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探海号”返航的清晨,南海的海面平静得像一块上好的绸缎,朝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将海水染成一片熔金般的橘红色,连船舷上的金属栏杆都泛着温暖的光泽。程远站在甲板上,手里攥着一块从“甘润号”淡水桶上取下的铜片——铜片边缘虽有些氧化,却依旧能清晰看到“永乐六年工部造”的阴刻字迹,指尖拂过那些深浅不一的纹路,仿佛还能触到六百年前工匠们捶打铜料时留下的温度。

“在想什么呢?连豆浆都快凉了。”林珊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豆浆走过来,白色的瓷杯上印着小小的船锚图案,是她特意从泉州港带上来的。她将其中一杯递到程远手边,杯壁的温热透过指尖传来,驱散了清晨的微凉,“是不是还在惦记‘裕丰号’和‘甘润号’?”

程远接过豆浆,低头喝了一口,醇厚的豆香在口腔里蔓延。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海平面,“裕丰号”与“甘润号”的遗址早已消失在视野里,却像两颗种子,在他心里生了根:“倒不是惦记,就是觉得可惜——还有很多细节没来得及探查,比如‘裕丰号’船底暗舱里的草药,我们只来得及取样,还没来得及研究它们的保存方法;‘甘润号’的淡水桶内壁,那层釉质的配方也没完全弄明白。”

林珊靠在船舷上,顺着他的目光望向大海,海风拂起她的长发,发梢带着淡淡的海水气息:“没关系啊,我们还会回来的。陈馆长昨天发消息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对‘安济号’和‘裕丰号’的发现特别感兴趣,已经把它们列入了‘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备选名单,等特展结束,我们就能申请专项经费,再来南海做系统性发掘。”

两人正说着,甲板上传来“咚咚”的脚步声,郑海峰一瘸一拐地走过来,腿上的护膝已经换成了轻便的黑色运动护具,手里捧着一本翻得卷边的《西洋记通俗演义》,书页上还贴着不少彩色便利贴,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你们俩在这儿聊什么呢?我在船舱里都听见笑声了。”他凑过来,指着书里的一段文字,眼睛亮得像星星,“你们看这段!‘马船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专运马匹、货物,随宝船同行’——我查了《明实录》和《郑和家谱》,永乐五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从云南调了两百多匹战马,专门用来应对沿途的海盗,这些马肯定需要马船运输!咱们下次来南海,就去满刺加附近的海域找,那里是郑和船队的重要中转站,马船说不定就沉在那片海域!”

程远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想起他受伤时还躺在医务室里研究史料,心里一阵温暖。他拍了拍郑海峰的肩膀,笑着说:“好,下次来咱们就找马船。不过你得先把腿养好,医生说了,至少还得养两个月才能完全恢复,不然下潜的时候我可不让你去——我可不想再把你从海底抬上来一次。”

郑海峰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把书抱在怀里:“放心!我肯定好好养伤!对了,林珊,你整理的‘船医日志’怎么样了?里面有没有提到船员怎么照顾战马?要是能找到马医的记录,对研究马船也有帮助!”

林珊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我已经把日志里的内容整理成表格了,里面提到船员有专门的‘牧马区’,还会用薄荷和艾草混合制成驱虫药,涂在马身上防止蚊虫叮咬。不过没提到马船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找到马船遗址才能有更多发现。”

返航的途中,“探海号”上的气氛格外轻松,却没有一个人闲着。林珊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除了整理“船医日志”,还根据日志里的配方,尝试用薄荷、艾草、黄连等草药煮水。第一次煮出来的薄荷水带着淡淡的清香,喝起来清爽提神,很快就成了船员们最喜欢的饮品;用艾草煮的水则被她装在喷壶里,喷在文物舱的角落,既能驱虫,又能去除海水带来的潮气。

程远和郑海峰则负责整理粮船与水船的发掘资料。他们将“裕丰号”的《船用粮簿》与“甘润号”的淡水桶铭文一一对应,发现郑和船队的后勤补给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划——每艘粮船可载粮二万石,其中大米一万二千石、小麦六千石、豆类二千石,刚好能满足一千名船员三个月的口粮;每艘水船可储水两千桶,每桶五十升,足够一千人两个月的饮用和生活用水。而整个郑和船队共有两万七千四百一十一人,按照这个标准,需要十五艘粮船和二十艘水船配套,这与《西洋记通俗演义》里“粮船二百四十号,水船若干,共辅宝船”的记载完全吻合。

