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缕说完,自己先一步怔在原地,性格使然,她敢作出猜测,但猜测之后的第一时间她还没那么快能接受这个事实。
如果猜测属实,那么参战者,乃是全世界所有人的挣扎、谋划、生死搏杀,都只是在某个未知存在设定的舞台上,按照其认知中的剧本上演的戏码。
这个念头让柯缕感到一阵寒意,虽然还没得到证实,但不知为何她已经认定了这个猜测的真实性。
所以,她竟然被当做提线木偶耍了这么久?何人这么大胆?好得很啊……
就像当初刻律德菈第一次知晓寰宇群星的存在后的想法一般,此刻的柯缕在寒意过后,心底涌出一股想要探寻世界之外,并将其彻底征服的强烈欲望。
“是谁……”
柯缕不禁喃喃。
究竟是谁拥有如此伟力,能将整个世界作为棋盘,将亿万生灵的命运置于其上?
柯缕的思绪首先投向了世界之外。
那些存在于幻想作品中的高维存在和宇宙文明,似乎是最符合这种“造物主”身份的候选。
他们超然物外,拥有难以想象的技术或力量,似乎足以构建“国运战争”这般宏大的系统。
但若真是那般全知全能的存在,又怎会对一个星球上某个国度的历史细节产生如此明显的认知错误?
将不同朝代的器物混淆,这更像是基于模糊的信息构建的模型,而非一个完美无缺的系统和游戏。
排除了世界之外,目光自然回转至世界之内。
有没有可能是某个国家的某个人,动用了某种未知的超级科技或秘密武器,主导了这一切?
但粗略一想也知道不可能。
全世界除了龙国以外的国家都因为“国运战争”陷入水火,操控“国运战争”的人自己的国家想也要遭此劫难,何必呢?
拥有操控全世界人的力量做点什么不好,非要报复国家报复世界?
那有没有可能是龙国人?
毕竟,这一次的战场是以龙国三国时期为基底,但同样的问题依然存在,既然是随机选择参战者,这个人有什么把握让龙国的参战者能一直赢?
要知道第一次国运战争之前,柯缕也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国际象棋运动员,没人觉得她能获得如今这般成就。
思维陷入了停滞,仿佛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柯缕的眉头紧紧蹙起,各种可能性相互冲突,却又都无法完美解释所有的矛盾。
“你的思维被困在‘当下’和‘个体’的窠臼里了,僭主女士。”
那刻夏清冷的声音响起,他的模样似乎早已经有了答案,之所以不说是想引导柯缕自己发现问题的关键。
“跳出没有意义的细节纠缠,用更宏观的视角审视这一切。”
“不要只问‘谁有能力’,更要问‘谁的经历能同时容纳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世界’?别忘了,你经历的国运战争,可不止一次。”
的确。
柯缕或许不是个好领导,但她一定是一个好学生。
不要小看每个经历过龙国的应试教育还能活蹦乱跳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啊!
瞬间,柯缕就明白了那刻夏的意思。
国运战争不止一次,第一次在翁法罗斯,第二次则是在仙舟罗浮。
如果说,第三次国运战争的战场是基于对龙国历史的认知,那前两次呢?
在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崩铁这款游戏,那这个世界的人又怎么可能对翁法罗斯和仙舟罗浮产生认知?并将其复刻为真实的战场?
除非主导这一切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世界之外”的猜测。
“不。”
那刻夏的声音再次响起,他发现柯缕似乎走到了误区,
“认真听,阿那克萨戈拉斯老师要开始他的授课了。”
“我们常常跋涉千里去寻找真相,却忽略了真相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视线的起点,最难以察觉的阴影,往往就在灯盏的正下方。”
“这个道理,俗称,灯下黑。”
不等柯缕理解其意,那刻夏却似乎等不及了。
“在这个世界,同时对翁法罗斯,仙舟罗浮和龙国历史存在认知的人可不是没有。”
“谁?”
柯缕下意识追问,但下一刻听到的答案却让她瞳孔微缩。
那刻夏只说了一个字:
“你。”
……
第三次国运战争第六十八日,红叶城议事厅。
昨夜的喧嚣与欢庆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蜜酿的甜香与宴会的余温,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柯缕,脸上已不见半分松懈。
“诸位,”
柯缕的声音打破了议事厅的沉寂,
“原本,按照既定方略,大军征战方歇,理当有一段休整时日,抚慰士卒,消化新得之地。”
“但是,计划有变。”
“我近日得知一些……新情况,所以,北上战略需即刻启动。”
柯缕并没有解释具体是何“新情况”,但在场的将领,尤其是海瑟音,她甚至感受到柯缕话语中压抑不住的紧张。
小陛下似乎一夜之间,就失去了耐心。
昨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柯缕给了她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自己没事,转身看向了国运战争的地图。
此时再纵观整个国运战争版图,格局已经完全不同。
长江以南,广袤的土地尽数被渲染奥赫玛之蓝,再无第二种颜色能与这片庞大的疆域抗衡。
奥赫玛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和迅猛的扩张,牢牢占据着积分榜首位,103分的傲人战绩俯瞰着下方所有的竞争者。
位列第二的,是曾经的积分榜第一阿三城。
阿三城占据了西北一隅,积分56分。
这第二与第一之间的差距着实是有点大了,西北地区本就地域狭小,资源贫瘠,城池数量与等级远无法与富庶的南方相比。
阿三城纵有雄心,受限于客观条件,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拉近与奥赫玛的距离。
排名第三的罗马城与第四的扶桑城则共同割据了中原和蜀地。
两处地方城池林立,资源丰富,本是最大的肥肉,却也因势力错综复杂而战乱频仍。
大大小小三十多个城池势力在这里征伐不断,罗马与扶桑虽暂居前列,却也难以真正整合北方。
至于更后方的西南蛮夷之地,则因恶劣的地理环境和闭塞的交通,发展迟缓,暂时还不足以对大局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