮食五千石,淡水三千桶……”

“和《明史·郑和传》里的记载完全一致!”郑海峰兴奋地说,“之前那些质疑宝船尺度的学者,看到这个清单,肯定无话可说!”

程远看着清单上的字迹,心里满是感慨。从“清和号”宝船到马船、粮船、战座船、水船,从斯里兰卡的“郑和布施碑”到苏门答腊的补给清单,他们用两年多的时间,一步步还原了郑和下西洋的“二十八年”航海传奇。这些沉在海底的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无数工匠和船员用生命书写的传奇。

离开苏门答腊岛那天,程远站在船首,手里握着那枚刻着“珊”字的铜船钉,林珊站在他身边,手臂上的伤口还缠着纱布,却笑得格外灿烂。郑海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新的海图:“程队,林珊,我们接下来去哪里?肯尼亚的考古专家已经在马林迪港等我们了,说那里有疑似郑和船队船员的墓葬群。”

程远看着海图上“马林迪港”的标记,眼里闪着光:“去马林迪港!我们要找到那些船员的遗迹,让他们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我们还要沿着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发掘更多的遗址,让这段‘二十八年’的传奇,永远闪耀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

“探海号”缓缓驶离苏门答腊岛,朝着东非的方向前进。朝阳从海平面升起,将海水染成一片金红,海鸥跟着船飞行,发出清脆的鸣叫。程远紧紧握住林珊的手,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险即将开始,新的历史秘密即将被揭开,而他和林珊的爱情,也会像这些沉在海底的文物一样,历经风雨,却永远鲜活。

在接下来的航行中,程远和林珊忙着整理补给清单的内容,结合《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的记载,绘制出了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详细航线图。苏晓则专注于文物修复工作,她修复了那本从马船遗址出土的航海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船员的日常生活和航海经历,为研究郑和船队的内部管理提供了重要资料。

郑海峰则和安保组一起,加强了对“探海号”的警戒,防止“海狼帮”的残余势力再来捣乱。他还联系了国内的博物馆,将补给清单和船板碎片的照片发回去,让博物馆的专家们提前做好研究准备。

航行到第十天,声呐组突然传来消息,在距离马林迪港还有一百海里的海域,探测到了一片疑似沉船的遗迹,船体周围有大量的陶瓷碎片和金属反射点。程远立刻召集众人召开紧急会议,将声呐图像投射在会议室的大屏幕上——那片遗迹呈长条状,长度约四十丈,与《明史》记载的宝船尺度高度吻合,周围散落的陶瓷碎片反射信号密集,显然是当年船上的货物。

“看这个船体轮廓,像是一艘中型宝船,也就是《西洋记》里说的马船。”程远指着屏幕上的图像,手指划过疑似船舱的区域,“如果这里真的是马船遗址,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船队补给和人员配置的证据,甚至可能有关于郑和本人的记载。”

林珊立刻翻开随身携带的《瀛涯胜览》,翻到“苏门答腊国”章节:“马欢在书中提过,第四次下西洋时,船队曾有一艘马船因触礁沉没,位置就在马林迪港附近海域,说不定就是这一艘!”

郑海峰一拍桌子,兴奋地站起来:“那还等什么!明天一早就安排下潜,我亲自带队,一定要把这艘沉船的秘密揭开!”

苏晓坐在一旁,看着屏幕上的遗迹图像,轻声说:“我也想一起去,马船遗址里可能有大量文书和织物,我能帮忙进行现场保护。”程远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知道苏晓是真心热爱考古事业,之前的小插曲早已烟消云散。

第二天清晨,海面风平浪静,阳光穿透海水,能见度极佳。郑海峰带领下潜组,带着水下机器人和高清相机,缓缓潜入海底。程远和林珊则在船上的指挥室里,通过水下机器人的实时画面,密切关注着下潜组的动向。

水下机器人的镜头缓缓扫过遗迹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断裂的桅杆,木质表面还残留着绳索缠绕的痕迹。随着镜头推进,一片散落的青花瓷碗出现在画面中,碗底“永乐年制”的款识清晰可见,与之前在苏门答腊岛发现的瓷片完全一致。

“这里有个船舱!”郑海峰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水下机器人的镜头对准船舱入口,只见舱内堆满了木箱,大部分木箱已经腐烂,但里面的丝绸残片依旧能看出鲜艳的色彩——那是明代特有的云锦,是郑和船队用来与海外各国交换货物的重要物品。

苏晓的声音突然响起:“郑队,你看木箱旁边,好像有个人骨遗骸!”镜头拉近,果然看到一具蜷缩在木箱旁的人骨,骨骼旁散落着一枚铜制的船牌,上面刻着“清和号马船水手李阿福”几个字。

