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藏书阁顶层,万籁俱寂。
云逸缓缓睁开双眼,眸中倒映着窗外稀疏的星辰。他并没有立即起身,而是静静地躺在床上,识海中已经开始推演今日的星轨运行。
寅时三刻,岁星过东南,其力温和,当助新叶生长;辰时初,北斗天权星力最盛,或可增强星璇点的感应能力;午时日力太强,需让小家伙休息......
这一套星轨预读的功课,已经成为他每日必修的晨课。当东方泛起第一缕鱼肚白时,他已经对今日的星力潮汐了如指掌。
他披衣起身,缓步走到窗边。那株被称作小星星的灵植在晨光中静静伫立,叶片上的星璇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还在沉睡。云逸没有急着开始观测,只是静静地站在窗前,感受着它与黎明一同苏醒的生命韵律。
直到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他才不慌不忙地拿起记录玉简。为期十息的晨间观测正式开始。他的目光专注而锐利,神识细致地捕捉着在阳光渐强的背景下,星璇点对最后一缕星辰之力的微妙反应。
岁星星力引导下的灵韵活跃度提升百分之三,与预判一致。他满意地点点头,在玉简旁的一张兽皮纸上画下一个特殊的符号。这张纸上已经布满了各种只有他才能完全理解的符号和曲线,那是他正在绘制的星象-灵植关联图谱。
晨光渐亮,云逸开始了上午的研究工作。他在窗边的矮几前坐下,面前摊开着《星宿启灵录》、《草木星源杂谈》等古籍。绘制关联图谱的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
《星宿启灵录》卷三说荧惑守心,草木焦躁......云逸低声念诵着,眉头微蹙,可是上个月荧惑接近心宿时,星璇点虽然能量带灼热,却并未紊乱,反而转化效率提升了......
他在兽皮纸上一栏下仔细标注存疑,待进一步观测。
另一本散修游记中提到彗星扫过,灵植萎靡,可前些时日彗星路过时,星璇点反而异常活跃。云逸在这条记载旁画了个叉,备注道:此论片面,星璇灵植具特殊适应性。
每一个被验证或证伪的关联,都让他对小星星的了解更深一分。但更多的时候,他遇到的是古籍记载模糊不清,或者观测数据不足以得出结论的情况。这时他就会将问题记录下来,列入后续的重点观测计划。
这个过程就像在进行一个庞大而迷人的解谜游戏,对手是浩瀚的星空和神奇的生命。云逸完全沉浸其中,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凝神思索,连窗外渐高的日头都浑然不觉。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云逸结束了文献研究,开始今日最具挑战性的环节——星力引导尝试。
他小心翼翼地从储物袋中取出几样材料:闪烁着微光的星辰沙、研磨细致的导星银粉末、还有几片刻着微型符文的玉片。这些都是他前些日子让苏小婉从宗门库房来的——当然,是以研究新型照明阵法为由。
在窗台边缘,他避开小星星的根系区域,开始布置一个只有巴掌大小的微缩星力聚焦阵列。这个阵法的作用不是强行灌注星力,而是像一套精密的透镜,将自然界中弥散的星力更集中、更纯净地引导向星璇点。
布置完毕,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凝聚起一丝微不可察的灵力,轻轻点在主控玉片上。
阵法被激活,发出几乎肉眼可见的微光。云逸全神贯注地感受着阵法引动的星力流向。他像调试乐器的琴师,极其缓慢地调整着其他玉片的角度和灵力量。
每一次微调,他都立即将神识聚焦在星璇点上,观察其能量场的每一丝变化。
聚焦范围偏左......能量场边缘出现扰动......他喃喃自语,迅速将引导中心回调。
强度过高,星璇点的明灭周期加快,这是不适的信号......他立即降低输出功率。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细控制。快一点、猛一点,都可能对娇嫩的星璇点造成损伤。云逸的精神高度集中,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若让外人看到,定难相信这位平日懒散的师兄会有如此专注的一面。
经过整整一个时辰的反复调试,他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在他的引导下,一缕比自然状态下精纯三成的岁星星力,如同被无形漏斗汇聚的涓流,温和地笼罩着星璇点。
效果立竿见影。
星璇点的光芒变得明亮而稳定,内部能量流转加快,与引导来的岁星星力形成和谐共鸣。云逸甚至能到一种极其细微却充满愉悦感的,那是星璇点在高效吸收能量时发出的灵韵波动。
成功了!云逸眼中闪过欣喜,但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放松,维持着这个最佳状态,直到岁星星力的活跃期自然过去。
撤去阵法,他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记录玉简上又添了一组宝贵数据:成功实现定向星力引导,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灵植反应良好。
这证明,通过创造适宜的星力微环境,确实能促进小星星的成长。这为他后续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傍晚时分,夕阳将天边染成绚丽的锦缎。云逸泡上一壶清茶,开始了每日的韵律整合。
他将一天中获得的所有信息——星轨预读、观测数据、古籍心得、引导参数——在脑海中一一过目,尝试将这些看似独立的点连接成线,编织成网。
北斗主韵律,奠定生长基调,如同乐曲的节拍;岁星、荧惑等辅星构成副韵律,影响特定功能,如同不同声部;星璇点自身则是敏感的传感器和调节器,如同技艺高超的独奏者......
