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十二月的鲁中,山东军区指挥部里,参谋长陈榘将一份电报放在桌上:“司令员,政委,主任,内线已经确认了。土桥一次调动了驻济南、淄川的鬼子第59旅团主力,加上伪军第八、第九师,配属骑兵和炮兵,总兵力一万两千人左右,由第12军高级参谋滨田大佐指挥,分三路向岱崮山区扑来了。先头部队已经过了淄河。”
政委黎昱看着地图上那三道蓝色箭头:“来势汹汹啊,他们装备精良,选择这个季节,是想趁我们困难,一举端掉我们在岱崮的后方机关和兵工厂。”
政治部主任肖桦语气带着急切:“岱崮是我们的根基,医院、被服厂,还有刚有起色的兵工厂都在那里,绝不能丢,”
张百川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紧紧锁住“岱崮”那片区域。岱崮,并非单一山峰,而是由众多陡峭山崮组成的复杂地域,山势险要。
“一万两千人,三路并进…”张百川的手指在岱崮区域划了个圈,“土桥想用绝对优势兵力,把我们压垮在岱崮。这是阳谋,逼我们跟他决战。”
黎昱走到他身边:“司令员,硬拼肯定不行,但撤退,岱崮一失,人心就散了,兵工厂被毁,我们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就没了。”
陈榘思索着:“能不能像之前那样,集中兵力打他一路?”
张百川摇头:“鬼子这次学精了。三路间隔不远,互为犄角。打一路,另外两路很快就能包抄过来,我们反而会被反包围。”
指挥部里沉默下来,突然,张百川眼中闪过决断:“他不是想决战吗?我们就在岱崮跟他打,但不是他想要的那种打法,”
他点着地图上的岱崮:“岱崮山势险峻,崮顶平坦,崮壁陡峭,很多地方只有一两条小路能上去。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堡垒,我的想法是:利用岱崮地形,节节阻击,大量消耗、疲惫敌人,把鬼子这三路兵马,牢牢拖在岱崮山区,”
他看向陈榘,语速加快:“但是,光挨打不行,我们要在防守中寻找反击的机会,用‘猛虎掏心’结合‘围点打援’,”
张百川随后下定决心:“具体部署如下,第一,命令第四旅吴可华部,立即抢占岱崮核心区的主要制高点,比如獐子崮、骆驼崮,依托地形,构筑坚固工事,任务就是利用险要地形,大量杀伤鬼子有生力量,挫其锐气,要把岱崮变成鬼子的血肉磨盘,”
“第二,命令第二旅钟伟部,全部三个团,配属教导炮兵团主力,秘密集结于岱崮以东,梧桐峪至孟良崮一线的山林中。你们的任务,是作为战役反击的拳头,隐蔽待机,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暴露,”
“第三,命令第一旅王坤部,以一部兵力协同四旅防守,主力隐蔽于岱崮以西待机。第五旅梁初部,加强对津浦线及周边公路的破袭,阻敌增援,袭扰鬼子后勤。第三旅许友部,监视胶东方向,抽调一个团作为总预备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鬼子三路来攻,其指挥部、炮兵、辎重必然位于相对安全的后方。我们的‘猛虎掏心’,就是要等鬼子在岱崮碰得头破血流,兵力疲惫,注意力被前沿牢牢吸引时,由隐蔽的第二旅这只‘猛虎’,在炮兵掩护下,突然出击,直插其一路的指挥核心,打掉它的脑袋,”
“一旦‘掏心’成功,另外两路鬼子必然慌乱,要么全力救援,要么仓皇撤退。无论哪种,战机就出现了,届时,第一旅、预备队,甚至防守部队,都要适时出击,围歼冒进或撤退之敌,我们围住岱崮这个‘点’,打他慌乱之下的援军或溃军,”
