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莹平时买东西,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上拼夕夕买,那上头的东西突出优势就是便宜。
总有人说便宜没好货,但贵的也不一定是好货啊。
最重要的是,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用一辈子不坏的,既然反正是要坏,便宜的换起来还没那么让人心疼。
那当然就是买便宜的了。
所以当她想弄清楚儿子偷偷攒的那些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上拼夕夕去看。
她找了半天,问题是东西都这么便宜……
“儿子买这些总共才花了不到二十块钱?”
这个答案显然和陶莹的预测有些出入:“那为什么那个小姑娘这么惦记这些东西?”
项安国回答她:“如果儿子喜欢,那别的小姑娘可能也有这么喜欢,小孩儿嘛,喜欢的又不一定是贵东西。”
但是陶莹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如果这么便宜,不是谁都能买得到吗?何必还这么眼巴巴惦记着我差点儿扔了的呢?”
项安国没有女人的第六感,他只觉得妻子是想太多了:“人家小姑娘不一定真是惦记着你提着的东西,你是不是想多了?”
陶莹跟他说不明白。
“要是思敏还在家住就好了,问她肯定能知道。”
项安国倒是觉得小男孩儿和小女孩儿喜欢的东西也未必是一样的,他还在试图为儿子争取:“既然这些东西也不贵,就留着让儿子高兴高兴吧。”
他小小年纪已经活得够像个小老头儿了,还没他爷爷有活力呢。
“那就先留着,”陶莹眉头紧锁,“但我总觉得还是有哪里不太对。”
“先把东西给放回去,”项安国说,“一会儿我就要去接儿子了,你做饭去,别让儿子看出来。”
暂时也只能先这样。
项安国这天出发得稍微晚了些,他往学校去的时候,在半路上就接到了项修竹。
儿子没注意到他,只是自顾自埋头往前走。
这个年纪的半大小伙儿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未必都想告诉家长。
项安国自己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于是他想给儿子一点私人空间,既然已经确定他是平安的,不如就跟在他身后走一走吧。
这时节,到中午和下午的时候,艳阳高照,但到了晚上,风就有点儿刺骨了。
陶莹前几天刚把买新校服的钱给了儿子,但新校服可能没这么快到。
项安国看到儿子还是穿着旧的那套,并且因为夜风吹得有点儿凉,还瑟缩了一下。
这次是真的忍不了了,项安国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追上儿子,直接把外套披在了项修竹身上。
项修竹吓了一跳,他抖了一下才回头。
“怕什么,”项安国的手掌落在了儿子肩膀上,“怎么不等爸来接你?”
项修竹看清了是他爸,脸上又恢复了那种呆滞麻木的神情。
“我都这么大了,还能让你们接送一辈子么。”
可他刚才的表现分明不是这样。
项安国原本想试探着问问他为什么会喜欢那些铁皮皮和塑料娃娃,又怕自己不会试探,到时候没套出来什么话,还打草惊蛇了,那不是讨媳妇儿骂么。
回到家,陶莹果然已经做好了吃的。
他们家是非常典型的北京人口味,四季常吃炸酱面。
一进门就能闻到熟悉的香味儿,项安国听到自己的肚子咕咕叫了一声。
油汪汪的炸酱是由五花肉丁和豆瓣酱一起炒制而成,陶莹切好了黄瓜丝儿,再加上黄豆和心里美萝卜来当面码,那面条一看就筋道。
项安国见儿子没啥反应,就催促他:“快去洗手,你妈特意给你做的炸酱面。”
儿子不知道嘀咕了几句什么,总之还是顺从地放下书包去洗了手。
炸酱面在项家,出现频率高到仅次于陶莹。
有时候项安国加班,陶莹带着儿子会吃炸酱面,有时候儿子读书不回来,陶莹跟项安国也会吃炸酱面。
今天陶莹还特意做了一道熘肝尖,她把熘肝尖儿推到项修竹面前:“儿子,多吃点儿。”
可是项修竹态度还是平平,看起来也没有很想吃。
陶莹忙了一天,到这会儿很累了,她都已经饿过了头,刚才在厨房又吸饱了油烟,就为了让儿子吃口热乎的。
但儿子说没胃口,随便扒拉了两下就回房间了。
夫妻俩看着儿子把房门关上,又听到了“吧嗒”一声落锁的声音。
项修竹锁上的不止是房门,还有跟父母沟通的门。
他长到现在,从来没有主动跟父母谈过心,也从来没有明确表达过自己的喜好。
给他什么,他就接着。
从收下东西的反应来看,应该也没有什么是他很喜欢的。
除了那堆小破烂儿。
陶莹有些失望,项安国看出来她的情绪,连忙把儿子搅动了两下的面碗端过来:“我正愁吃不饱呢,儿子不饿刚好便宜了我。”
他三两口就把面滋溜干净,偷偷瞄了陶莹一眼,好像效果一般,媳妇儿兴致还是不高。
项安国主动去把碗洗了,又把厨房收拾了一下,再出来的时候,陶莹已经回房间了。
她坐在床边上发愣。
“怎么了这是?”项安国走过去问。
陶莹没说话,朝他笑了一下。
她笑得项安国心里很不舒服。
“儿子肯定是上学太辛苦太累了,或者是在学校里头吃饱了,才没胃口的。”
“我那炸酱面……”
没等她说完,项安国就立刻说:“好吃!儿子就不爱吃东西,上回他非要点那烧烤,不也没吃多少吗?”
那是因为陶莹为了省钱,点了一家特别远的、评分不高的店。
味道本来就一般,还因为配送路途太遥远,送到的时候菜都软趴趴的,还有些凉了。
不止儿子不想吃了,就连陶莹也吃不下。
最后为了不浪费,都是项安国包圆儿的。
项安国这时候坐到她身边去,把她往自己怀里带。
陶莹苦笑了一下,顺从地靠在了他的肩头。
“儿子还是挺懂事的,这么大的小伙了,喜欢点儿东西也挺正常,他都还知道上拼夕夕买,能省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