程远的心脏猛地一跳——“清和号”正是他们之前在南海发掘的宝船,这枚船牌证明,这艘马船与“清和号”同属一支船队,而李阿福,很可能就是当年随郑和下西洋的船员。

“小心清理人骨周围的泥沙,注意有没有其他文物。”程远对着通讯器叮嘱道。郑海峰和苏晓小心翼翼地用水下小刷子清理泥沙,很快,一枚小巧的银簪出现在画面中——簪头刻着一朵莲花,花瓣上还刻着一个“月”字,与之前在马船遗址发现的那枚定情银簪一模一样。

“又是一枚‘月’字簪……”林珊轻声说,眼里泛起了泪光,“李阿福肯定也有一个叫‘月’的爱人,他本想带着这枚簪子回家,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程远握住林珊的手,轻声安慰:“我们会把他的故事带回去,让他的爱人知道,他在这里安息了,他没有被遗忘。”

下潜组继续清理船舱,在人骨遗骸的怀里,发现了一本用防水油布包裹的小册子——那是一本航海日记,纸张虽然已经泛黄发脆,但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可辨。郑海峰小心翼翼地将日记收好,决定先带回船上,由林珊和苏晓进行修复。

当天下午,下潜组返回“探海号”。林珊立刻带着苏晓走进实验室,用特殊的药水对航海日记进行修复。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日记的内容终于得以还原——里面详细记录了李阿福从永乐十三年六月随船出发,到九月马船触礁沉没前的经历。

“永乐十三年七月十五日,船队抵达苏门答腊,补给淡水和粮食。郑公公(指郑和)亲自登岸,与当地首领会面,赠送丝绸和瓷器,首领回赠象牙和香料。公公待人温和,见水手们辛苦,还特意让厨房做了热汤……”林珊轻声念着日记内容,眼眶渐渐湿润,“你看,这里提到了郑和的待人处事,这对研究他的个人品格很有帮助。”

程远凑过来,看着日记上的字迹:“还有这里,‘马船载货五千石,其中有瓷器两千件,丝绸一千匹,另有公公亲批的文书一箱,据说关乎船队后续航线’。如果能找到那箱文书,说不定能解开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还是为了拓展朝贡贸易。”

苏晓修复完最后一页日记,轻声说:“日记最后一页写着,‘九月三日,海面突然起雾,船触礁,海水灌进船舱。我抱着日记,想着家中的月娘,若有来生,定要与她相守一生’。”

实验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这是一个普通水手的爱情与遗憾,也是郑和船队无数船员的缩影。他们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对爱情的憧憬,随船远航,却有很多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的海底。

接下来的几天,下潜组继续对马船遗址进行发掘,陆续发现了大量文物:包括刻有“大明永乐年制”的铜壶、用于计算航线的牵星板、船员佩戴的铜制腰牌,还有一箱保存完好的茶叶——这些茶叶虽然已经干燥发黑,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形状,是船员们用来提神的重要物品。

在遗址的最深处,郑海峰发现了一个密封的木箱,里面装着一卷泛黄的丝绸文书——正是日记中提到的“郑和亲批的文书”。程远和林珊立刻对文书进行解读,发现上面记录了郑和第四次下西洋的详细航线规划,以及与沿途各国的贸易往来情况,其中一段内容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永乐十三年十月,船队将抵达马林迪港,与当地国王会面,赠送瓷器和丝绸,换取象牙和犀角。此行另需探查当地是否有建文帝踪迹,若有消息,即刻回报。”

“原来郑和下西洋真的有寻找建文帝的任务!”郑海峰兴奋地说,“之前学术界一直对《明史》中‘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的记载有争议,这卷文书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程远却皱起眉头:“但文书中更多的内容是关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寻找建文帝只是其中一项任务。而且从郑和对待沿途各国的态度来看,他更注重的是建立友好关系,拓展朝贡贸易,而不是单纯的寻找建文帝。”

林珊点点头:“我同意程远的看法。从我们发掘的‘郑和布施碑’、补给清单和这卷文书来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寻找建文帝可能只是一个次要任务,甚至可能是后人附加的说法。”

就在他们讨论得热烈时,苏晓突然指着文书的最后一页说:“你们看这里,文书最后有郑和的签名,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人,洪武十三年入宫’。这进一步印证了《郑和家谱》中关于他身份的记载,解开了学术界对他籍贯和小字的争议!”

