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比的“观察日”并未结束。离开“隅角”咖啡馆那相对平和的氛围后,她跟随着江淮来到大学内一处相对僻静的小花园,这是他每周与林芷进行“心理辅导”的约定地点。
远远地,菲比就感知到了一股异常粘稠、黑暗且不稳定的情感波动,如同即将沸腾的沥青。这与咖啡馆里林清许的清新、米雪儿的纯粹截然不同,更接近于她最初定义的“需要净化的扭曲”。
她看到长椅上坐着一个娇小的身影,金色的双马尾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正是林芷。她怀里抱着一个平板,上面似乎是一款Galgame的界面,但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眼神时而空洞,时而闪过偏执的光芒。
江淮在她身边坐下,语气是菲比从未听过的、刻意调整过的温和与耐心:“林芷,这周感觉怎么样?有按时完成‘记录情绪日记’的作业吗?”
林芷抬起头,看着江淮,眼神里混杂着依赖、占有和一种近乎疯狂的倾慕:“前辈……我、我很好。只要想到前辈,我就……”她的话调开始升高,带着不正常的亢奋,“游戏里的她们……都不配!只有我才是最理解前辈的!我们应该永远在一起……”
菲比心中一凛。典型的深度情感扭曲症状,伴有妄想与极端倾向。 在她的判断里,这种情况已经相当危险,需要立即干预,甚至……强制净化以消除对他人(江淮)的潜在威胁。
然而,江淮的反应再次出乎她的意料。
他没有表现出恐惧或厌恶,也没有像对待叶雪那样试图保持距离。他甚至微微向前倾身,声音依旧平稳:“林芷,看着我。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真实的世界,比任何游戏都值得探索’。”
他引导着她,谈论游戏里的剧情,却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向现实中的选择与后果。当林芷的情绪再次出现剧烈波动,眼神变得危险时,江淮没有退缩,而是用一种近乎“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引导她识别自己的情绪,分析其来源,并尝试用更健康的方式表达。
“前辈……我有时候,会很想把你锁起来,只有我能看到……”林芷喘息着说,眼神病态。
“我理解那种‘害怕失去’的感觉,林芷。”江淮直视着她的眼睛,没有回避这可怕的话语,反而将其摊开在阳光下,“但那样做,你真的会快乐吗?还是只会陷入更深的孤独?试着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我们都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找到安全感。”
菲比悬浮在树影中,圣洁的光芒似乎都因眼前的景象而微微凝滞。
她看到了林芷身上那黑暗粘稠的“扭曲”之力,但她也看到了,江淮正用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方式,试图去疏导,而非斩断。他没有使用任何超凡的力量,仅仅依靠语言、耐心和一种近乎残酷的理解与包容,在与那股黑暗的力量角力。
更让她震惊的是,她隐约能“看”到,在林芷那狂暴的情感涡流深处,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正常少女的羞怯与渴望被理解的星光,正在江淮的引导下,艰难地闪烁着。
他在……治疗她?用凡人的方式,对抗这种深度的规则扭曲?
这完全颠覆了菲比的认知。在她所受的教育里,面对如此程度的“异常”,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动用更高位阶的力量进行“净化”或“驱逐”。凡人的意志和情感在这种力量面前不堪一击,更遑论作为引导和治疗的工具。
可眼前的事实是,江淮这个“扭曲之源”,正在试图拯救另一个被“扭曲”影响的灵魂。而且,他似乎……正在取得缓慢但确实的进展?林芷那狂乱的气息,在江淮持续的、温和而坚定的引导下,竟然一点点地平复下来,虽然依旧不稳定,但比最初好了太多。
如果“扭曲”是绝对的恶,为何“扭曲之源”会行拯救之事?
如果我的“净化”是唯一的正途,为何这种看似“软弱”的凡人之举,却产生了实际的效果?
疑问如同藤蔓,悄然缠绕上菲比坚定的信念核心。
就在这时,江淮的辅导似乎告一段落。林芷的情绪暂时稳定,抱着平板,小声地说:“前辈……下周,我还能来这里吗?”
“当然,只要你需要。”江淮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疲惫,却也有一丝欣慰。
看着林芷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江淮才长长地舒了口气,揉了揉眉心,脸上的疲惫再也无法掩饰。
菲比悄然显露出身形,出现在江淮面前。
江淮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半步,戒备地看着她。
菲比没有再次举起圣光,只是用那双清澈依旧、却似乎多了些什么的眼睛看着他,问出了她观察至今最核心的疑问:
“你身负‘扭曲’,为何却在试图‘纠正’他人身上的扭曲?”
她的声音里,第一次带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困惑,而非仅仅是执行任务式的询问。
“你明明自身难保,深陷泥潭,为何还要伸手去拉别人?”
“你……究竟是谁?一个沉沦者,还是一个……挣扎的救赎者?”
江淮看着菲比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困惑,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苦涩而复杂的笑容。
“我谁也不是,只是江淮。”他叹了口气,望向林芷离开的方向,“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大概是因为,我知道被‘扭曲’缠身是什么滋味。我不希望她们……变得和我一样。”
“而且,”他收回目光,看向菲比,眼神里有一种菲比无法理解的坚韧,“有些东西,哪怕是在泥潭里,也想拼命抓住的。比如……希望她们能变得‘正常’一点的希望,这算不算也是一种‘纠正’?”
菲比沉默了。
圣光在她周身静静流转,却不再带有攻击性或绝对的审判意味。她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看着他眼中的疲惫、无奈、挣扎,以及那深处不曾熄灭的、微弱却顽固的“希望”之火。
希望……吗?
这个词汇,在她的教义中代表着光明的未来。但在此刻,在这个被“扭曲”笼罩的年轻人身上,它却显得如此沉重,如此……与“扭曲”本身纠缠不清。
菲比第一次意识到,或许“净化”并非简单的黑白对立,而“救赎”的道路,也远比她想象的更为曲折和……人性化。
她的“偏移”,正式开始于这份无法用教条解答的困惑。
---
(第三章结束。菲比目睹了江淮引导林芷的过程,深受震撼,开始质疑自己简单的“净化”逻辑,并对江淮的本质产生了深刻的困惑。她的信念核心出现了明显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