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影缺在无为山的山顶之上,跻身四境武夫,引来天地异象,成为世间最强四境武夫。站在庭院门口的老人,眯眼看着山顶上的年轻人,不由得感慨道:“真像老子当年啊。”
一旁的女子武夫半凡,同样被江影缺的破境,吸引过来。她站在老人的身旁问道:‘前辈,江影缺的武夫道路,能走多远?’
老人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说道:“心魔不除,就算是能到达顶点又如何啊,到时候武夫入魔,只会力竭而亡。这件事情上,我们都帮不了他。”
说着老人转身离去,半凡眺望远方,方向正是那大泉王朝。
第二日,江影缺腰间别着酒葫芦,身后跟着半凡,走出庭院。往前地渊天下。
刚刚走出庭院的时候,一位女子御空而来,飘落在江影缺的面前,伸出手,摊开手掌说道:“陛下说了,为了报答你的恩情,趁着你临行前,送你一个小礼物。”
江影缺看向辛冰烟的手掌,上面摆放着一个龙形玉佩。
江影缺摇了摇头说道:“钱财之物,我就不要了。”
辛冰烟看着江影缺的眼神,像是看傻子一般:“这可不是普通的玉佩,这种东西叫做自在物,是用来收纳物品的,里面相当于一个储物的空间。可以收纳你平常所用的物品,当然了活人是不能进行收纳的,但是死人可以。”
“这种东西,就连一些山上宗门都千金难求。你确定不要。”
千金难求,这让财迷心性被勾起的少年,一把拿起龙形玉佩说道:“替我多谢谢你的皇帝陛下。”
辛冰烟冷哼一声,根本不愿意跟这个少年有过多的接触,转身便走。
江影缺无奈一笑,随后试了试自在物,意念一动,便将身上的包裹放了进去,连带着腰间的酒葫芦。
心念再动,酒葫芦凭空出现在自己手中,并不需要动用半点灵气,对于现在的江影缺来说,如获至宝。毕竟自己现在还无法修行。
江影缺跟半凡下了山,半凡疑惑的问道:“怎么不见那只小狐狸?”
江影缺转头朝着林中看去:“她就喜欢远远等着,只有累了的时候,才会爬上的我肩头。”
刚出清风小镇的时候,江影缺故意走了一个偏僻的道路,并不希望清风小镇的人,看到自己。也不想让自己再听到什么厌恶自己的话。
毕竟心魔已起,若是再听到什么狠毒言语,江影缺也不敢保证,自己会不会暴起杀人。
在清风小镇外面的官道上。吴良站在路旁等候江影缺,这是两人早早就约定好的。吴良将通关文牒递给江影缺说道:“江月盈,以后行走江湖就是这个名字了,不会出现任何纰漏的。”
江影缺道谢一声,正欲离去,却被吴良拦了下来,问了江影缺一个问题:“如今女帝还活着的消息,已经传播出去了,梳华国最近可能会有大的变动,但毕竟发生的事可都在我管辖的辖区内,你说我当如何啊?”
江影缺有些疑惑:“半凡不是说你在官场混迹多年,如今却来问我?”
吴良叹息一声说道:“如今公子跟女帝的关系不一般,若是他日女帝得势,还希望公子能替我美言几句。”
江影缺看向吴良的眼神,很是复杂,但是最后还是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会的。”
吴良道谢一声,目送江影缺两人远行。
无良不是恶,而是平庸。这是江影缺后来才想明白的。
两人一路行走,由于早就有过一次远行,江影缺这次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偶尔也逛逛山野,半凡跟身后很是悠哉,她知道江影缺此行,目的在于散心,也在于稳固世间最强四境。
两人辗转多日来到德如郡,江影缺还是选择了那家客栈,夜晚的时候,江影缺独自走出客栈,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散步,目光四处寻找,好像在找些什么。
夜深的时候,江影缺独自走回了客栈,有些心事重重。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退房了,江影缺带着半凡来到一处,街角小巷。两人走到了小巷的最深处,那里有一处庭院。
江影缺举目望去,只见庭院已有了落败的迹象,想来是许久都没人住了。
半凡跟在身后,一言不发,也从来都不问什么。只想看看少年到底想干什么。
江影缺在庭院出驻足良久,深深的叹了口气,正欲回走。刚好看了一位拉煤老汉。
江影缺走上前问道:“先生,您知道这家人的去处吗?”
老汉的目光看了一眼江影缺和他身后的半凡说道:“我可经不起先生二字,我虽然是外地运煤来的,但这家人的事情我可知道。”
“那年冬天,我来运煤,刚刚走上街道,就发现这里围了一圈人,我上前打听才知道。说是这一家冻死在那个冬天了。两个儿子,听说就八九岁的样子,都冻死了啊。”
江影缺皱了皱眉头,却见老人故意小声说道:“我本来也觉得可怜呢。后来听说这一家人,父母不干正经事,就让两个儿子上街偷骗,好像是欺负了一个大户人家的孩子,拐骗了那家中长辈给他的玉佩,后来孩子反应来过,死活不愿意将玉佩交出去,然后三个孩子便争抢起来,混乱之中,玉佩的一角划伤了那大户人家孩子的脸,除非有高人出手,要不然这道伤疤就要一直跟在孩子身上了,你说这孩子以后长大可怎么见人啊。”
“两个孩子虽然划伤了他的脸,但还是抢走了玉佩,一路逃到了家中,并没有将这件事说出去,后来大户人家得知此事,听说是买凶杀人,将一家人都杀了,然后伪装一家人冻死的局面。听说郡守听到此事以后,只说了一句话。死的好。”
江影缺愣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当初若是自己出手,教会两个孩子一些道理,不再行那种偷骗之事,结局会不会好很多。
老汉摇了摇头,轻笑一声:“公子不必如此,有句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