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京城紧锣密鼓地推行禁烟新政之际,来自倭岛的快船终于带回了谢云昭的回信。
信中,谢云昭先是禀明了倭岛近况,石见银山开采顺利,已初步建立起统治秩序,周边的大名在高压政策下皆表面臣服。随后,他以极其后怕和愤怒的语气,回应了关于“福寿膏”的紧急指令。
“……接王爷金牌令箭及秦公子警示,末将惊出一身冷汗!即刻彻查全军,幸未发现沾染者收缴的膏体,已遵令尽数毁,扬灰入海!末将已传令三军,凡私藏、吸食此物者,立斩不赦,并累及直属上官!”
信中还提到,他根据杨映溪的提醒,果然在后续清剿负隅顽抗的倭人势力时,发现了对方试图利用女色和疑似掺入毒物的酒水来麻痹、引诱大虞士兵的迹象,所幸防范严密,未能得逞。
“……倭奴果然狼子野心,阴险狡诈!幸亏来之前,秦公子早有预警,末将才没有被引诱!现已加强军纪管控,严禁士兵私下接触倭人及不明来源之物。所有缴获之可疑物品,一律销毁。王爷与秦公子放心,云昭必守好银山,绝不让此毒物侵蚀我大虞将士分毫!”
谢云昭的回信,让三人彻底放下了对倭岛军队的担忧,同时也更加印证了杨映溪对鸦片危害及其背后阴谋判断的精准与前瞻。
这场跨越重洋的危机,因她的警觉而得以避免,她在二人心中的分量,无疑又重了几分。
“泥哇国那边,使者已经招认,献上此物,确实是受其国内某些与大虞海商有利益冲突的权贵指使,意图以此物腐蚀我大虞上层,破坏海贸,甚至……若有可能,引发内乱。”崔佑璋继续汇报,眼中寒光闪烁,“其心可诛!”
“看来,我们的水师,是时候去泥哇国的海岸‘友好访问’一下了。”萧墨玄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要让所有人知道,对我大虞行此龌龊手段,必要付出惨痛代价!”
杨映溪对此并无异议。对于这种意图用毒品亡人国族的行径,必须以牙还牙,以最强硬的态度回击,才能震慑其他潜在的效仿者。
“王爷,崔大人,”杨映溪开口道,“京城此番雷霆行动,固然能暂时遏制此物的蔓延,但要想根除,还需长久之计。
“你有何想法?”萧墨玄问道。
“我认为,当务之急有三。”杨映溪条理清晰地说道,
“一,立法。必须将《禁绝福寿膏令》细化,并提升至《大虞律》的高度,明确种植、制作、贩卖、吸食等各环节的严厉刑罚。
严厉禁止私人种植罂粟,官方种植也必须上报明确数目和用途!
如王爷所言,使其成为世代传承、不可动摇的国策基石。”
“二,教化。不能仅仅依靠严刑峻法。要利用邸报、告示、甚至组织宣讲,将‘福禄膏也就是鸦片膏’的危害,用最直观、最通俗的方式,告知天下百姓。要让所有人都明白,此物沾之即死,碰之即亡,是断子绝孙的祸害!要从思想上,建立起坚固的防线。”
她想起前世那些触目惊心的宣传画和案例,补充道:“可以将此次查获的一些重度成瘾者的惨状,以图画或文字的形式公之于众,以儆效尤。”
“三,断源。除了严厉打击境内的流通,更要严控海关,加强对所有进出口货物的查验,尤其是来自南洋、西洋等可能产地的商船。同时,鼓励民间举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要编织一张从天到地、无处不在的监控网,让此物无处遁形!”
萧墨玄和崔佑璋仔细听着,眼中异彩连连。杨映溪的考虑,不仅着眼于当下的打击,更顾及到了长远的防范和民众意识的塑造,可谓思虑周全。
“好!就依此策!”萧墨玄当即拍板,“佑璋,立法与教化之事,由你牵头,会同刑部、礼部、翰林院尽快拿出详细章程。断源之事,我会下令加强海关监管,并责成各地督抚严查境内可能存在的种植与制作窝点。
“是!”崔佑璋郑重应下。
商议既定,书房内的气氛稍稍缓和。连续多日的紧张与操劳,让杨映溪的脸上难掩倦色。
萧墨玄看着她略显苍白的脸颊,心中微动,想说些什么,但看到一旁崔佑璋那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关切目光,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只是淡淡道:“秦公子连日辛劳,脸色不佳,还需好生休养。后续琐事,交由本王与佑璋即可。”
崔佑璋也温声道:“是啊,秦歌,你身体本就未完全康复,切莫再过度劳心。禁烟之事非一日之功,有我们呢。”
杨映溪确实感到一阵阵疲惫袭来,她也没有强撑,点了点头:“那便有劳王爷和崔大人了。若有需要我的地方,随时吩咐。”
她起身告辞,萧墨玄和崔佑璋亲自将她送至书房门口。
看着她在侍女搀扶下渐渐远去的、略显单薄的背影,两个男人久久沉默。
“她……总是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未兆时察危机。”萧墨玄低声感叹,语气复杂,“此次若非她,后果不堪设想。”
崔佑璋目光追随着那背影,直到消失在回廊尽头,才收回目光,看向萧墨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维护与郑重:
“墨玄,她与我们见过的所有女子都不同。她心怀天下,智计超群,却也……敏感而独立。她需要的,或许不是笼中的金丝雀那般小心翼翼的呵护,而是能够与她并肩俯瞰这江山风雨的尊重与理解。”
萧墨玄闻言,身形微顿,侧头看向崔佑璋,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佑璋,你似乎……很了解她?”
崔佑璋坦然迎上他的目光,微微一笑,带着几分洒脱,也带着几分坚定:“我只是说出我所见所感。至于了解……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两个男人之间,再次弥漫开那种微妙而紧张的气氛。他们都清楚对方的心意,也明白那个女子心中的壁垒。
前路漫漫,无论是关乎国运的禁烟之战,还是在这些年相处中悄然滋生的情感纠葛,都注定不会平坦。
但无论如何,经过此次“福寿膏”事件,杨映溪(秦歌)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她已经真正成为了与彼此命运交织、共同守护这片江山社稷的、不可或缺的支柱。
未来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但至少在此刻,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和必须守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