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见技术壁垒收效甚微,并未就此罢休,反而更加重视起新宋氏这个突然崛起的对手。林国栋意识到,宋晓辉此人,软硬不吃,常规的商业手段难以奏效,必须从其内部寻找突破口。
一时间,蓉城的猎头市场变得异常活跃,新宋氏几位核心高管,尤其是技术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都收到了来自京都“某大型集团”极具诱惑力的挖角邀请,条件优厚得令人咋舌。同时,一些关于新宋氏“内部管理混乱”、“核心技术骨干即将被挖走”的流言也开始在小范围内传播。
“林家的手段,开始转向内部渗透和人才挖角了。”夜凰将一份猎头接触记录的汇总报告递给宋晓辉,“开出的价码很高,是我们的两到三倍。已经有几位中层技术主管表现出动摇的迹象。”
金不换气得直拍桌子:“挖墙脚?太下作了!辉哥,咱们也加钱!我就不信留不住人!”
宋晓辉正在用那柄“裁纸剑”修剪一盆办公室绿植,闻言头也不抬:“加钱?那是下策。你能加,别人就能加得更多。靠钱维系的关系,最不牢靠。”
他剪掉一片枯叶,动作精准而优雅:“我们要留人,靠的不是钱,是前景,是环境,是……他们无法拒绝的东西。”
他放下小剑,对夜凰道:“第一,启动‘星辰计划’,将我们关于‘火种-7’应用技术的远期规划和部分非核心研发方向,向核心技术人员做一次内部宣讲,让他们看到跟着新宋氏干,能接触到什么样的未来。第二,完善我们的股权激励和项目分红方案,要让做出贡献的人,真正分享到公司发展的红利。第三,”他顿了顿,嘴角微勾,“把我们正在与军方某研究所接触,探讨‘火种-7’在特定领域应用可能性的消息,‘不小心’泄露出去。”
夜凰立刻领会。前两者是画饼和给实惠,而第三条,则是隐晦地展示新宋氏的深厚背景和不可替代性,让那些被挖角的人掂量一下,跳槽后是否还能接触到如此层级的项目和资源。
“另外,”宋晓辉目光微冷,“查清楚,是哪几个中层动摇得最厉害,以及……我们内部,有没有人帮着林家牵线搭桥,当了‘钉子’。”
夜凰点头:“已经在排查,很快会有结果。”
几天后,“星辰计划”的内部宣讲会在新宋氏新落成的研发中心大礼堂举行。当夜凰展示出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技术蓝图,尤其是提到可能与国家重点项目对接时,台下所有技术人员的眼睛都亮了。紧接着公布的、远超行业水平的激励方案,更是彻底稳住了人心。之前那几个动摇的中层,态度立刻变得坚定起来。
与此同时,夜凰也锁定了内部的一个“钉子”——市场部的一位副总监,他利用职务之便,不仅向猎头泄露了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名单和薪资结构,还暗中散布了不少消极言论。
宋晓辉没有声张,只是让夜凰将确凿的证据放在了那位副总监的办公桌上。
第二天,那位副总监就提交了“因个人原因”的辞呈,灰溜溜地离开了公司,整个过程平静得没有掀起一丝波澜。但所有知情人心里都清楚,这是宋总无声的警告。
消息传回京都,林国栋再次感到棘手。宋晓辉应对内部危机的手段,如此老练而精准,简直不像个年轻人。
“内部渗透不行,人才挖角也失败了……”林国栋揉着眉心,“这个宋晓辉,难道就毫无破绽吗?”
幕僚低声道:“先生,根据我们的观察,宋晓辉此人重情义,尤其在意他身边那几个核心成员,以及蓉城那些老街坊。这或许……可以作为一个方向?”
林国栋眼中精光一闪,但随即又摇了摇头:“动他身边的人?风险太大,容易激起他的激烈反弹,得不偿失。看来,只能从长计议,等待更好的时机了。”
他看向西南方向,第一次对一个年轻人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忌惮。
新宋氏内部,经过这番风波,凝聚力反而更强。员工们看到了公司的实力和前景,也见识了宋晓辉处理问题的手段,归属感大大增强。
宋晓辉站在研发中心的顶楼,看着下方灯火通明的实验室和忙碌的身影,对身边的夜凰道:“看见没?危机,处理好了,就是凝聚人心的最好契机。”
夜凰点了点头,看着宋晓辉的侧脸,心中那份追随的决心,愈发坚定。她知道,跟随这样一个既有能力、又有魄力、更懂得人心的领导者,前路纵然艰险,也必能闯出一片天地。
(第五十七章 完)
【字数:约2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