程远看着文书上的签名,心里满是感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关于郑和身份和下西洋目的的关键证据,填补了学术界的多项空白。这不仅是他们考古事业的重大突破,更是对郑和船队无数船员的告慰。

离开马船遗址那天,程远带领下潜组,在遗址上方的海面上举行了简单的祭奠仪式。他们将带来的白酒洒进海里,对着遗址的方向深深鞠躬,缅怀那些永远留在海底的船员。林珊手里握着那枚“月”字银簪,轻声说:“李阿福,月娘的名字,我们记住了,你的故事,我们会带回去,让更多人知道。”

“探海号”继续朝着马林迪港前进,海面风平浪静,阳光洒在甲板上,温暖而明亮。程远站在船首,手里拿着郑和的文书复制品,林珊站在他身边,两人相视一笑,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郑海峰走过来,拍了拍程远的肩膀:“肯尼亚的考古专家哈桑发来消息,他们在马林迪港附近发现了一片明代墓葬群,出土的瓷器碎片与我们带来的永乐瓷片完全一致,说不定就是郑和船队船员的墓葬!”

程远点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海平面:“那我们更要加快速度了。我们要找到那些船员的墓葬,发掘他们的故事,让郑和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传奇,更加完整,更加鲜活。”

林珊握住程远的手,轻声说:“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起面对。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有多辉煌,郑和船队的航海壮举有多伟大。”

苏晓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心里也充满了力量。她知道,这段考古之旅不仅让她学到了专业知识,更让她明白了考古的意义——不仅是发掘文物,更是传承历史,守护那些被遗忘的故事和精神。

“探海号”在海面上缓缓航行,朝着马林迪港的方向前进。船尾留下的航迹,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我是土匪,屋里全是公主女帝咋了人在诸天漂重生异界:命运的新起点僵约:他就是个该溜子!从斗罗娶冰雪女帝开始寒门国舅长生:时间长河在左,我在右剑着史诗仙尊重生:开局自废修为玄幻:神尊重生后疯批嫡女杀疯了,全家人跪着求原谅道侣,请再努力一点!系统无敌?我只想躺赢!我有999999999亿个词条我和妖精那些事儿镇世龙尊博物馆系统,万界资源任我取用斗罗之我的武魂让他们疯狂落魄神族老祖,率家族重返神界废物童养婿之逆袭归来武界修仙,我无敌于世妖猪传假的金丝雀的新书凌玉的核后传奇:系统与红颜肉身成圣,我是极道之王轮回之无敌主角系统穿成冤种后娘,我被三个反派崽崽娇宠了玄幻:悟性逆天,女帝跪求我拜师我有一个棺材铺少爷我很强逆天!开局签到第一天就无敌啦!混沌仙棺梁寒郡的日记ME兔我有系统,你们谁能打得过无敌摆烂仙修仙家族:灵石加成系统倾覆之塔人在西游开网吧,黑神话震惊众神丹道天赋为零?可我有气运加持啊狩猎仙魔九兽珠之我与神女的奇葩相遇使徒化从海贼开始奥特曼异界游霸体帝尊重生异世:他靠美貌成王称霸重生后我成了修仙界第一人气天骄恶魔公寓杀戮系统,绝世杀神神魄契约
暴风中文搜藏榜:重生之我为妖皇之子超级龙脉至尊九天神帝龙族:隐形守护者开局五辅加身我抱紧了媳妇的大腿废后难宠我杀死了自己刷新异界自断魔法之路的我只能依靠系统了请不到神的我只好自己成神荒古不灭诀莱蒙的神石领主咆哮听说陆先生暗恋我西游:从封神开始御斧开天从零开始造物主从山寨npc到大BOSS重生大燕,女帝悔哭了穿越后,我靠种田系统暴富了什么是快乐足球啊洛阳之子忠犬逆袭:鬼眼化妆师世界之下马小姐,本王咬定你了众神世界重建scp拯救世界氪金女仙修仙:我无限强化自身底蕴万古第一废材太古凌霄诀取酒苏尘陆岑音是什么小说我在剑的世界里屠神人道大圣陆叶全文完整版你惹通天干嘛,他徒弟多护犊子啊千面万象,心至何方喜欢养子,觉醒凤凰血脉后悔什么明九方霸道魔主的小娇夫共鸣塔血蹄盘龙异世故友趁女帝青涩,收养她做老婆玄幻:我就是三千道祖闪婚契约,国民影后捡回家史上最牛小强天衍邪神重生年代小福妻火辣辣反派:普天机缘,尽加吾身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诸天万界之大主宰希望城主考古浮海记讨封失败?没事,我能模拟重开!从F是ma开始修仙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代码与魔咒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逆袭传说:大妖王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灵修逆途乘风破浪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杀手重生之毒妃传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如意请我去修真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修仙吗?社死那种无题岁岁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手持天道穿越,点化苍生就可无敌【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收徒万倍返还师傅我超厉害风云际会:杨仪传山海少年遥碎月接骨道恒师星际来客!只有我不在卷的世界半藏神从一人开始闯荡诸天极武神荒道宗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