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十一年六月十六,盛夏的骄阳把双时共享田晒得滚烫,田埂边的 “童守传习院” 却飘着淡淡的艾草香。今天是 “童守传习班” 夏耘实践考核的日子,三十余名新学员穿着浅蓝色研学服,胸前别着 “考核学员” 的徽章,手里攥着《夏耘考核手册》,眼神里满是紧张与期待 ,他们要在资深小小守护者的监督下,独立完成 “病虫害防治”“海稻盐度调控”“跨时空物资互助” 三项考核任务,通过者才能获得 “夏耘合格小守护者” 称号。
辰时刚过,阿海就带着考核工具来到共享田。他穿着浅红色 “传习导师” 礼服,腰间别着一把小镰刀,手里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艾草、生石灰、盐度计等考核用品。“阿蕊,考核区域都标好了吗?” 他走到田埂边,看着插着不同颜色小旗的地块,“红色旗是病虫害防治区,蓝色旗是海稻盐度区,黄色旗是物资转运区,别让学员们走错了。”
阿蕊正蹲在地上,给考核手册盖 “童守传习” 的印章。她抬起头,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却依旧笑得认真:“都标好了,每个区域都放了考核说明卡,还安排了天启的小导师同步监督,通过共鸣镜就能看到两边的考核情况。对了,阿帆昨天特意来问我考核重点,看得出来他很重视,你等会儿多留意他一下。”
两人正说着,新学员们陆续赶来。阿帆走在最前面,他的研学服袖口挽得高高的,手里拿着一个自制的 “防虫工具包”,里面装着小喷壶、镊子、放大镜 ,这些都是他根据传习课上学的知识准备的。“阿海哥、阿蕊姐,我准备好啦!” 他的声音比三个月前响亮了许多,眼神里的怯懦早已被自信取代。
辰时三刻,考核正式开始。阿海站在田埂上,对着新学员们高声宣布规则:“三项考核限时一个时辰,完成后要填写考核报告,说明操作步骤和遇到的问题。记住,考核不是为了难住大家,而是为了检验你们的技能,发现不足才能进步。现在,考核开始!”
话音刚落,新学员们立刻散开,奔赴各自的考核区域。阿帆选择先挑战 “病虫害防治”,他拿着放大镜,蹲在红色旗标的旱稻区仔细观察。不一会儿,他就发现几株稻苗的叶背上有黑色小点,立刻掏出考核手册对照:“是稻飞虱!手册上说要用艾草水防治,浓度是一斤艾草兑十斤水。”
他快步跑到传习院的临时灶台,按照比例煮制艾草水。煮水时,他不时用木棍搅拌,还凑到锅边闻气味,直到水变成深绿色才关火。“去年阿海哥说过,艾草水煮到有浓香味才算好,不然没效果。” 他一边小声嘀咕,一边将艾草水倒进小喷壶,然后回到旱稻区,对着稻苗叶背轻轻喷洒,动作熟练又细致。
阿海悄悄站在不远处观察,看到阿帆准确判断出病虫害类型,还严格按照比例煮制艾草水,忍不住点头。三个月前,这个连小铲子都握不稳的男孩,如今已能独立完成防治任务,这就是传习班的意义 ,不仅教技能,更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
另一边,“海稻盐度调控” 考核区也热闹起来。天启的新学员阿泽正拿着盐度计,蹲在蓝色旗标的海稻区检测土壤。“盐度 4.5‰,太高了!” 他看着盐度计上的数字,立刻掏出考核手册查找解决方案,“手册上说,盐度超过 3‰就要加淡水稀释,每平方米加两升水。”
他提着水桶跑到淡水区,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往海稻区浇水。浇完水后,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等了一刻钟再检测:“盐度 3.2‰,还是有点高,再加点水。” 直到第三次检测,盐度降到 2.8‰,他才松了口气,在考核报告上认真记录:“首次检测盐度 4.5‰,加水两次后降至 2.8‰,符合海稻生长需求。”
负责监督海稻区的小宇走过来,看着阿泽的考核报告,笑着说:“做得很好!你不仅知道要加水,还懂得多次检测,这才是科学的调控方法。去年我第一次做盐度调控时,只加了一次水就以为合格了,结果盐度还是超标,后来阿海哥教我,做任何事都要多检查,才能不出错。”
阿泽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记住了,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多检查几遍,不能马虎。”
临近午时,最后一项 “跨时空物资互助” 考核开始。新学员们需要将宣德共享田的新鲜蔬菜,通过时空共鸣镜送到天启的渔村,同时接收天启送来的海产,再将物资分装成 “夏耘互助包”,送给双时空的困难家庭。
