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岁岁扶着母亲卫氏的手臂,迎着满殿汇聚而来的各色目光,步履从容,姿态优雅地缓缓而行。因宫宴尚未正式开始,众人皆未入席,多是站立寒暄,故而她们需先至主位前向皇后及诸位嫔妃见礼。
所过之处,窃窃私语声悄然响起,诸多原本在与旁人交谈的世家少爷、小姐,乃至一些勋贵老爷、夫人,皆不由自主地扭过头,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梁岁岁身上,欲一睹这位近来声名鹊起、更引得两位皇子关注的梁家嫡女真容。
但见那少女一身樱草色宫装,衬得肌肤莹白胜雪,身姿窈窕,步履间裙裾微漾,如弱柳扶风。她梳着精致的朝云近香髻,簪着赤金点翠步摇,行走间流苏轻晃,熠熠生辉。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张脸,眉不描而黛,唇不点而朱,一双明眸清澈如水,顾盼间灵韵天生,唇角噙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明媚娇艳,宛若春日枝头最绚烂的海棠,瞬间将这满殿的珠光宝气都比了下去。
更难得的是,她面对如此多的注视,竟无半分怯场与慌乱,亦不曾东张西望,失了礼数,只安然跟随在母亲身侧,那份从容气度,仿佛天生便该是这般众星拱月。
在引路嬷嬷的指引下,卫氏与梁岁岁径直来到端坐主位的皇后以及下首的贤妃、林贵妃等高位嫔妃面前。
梁岁岁松开母亲的手,与卫氏一同,依着宫中礼制,盈盈拜下,声音清越悦耳,如玉石相击:
“臣妇(臣女)梁卫氏(梁岁岁),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参见贤妃娘娘,林贵妃娘娘,诸位娘娘。”
她行礼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地符合规制,甚至比宫中一些常年生活的公主、郡主还要标准规范,挑不出一丝错处。那份优雅与从容,仿佛已刻入骨血。
皇后端坐凤座,脸上带着母仪天下的雍容笑容,目光却如同最精细的尺子,将梁岁岁从头到脚细细打量了一遍。贤妃亦是如此,笑容温婉,眼底却藏着审视。就连一旁性子相对恬淡的林贵妃,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
这梁家女的外在风姿,竟是远远超出了她们的预期!原以为不过是略有姿色,加之梁家势大,才引得皇子青睐。如今亲眼所见,方知此女容色之盛,气度之佳,实属罕见。那份明媚灵动与沉稳从容交织的气质,更是独一份。
皇后心中念头急转,面上笑容却愈发和煦,亲自虚扶了一下,声音温和:“梁夫人,梁小姐快快请起。不必多礼。”她目光落在梁岁岁身上,带着赞赏,“早闻梁尚书家的千金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贤妃也笑着接口,语气亲切:“是啊,瞧这通身的气派,真是招人喜欢。岁岁是吧?初次入宫,可还习惯?莫要拘束才是。”
林贵妃则只是温婉地笑着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纯粹的好奇与欣赏,并未多言。
太子皇甫琛站在皇后身侧不远处,目光落在梁岁岁身上,眼中惊艳之色更浓,他适时地上前半步,语气温和地开口:“梁夫人,梁小姐。”算是打了招呼,态度亲切又不失储君身份。
三皇子皇甫珏亦在不远处,见状也含笑点头示意。
皇后与贤妃更是借着由头,与卫氏和梁岁岁亲切地交谈了几句,询问些家常琐事,看似关怀,实则仍在不动声色地观察、试探。
然而,这一幕落在另一侧的沈家母女眼中,却显得格外刺眼。
方才皇后与贤妃对她们亦是热情有加,言语间多有夸赞沈静瑶之处,俨然是全场瞩目的焦点。可自梁岁岁进来后,那份聚焦在她们身上的“热情”仿佛瞬间被分走了一半,皇后与贤妃的注意力,明显更多地投向了那对梁家母女。
沈静瑶依旧维持着清冷高贵的姿态,唇角带着得体的浅笑,但袖中纤指却微微收紧。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原本落在自己身上,带着欣赏、羡慕甚至嫉妒的目光,此刻正大量地流向那个樱草色的身影。那种被比下去的感觉,如同细密的针,扎得她心头很不舒服。
沈夫人脸上虽然也带着笑,与周遭命妇应酬,但眼神也冷了几分。梁家女的风头,未免太盛了些!
梁岁岁却仿佛浑然不觉自己已成为漩涡的中心,她应对着皇后、贤妃乃至太子的问话,言辞得体,态度恭谨又不卑不亢,将一位初次入宫、有些羞涩又努力保持镇定的大家闺秀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宫宴尚未开始,暗中的较量却已悄然升温。而梁岁岁这朵娇艳的“富贵花”,在这权力的中心,初绽锋芒,便已吸引了所有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