“你看这里,”程远指着《船用粮簿》里的一行记录,对郑海峰说,“‘永乐六年六月初十,于古里港补给豆类一千石,剩余粮食可续航三月’,旁边还有个小注,写着‘豆类需与大米混合蒸煮,防船员腹胀’——说明船队不仅计算精准,还很注重船员的饮食健康。再看‘甘润号’的淡水桶铭文,每只桶上都刻着‘每十日清洗一次,防止水垢堵塞’,可见当时的船员对淡水储存也有严格的管理规范。”

郑海峰趴在桌子上,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看着资料,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批注:“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郑和船队能远航三年不泊岸——完善的后勤体系和严格的管理规范,是他们成功的关键。要是能找到马船,咱们就能还原郑和船队‘宝船、战座船、粮船、水船、马船’五种船型的完整编制了!”

航行到第三天下午,林珊突然从实验室里跑出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喜:“程远!郑海峰!渔政传来好消息了!‘海狼帮’的仓库已经被彻底清查,共追回文物三百二十六件,其中有一件宋代的青花梅瓶,还有咱们在‘安济号’丢失的青铜炮零件!国际刑警还抓住了‘海狼帮’的帮主,据说他手里还藏着十几本明代的航海日志,现在已经被没收,准备送回国内的博物馆!”

“太好了!”郑海峰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差点忘了腿上的伤,疼得他龇牙咧嘴,却依旧笑得开心,“这些文物终于能回家了!等特展的时候,咱们把‘安济号’的青铜炮零件拼起来,再配上‘裕丰号’的《船用粮簿》和‘甘润号’的淡水桶,让观众们直观地看看当年郑和船队的武器、粮食和淡水补给体系有多完善!”

程远也松了口气,之前一直担心“海狼帮”会报复,现在终于可以彻底放心了。他看着林珊兴奋的样子,突然想起在“裕丰号”暗舱里的场景——当时一个盗墓者举着液压钳朝林珊砸过去,幸好郑海峰及时冲上去挡在她前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那一刻,他突然觉得,他们之间的友谊,就像郑和船队的五种船型一样,缺一不可。

返航的第五天,“探海号”终于抵达泉州港。港口早已聚集了不少记者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红色的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探海号’考古队凯旋”,远远就能看见陈馆长穿着藏青色的中山装,带着一群人在码头等候。看到程远他们走下船,陈馆长立刻迎了上来,紧紧握住程远的手:“辛苦你们了!这次‘安济号’和‘裕丰号’的发现,可是填补了郑和船队后勤体系研究的空白啊!国内的考古界都在等着你们的成果呢!”

“陈馆长,这是‘裕丰号’的《船用粮簿》原件、‘甘润号’的淡水桶铭文拓片,还有这本‘船医日志’。”程远小心翼翼地将装着文物的恒温箱递给陈馆长,“这些资料能很好地印证《西洋记通俗演义》和《瀛涯胜览》的记载,对即将举办的‘郑和船队船型体系特展’应该会有很大帮助。”

陈馆长接过恒温箱,激动得手都在抖,他打开箱子,仔细看着里面的文物,嘴里不住地赞叹:“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有了这些实物证据,咱们的特展就能更全面、更生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下个月就会来中国,先去南京宝船厂遗址考察,然后再到泉州港,到时候咱们一起给他们介绍这些重要发现。”

接下来的一个月,考古队投入到紧张的特展筹备工作中。程远负责文物的摆放设计,他将“安济号”的青石碑放在展厅的入口处,石碑上“永乐五年,造二千料战座船‘安济号’”的字样格外醒目,旁边放着南京宝船厂遗址出土的船板残片,让观众一进门就能感受到郑和船队的宏伟规模;往里走,是“裕丰号”的展区,《船用粮簿》被放在恒温展柜里,旁边陈列着从“裕丰号”发掘出的谷物残粒和草药标本,展柜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粮船运粮的动画;再往里,是“甘润号”的展区,十几个铜制淡水桶整齐地排列着,桶身上的“永乐六年工部造”字样在灯光下泛着光,旁边的互动屏幕上,观众可以亲手“体验”古代船员如何清洗淡水桶、储存淡水。