一个多层次、复合的星辉韵律模型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这个模型远比最初的星力灌溉要精妙得多,却也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小星星与周天星斗之间神秘而和谐的联系。
当最后一抹晚霞被夜幕吞噬,璀璨的星河再现天穹时,云逸进入了最后阶段——星空下的冥想。
他熄灭灯盏,让藏书阁完全融入黑暗,只有星辉提供着微弱而神圣的光明。
盘膝坐在窗边,他缓缓闭上眼睛,放开所有主动探查,停止一切分析思考。只是调整呼吸,让它变得深长而平稳。
心神渐渐沉静,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他首先感受到青云山脉厚重的地脉气息,接着是万卷书册沉淀的文华墨香,最后是最清晰的——小星星平稳而深邃的灵韵波动。
他将心神频率慢慢贴近那波动,去感受其中与周天星斗同源的古老韵律。
在物我两忘的冥想中,奇妙的变化发生了。
他感觉脱离了肉身束缚,神识化作一缕轻风,悠然地上升,直至融入无垠星海。在他的感知里,星辰不再是遥远的光点,而是一条条流淌着磅礴能量的浩瀚河流。金星之河炽热,木星之河温和,水星之河灵动......无数星辰之河在宇宙中交汇流淌,演奏着无声却壮丽的乐章。
而窗台上的小星星,在他感知中如同这星辰之河在人间的一个精致端口,以其独特的生命形态汲取着星河养分,又以自身的灵韵波动微弱而真实地回应着星空。
一种难以言喻的宏大感、连接感,以及由此带来的极致宁静与愉悦,充斥着他的身心。这不是修为的增长,而是精神层面的洗礼和升华。在这种状态下,他仿佛触摸到了某种宇宙的本源。
不知过了多久,云逸缓缓睁眼,眸中深邃如星空,倒映着窗外璀璨。他轻轻呼气,气息中仿佛都带着星辉的味道。
恰在此时,楼梯口传来脚步声。李清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表情。
长老,南疆消息。各方势力已将那魔意暂时封印,风波平息,大部分人马都已撤离。只是万毒沼泽深处已成禁地,无人敢深入。
云逸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星辉下仿佛自身发光的小星星上,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轻敲,还在回味刚才感受到的星空韵律。闻言头也不回,语气平淡如常:
哦,知道了。没事别去凑热闹就行。
李清风看着云逸完全沉浸在自身世界的模样,尤其是那模拟星力波动的手指,心中了然。他恭敬一礼,悄无声息地退下。
阁内重归寂静。
云逸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在星辉沐浴下静谧生长、星璇点随星河流转而明灭呼吸的小星星,缓缓伸手虚悬其上,用心感受那与星空同频的、永恒的生命韵律。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他低声吟诵着不知从哪本古籍上看来的句子,只觉得这寥寥数字,精准地道出了他此刻的心境。在这方寸之地,通过一株小小的灵植,他窥见了宇宙的壮阔与精妙。
他的退休生活,因这星辉的韵律,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在这里,他不仅是追求安逸的退休者、严谨的研究者,更是星空下的诗人、宇宙乐章的聆听者。
这,就是独属于云逸的、极致浪漫的咸鱼之道。
夜色渐深,星河在天幕上缓缓流转。云逸依旧站在窗前,与他的小星星一同沐浴在星辉之中,仿佛要与这永恒的韵律合而为一。
在这个平凡的夜晚,在青云宗藏书阁的顶层,一场人与星空的对话正在静默中进行。没有华丽的法术,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颗虔诚的心,在星辉的韵律中,探寻着天地至理。
而这一切,都隐藏在一个看似普通的杂役弟子日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