黎昱深吸一口气:“计划很大胆,防守部队压力会非常大,万一…”
张百川沉声道:“所以,岱崮的防守是根基,必须顶住,告诉吴可华,守不住岱崮,一切休提,”
陈榘快速记录着:“炮兵的使用是关键,既要支援防守,又要保证反击的突然和猛烈。”
肖桦立刻道:“政治部马上对参战部队,特别是四旅进行紧急动员,强调此战关乎根据地存亡,”
命令迅速下达。
在岱崮山区,第四旅旅长吴可华看着眼前陡峭的山崮,对三个团长说道:“都听清楚了,司令员把最硬的骨头交给咱们四旅了,没啥说的,就一个字:守,把岱崮变成鬼子的坟场,各团按预定方案,立刻抢占崮顶,构筑工事,多备滚石擂木,子弹省着点用,把鬼子放近了再打,”
在梧桐峪的密林中,第二旅旅长钟伟压低嗓门对集结的部队交代:“告诉战士们,都给老子藏好了,憋足劲,咱们是司令员手里的杀手锏,不到时候,绝不动用,动,就要打在鬼子的命门上,炮团的兄弟,到时候看你们的了,”
鬼子浩浩荡荡开进岱崮山区。 滨田大佐骑着马,用望远镜观察着山峦,脸上带着一丝轻蔑。“八路军看来是吓破胆了,只敢缩在山里。”
战斗很快打响。鬼子首先向獐子崮发起猛攻。炮弹呼啸着砸向崮顶,硝烟弥漫。鬼子步兵在机枪掩护下,沿着陡峭狭窄的山路向上仰攻。
“稳住,等近了再打,”坚守獐子崮的四旅一团团长紧盯着山下。
当鬼子气喘吁吁爬到大半山腰,进入最佳射程时,团长一声令下:“打,”
步枪、机枪火力扫向鬼子队伍,滚石擂木轰隆隆倾泻而下。鬼子在光秃陡峭的山路上无处躲藏,惨叫着滚落山涧。第一次进攻被打退,。
滨田大佐接到报告,脸色阴沉:“命令炮兵,加大火力覆盖,步兵,不许退缩,继续进攻,不惜代价,拿下这些山崮,”
鬼子的进攻一波猛过一波。炮弹更加密集地砸向崮顶,工事被不断摧毁。鬼子顶着八路军的火力,踩着同伴的尸体,疯狂向上冲。
“团长,三连阵地被炮火覆盖,伤亡很大,”
“让预备队顶上去,告诉同志们,节约弹药,用手榴弹,用石头砸,”团长的声音已经嘶哑。
同样的血战在骆驼崮、油篓崮等阵地同时上演。四旅的战士们凭借险要地形和顽强的意志,与鬼子反复争夺着每一个阵地。山崮之下,鬼子的尸体堆积如山,进攻的势头虽然猛烈,但进展缓慢,代价惨重。
连续两天的猛攻,鬼子虽然占领了少数前沿阵地,但八路军的主要支撑点依然牢牢控制在手中。岱崮山区滨田的部队开始显现疲态,士气也不如刚开始那般高涨。
指挥部里,张百川听着前线的报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司令员,四旅打得很苦,伤亡不小,弹药消耗也很大。”陈榘汇报。
“告诉吴可华,打得好,就是要这样耗下去,”张百川说道,目光依旧盯着地图,“鬼子的耐心快磨没了,他们的破绽,就快露出来了。”
第三天,鬼子改变了战术,集中炮火和兵力,重点攻击看似相对薄弱的骆驼崮。 守卫骆驼崮的四旅二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阵地多次易手,双方在山腰和崮顶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
“旅长,二团快顶不住了,请求支援,”参谋向吴可华报告。
吴可华眼睛布满血丝:“告诉二团长,没有支援,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得给我死在阵地上,丢了骆驼崮,我枪毙他,”
前线的战报不断传来,指挥部里的气氛更加紧张。所有人都知道,岱崮防守已经到了最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