林珊则负责讲解词的撰写,她将“船医日志”里的有趣故事写进讲解词,比如“船员因长期在海上航行,关节疼痛,船医用艾草热敷缓解”“有船员误食变质的粮食,腹泻不止,船医用黄连和甘草煎药,三天就治好了”,这些生动的细节让枯燥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她还特意邀请了几位中医专家,根据“船医日志”里的配方,制作了一些草药标本,放在展柜里,让观众能近距离观察这些古代航海常用的草药。

郑海峰虽然腿还没完全恢复,却也没闲着,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博物馆,帮忙整理文物、调试设备。他还为特展设计了一个VR互动环节——观众戴上VR眼镜,就能“置身”于六百年前的“裕丰号”粮船上,看到船员们如何搬运粮食、记录粮簿,还能“体验”水船船员如何汲取淡水、储存淡水,这个环节成了特展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特展开幕那天,泉州博物馆里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历史学者和普通观众挤满了展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站在“安济号”的青石碑前,仔细听着程远的介绍,不时点头称赞。当他们看到“裕丰号”的《船用粮簿》时,更是忍不住惊叹:“这些细节太珍贵了!没想到六百年前的中国航海者就有如此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这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

程远、郑海峰和林珊站在展厅的角落,看着观众们认真听讲解、驻足观看文物的样子,心里满是成就感。林珊轻声说:“你看,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沉睡了六百年的历史,终于被更多人看到了。说不定以后会有更多年轻人因为这个特展,爱上海洋考古,愿意来守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程远点点头,目光望向展厅里的“甘润号”铜制淡水桶,桶身上的水波纹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他想起在南海的那些日子——第一次发现“安济号”时的激动,找到林新宇时的庆幸,郑海峰受伤时的担忧,还有与“海狼帮”周旋时的紧张,所有的情绪都化作此刻的温暖。他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们不仅找到了文物,更找到了那些被时光掩埋的故事,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特展结束后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将“安济号”战座船遗址、“裕丰号”粮船遗址、“甘润号”水船遗址与南京宝船厂遗址、泉州港遗址共同纳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消息传来那天,程远、郑海峰和林珊又来到泉州港,站在码头边,看着远处的大海,仿佛能看到“探海号”在海面上航行的身影,能看到六百年前郑和船队的宝船扬帆远航的壮观景象。

“咱们什么时候再回南海?”郑海峰望着大海,眼里满是期待,他的腿已经完全恢复,又能像以前一样灵活地跑跳了,“我已经查了很多资料,满刺加附近的海域有不少疑似马船的信号,咱们下次去,一定能找到马船遗址!”

程远笑着说:“等过完年,咱们就申请出海。陈馆长已经答应帮咱们申请专项经费,到时候咱们可以组建一个更大的考古队,不仅要找马船,还要对‘安济号’‘裕丰号’‘甘润号’做更深入的发掘,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关于郑和船队的秘密。”

林珊靠在程远身边,手里拿着一块从“裕丰号”带回的谷物残粒,轻声说:“不管去哪里,咱们都一起。就像六百年前的郑和船队一样,团结在一起,就能克服所有困难,找到那些被遗忘的辉煌。”

