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的破局之策,如同在北疆这盘死棋中投下了一枚活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命令传达到沿海市舶司及各大匠作营的当日,整个北疆的战争机器,以一种不同于战场厮杀,却同样紧张激烈的姿态,高速运转起来。
胶州湾,北疆最重要的港口。往日里这里虽有商船往来,但终究规模有限。如今,码头上却是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平北王府的命令已下:凡运载粮食、军需原料前来贸易的海船,不仅关税减半,更可优先靠泊、卸货,并由市舶司作保,结算迅捷。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本还在观望的朝鲜商人、东南沿海敢于冒险的豪商,乃至几艘挂着异域旗帜的南洋货船,纷纷鼓起风帆,驶向这片突然变得“慷慨”的海域。
港口一侧,由北疆水师改制、扩建的“靖海营”战舰已然升火起锚,它们将承担起护航与巡逻的双重任务,既要保护这些宝贵的“生命线”免受海盗乃至不明势力袭击,也要警惕可能来自南方水师的“盘查”与刁难。
码头上,新任命的“非常状态物资转运使”韩承正带着属下,顶着海风,声嘶力竭地指挥着民夫卸货、清点、入库。一袋袋稻米、小麦从船舱中扛出,一桶桶硝石、硫磺被小心翼翼地运往附近的秘密仓库,一捆捆来自南方的优质铁料在阳光下闪烁着幽光。
“快!都快些!王爷有令,所有物资,登记造册后,立刻按计划分拨各地!一粒粮食,一斤铁料,都不能耽搁!”韩承的声音已经沙哑,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些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来的物资,正是北疆能否熬过这个严冬的关键。
然而,危机总与机遇并存。数日后,一艘前往朝鲜贸易的北疆商船在归航途中,于外海遭遇不明身份舰船的袭击,虽在靖海营及时赶到后击退了敌人,但商船受损,一名押船的王府吏员殉职,部分货物沉入大海。消息传回,林枫震怒,下令靖海营扩大巡逻范围,对任何敢于靠近北疆航线的不明船只,有权先行攻击!海上的博弈,从一开始就带着血腥味。
陆地上的“内部挖潜”与经济手段,也初见成效。王府发行的“北疆军需债”,凭借着林枫多年来积累的崇高威望和明确可靠的偿还承诺(主要以未来盐引、茶引为抵押),竟在北疆境内被踊跃认购,不仅富商士绅,许多普通百姓也拿出积攒的银钱,换取那一张薄薄的债票,这既是投资,更是一种对平北王、对北疆未来的信任投票。各地的匠作营在获得新的原料和资金支持后,全力开工,叮叮当当的锤打声日夜不息。
……
与此同时,京城,暗流更加汹涌。
徐子凡接到了林枫的密信后,精神大振。他立刻行动起来,利用之前建立起来的人脉,开始有针对性地散播消息。他没有直接攻击王振,而是将王振下令截留北疆军需,导致边关将士可能面临缺粮断饷困境的事实,通过各种“不经意”的渠道,透露给了一些尚存良知的官员、清流御史,以及在京的边镇旧将。
很快,一些不同于王振掌控主流声音的奏疏,开始零零星星地出现在通政司。有御史以“风闻”为名,上书直言“边关乃国家屏障,岂可因私怨而断其粮饷,若激起兵变,或致关防有失,则悔之晚矣”;有兵部的中下层官员,在私下议论中表达了对北疆同僚的同情;甚至几位早已致仕的老将,也托人递话给仍在朝中的门生故旧,提醒“临阵断粮,乃兵家大忌,非人臣所为”。
这些声音虽然微弱,还无法动摇王振的根基,却像一根根细刺,扎在他试图营造的“铁板一块”的舆论场上,让他感到极其不适。更让他恼火的是,商辂似乎也在利用为太子讲学的机会,隐隐向太子灌输“为君者当保全功臣”、“边镇安稳则社稷安”的道理。
王振的反应更为酷烈。他一方面指使吴清源等人加大攻击力度,污蔑林枫发行“军需债”是“盘剥百姓”、“蓄养私兵”,甚至暗示其有“效仿汉末州牧”之心;另一方面,则加强对东宫和商辂的监视,同时严令宣府、大同的镇守太监,加强对陆路通道的封锁,甚至派出手下番子,试图渗透、破坏北疆刚刚建立起的海上贸易线。
司礼监值房内,王振对着心腹发出阴冷的指令:“告诉我们在东南的人,给咱家盯紧了那些往北疆运粮的商船!找机会,能扣就扣,能毁就毁!还有,让水师那边找个借口,在海上‘误击’几艘北疆的船!咱家倒要看看,是他林枫的骨头硬,还是咱家的手段狠!”
……
草原,瓦剌王庭。
太师也先的桌案上,摆放着几份来自不同渠道的情报。有关于北疆海上贸易日渐兴盛的,有关于明朝内部围绕北疆补给争论不休的,也有细作冒死传回的、关于北疆内部实施配给制和发行军需债的消息。
也先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这个林枫,果然不是寻常人物。王振断了他的陆路,他便另辟海路,还能让境内百姓出钱支持……有意思。”
他看向帐下几名心腹将领和谋士:“你们怎么看?”
一名老成持重的将领沉声道:“太师,林枫越是不凡,对我们威胁越大。如今明朝内部不和,正是我们一举南下,重现祖上荣光的大好时机!应趁其立足未稳,粮草不济,发兵猛攻!”
也先却缓缓摇头:“猛攻?巴特尔的前车之鉴犹在。林枫的神策军战力强悍,据城而守,我们纵然能胜,也要付出惨重代价。更何况,明朝内部虽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们若倾力南下,其他方向的明军未必不会来援。”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狐狸般的狡黠:“让他们自己内斗,岂不更好?王振想借我们的刀杀人,我们何不坐山观虎斗?传令下去,各部继续休养生息,同时,加大对北疆的经济封锁……别忘了,我们在海上,也有一些‘朋友’。”
他意指的,是那些活跃在东亚海域的倭寇、海盗,以及一些与瓦剌有着隐秘贸易往来的海上势力。也先打算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给明朝内部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则通过暗中支持海盗等方式,骚扰、破坏北疆的生命线,让林枫和王振斗得更久,更狠,直到两败俱伤。
……
平北王府,林枫接到了海上商船遇袭以及京城徐子凡传来的、关于王振可能进一步破坏海路的密报。他站在地图前,目光久久凝视着那片蔚蓝色的广阔区域。
“王爷,海上风险日增,是否暂缓贸易?”孙世安建议道。
“不。”林枫断然否定,“海上通道,关乎北疆存亡,绝不能因噎废食。传令靖海营,增派战舰,组建护航编队,对重要商船实行武装护送!同时,悬赏重金,招募熟悉海况、勇于任事的水手和船长,扩大我们自己的运输船队!”
他目光锐利,仿佛已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了更远的未来:“王振想困死我们,也先想坐收渔利……这盘棋,才刚刚开始。他们要斗,本王就陪他们斗到底!告诉韩承,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海上通道,必须畅通!”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将我们发行军需债、百姓踊跃支持的盛况,以及海上贸易的初步成效,也写成简报,让子凡在京城适当散播。我们要让天下人看到,北疆,困不死,压不垮!”
一场围绕后勤补给、舆论导向和外部环境的全方位、立体式的博弈,在陆地、海洋与朝堂之间,激烈地展开。林枫以非凡的魄力和前瞻的布局,对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北疆的命运,在惊涛骇浪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