阿蕊带着几名新学员,在传习院的物资区整理蔬菜。“这是番茄、黄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要挑新鲜的装,有虫眼的不能放进去,” 她一边说,一边给新学员们示范如何挑选蔬菜,“送给爷爷奶奶的互助包,一定要用心准备,这不仅是物资,更是双时空的情谊。”
新学员们认真挑选蔬菜,还在互助包上贴上自己手绘的 “夏耘祝福卡”。阿帆画了一幅海稻与旱稻共生的图案,旁边写着 “双时互助,夏耘快乐”;阿泽则画了一艘渔船,船上装满了蔬菜和海产,象征着双时空的物资互助。
当互助包通过时空共鸣镜送到天启时,镜那头的渔民们立刻欢呼起来。天启的老渔民李爷爷对着镜头说:“谢谢宣德的孩子们,你们种的蔬菜真新鲜,我们也给你们准备了刚晒好的海带,希望你们喜欢!” 新学员们听到李爷爷的话,都兴奋地鼓起掌来,脸上满是自豪。
午时三刻,考核结束。新学员们陆续来到传习院的石桌旁,提交考核报告。阿海和阿蕊、小宇一起,逐一查看报告,还不时询问新学员们考核时的细节。“阿帆,你在病虫害防治时,为什么要等艾草水凉了再装喷壶?” 阿海问道。
阿帆立刻回答:“因为热水会烫伤喷壶的塑料部件,还会破坏艾草水的药效,阿海哥你去年教过我们,任何工具都要爱护,任何步骤都不能省略。”
阿海满意地点头:“回答得很好,你不仅记住了技能,还理解了背后的原理,这才是真正学会了。”
傍晚时分,考核结果公布。二十九名新学员通过考核,获得 “夏耘合格小守护者” 称号。当阿海和阿蕊将银质的称号徽章戴在新学员们胸前时,孩子们都兴奋地欢呼起来。阿帆摸着胸前的徽章,激动地说:“我终于成为合格的小守护者了!我要把徽章带回家,给爷爷看看,他肯定会为我骄傲的!”
阿蕊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走到石桌旁,拿起一本新的《秋收藏宝手册》,对新学员们说:“夏耘考核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秋收技能,比如割稻、脱粒、储存粮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在秋收考核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成为更优秀的小小守护者。”
新学员们齐声回应:“我们会努力的!”
离开传习院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共享田上,给稻苗和蔬菜镀上了一层金色。新学员们拉着资深小小守护者的手,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秋收课程,声音里满是期待。阿海看着身边的阿蕊和小宇,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从春种传习到夏耘考核,从新学员到合格小守护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对传习班最大的肯定。
“明年夏天,我们要增加更多考核项目,比如‘应急互助’‘作物嫁接’,让孩子们学到更多技能,” 阿海说,“还要邀请双时空的老守护者们来当评委,让他们看看孩子们的成长,也让孩子们从老守护者身上学到更多经验。”
阿蕊点点头,望向远处的时空共鸣镜。镜中天启的传习院也在举行考核表彰,小宇的小伙伴们正给通过考核的新学员戴徽章。“还要和天启的传习班一起,办一场‘双时夏耘技能大赛’,让双时空的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阿蕊说,“这样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技能,还能加深双时空的情谊,让守护的精神传播得更远。”
晚风拂过共享田,稻浪发出 “沙沙” 的声响,与孩子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阿海知道,这场夏耘实践考核,不是结束,而是 “童守传习” 的新起点 ,当新学员们带着合格的技能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参与双时空的守护,当传习班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双时空的守护之路,终将在一代又一代孩童的手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让枫山与蓝海的情谊,永远在夏耘的汗水里、秋收的喜悦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