海风拂过,带着海水的咸腥味,远处的海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发出清脆的叫声,仿佛在为他们送行。程远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在这片辽阔的南海之下,还有无数的沉船遗址等着他们去发现,还有无数的历史故事等着他们去讲述。而他们,会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考古事业的热爱,对彼此的信任,坚定地走下去,让更多沉睡在海底的文化遗产,重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海洋文明,曾经如此璀璨,如此辉煌。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我是土匪,屋里全是公主女帝咋了人在诸天漂重生异界:命运的新起点僵约:他就是个该溜子!从斗罗娶冰雪女帝开始寒门国舅长生:时间长河在左,我在右剑着史诗仙尊重生:开局自废修为玄幻:神尊重生后疯批嫡女杀疯了,全家人跪着求原谅道侣,请再努力一点!系统无敌?我只想躺赢!我有999999999亿个词条我和妖精那些事儿镇世龙尊博物馆系统,万界资源任我取用斗罗之我的武魂让他们疯狂落魄神族老祖,率家族重返神界废物童养婿之逆袭归来武界修仙,我无敌于世妖猪传假的金丝雀的新书凌玉的核后传奇:系统与红颜肉身成圣,我是极道之王轮回之无敌主角系统穿成冤种后娘,我被三个反派崽崽娇宠了玄幻:悟性逆天,女帝跪求我拜师我有一个棺材铺少爷我很强逆天!开局签到第一天就无敌啦!混沌仙棺梁寒郡的日记ME兔我有系统,你们谁能打得过无敌摆烂仙修仙家族:灵石加成系统倾覆之塔人在西游开网吧,黑神话震惊众神丹道天赋为零?可我有气运加持啊狩猎仙魔九兽珠之我与神女的奇葩相遇使徒化从海贼开始奥特曼异界游霸体帝尊重生异世:他靠美貌成王称霸重生后我成了修仙界第一人气天骄恶魔公寓杀戮系统,绝世杀神神魄契约
暴风中文搜藏榜:重生之我为妖皇之子超级龙脉至尊九天神帝龙族:隐形守护者开局五辅加身我抱紧了媳妇的大腿废后难宠我杀死了自己刷新异界自断魔法之路的我只能依靠系统了请不到神的我只好自己成神荒古不灭诀莱蒙的神石领主咆哮听说陆先生暗恋我西游:从封神开始御斧开天从零开始造物主从山寨npc到大BOSS重生大燕,女帝悔哭了穿越后,我靠种田系统暴富了什么是快乐足球啊洛阳之子忠犬逆袭:鬼眼化妆师世界之下马小姐,本王咬定你了众神世界重建scp拯救世界氪金女仙修仙:我无限强化自身底蕴万古第一废材太古凌霄诀取酒苏尘陆岑音是什么小说我在剑的世界里屠神人道大圣陆叶全文完整版你惹通天干嘛,他徒弟多护犊子啊千面万象,心至何方喜欢养子,觉醒凤凰血脉后悔什么明九方霸道魔主的小娇夫共鸣塔血蹄盘龙异世故友趁女帝青涩,收养她做老婆玄幻:我就是三千道祖闪婚契约,国民影后捡回家史上最牛小强天衍邪神重生年代小福妻火辣辣反派:普天机缘,尽加吾身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签到玄天,我成了万界守护者本心即可入宗选择水灵根,总跟师姐们鬼混特工世子妃:战神黑化宠翻天囚禁我的魔主天天想喂我玄灵异界主宰收徒,我,咸鱼师尊,徒弟皆逆天凡尘神只剑狱苍穹:杨玄御兽:我的合成不科学逆潮之主玄幻:我的情绪银行满级帝女归来,开局觉醒昆仑灵最强系统传承萧凛:禹洲问道纪诸天万界之大主宰希望城主考古浮海记讨封失败?没事,我能模拟重开!从F是ma开始修仙分身互相传功,我只管破境!以身为狱:炼化万物,镇压诸天代码与魔咒变身猫娘,被萝莉控领主收养逆袭传说:大妖王天道严选,开局契约五个夫郎贴地武夫,谁教他炼剑起飞的?全家皆大佬,团宠小凤凰撩遍绝色开局核聚变词条,圣女要吸干我?灵修逆途乘风破浪攻略仙尊报错后我改嫁天道之子杀手重生之毒妃传仙君,您的坟我挖错了!剑傲川灵如意请我去修真原始人?不!我将进化为帝!全职业满级的我怎么是个牧师萝莉修仙吗?社死那种无题岁岁小不点的新书灵荒纪元手持天道穿越,点化苍生就可无敌【凤临墨庭】我的灵根是混沌!收徒万倍返还师傅我超厉害风云际会:杨仪传山海少年遥碎月接骨道恒师星际来客!只有我不在卷的世界半藏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