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乌德勒支,夜色渐深。
秦川坐在酒店的书桌前,窗外风声轻轻拍打玻璃。世青赛将至,他盯着系统的界面,手指停在一行名字上。
德怀特·约克(1998-1999)。
冷静、聪明、总能在正确的位置出现,曼联三冠王赛季最灵性的前锋。
秦川眼神坚定:“董方卓,就给你吧。”
话音落下,光芒一闪而逝,没有声响。
可他心里明白,那股力量已经注入球员身上。
第二天 · 训练场
攻防演练照常进行。
起初没人注意,可一旦球到董方卓脚下,气氛立刻不同。
周海斌中场拿球,刚抬头,就发现董方卓已经往防线和边卫之间的缝隙斜插。
那不是蛮力冲击,而是提前半秒的预判。
球送过去,董方卓轻轻一推,皮球应声入网。
教练组面面相觑。
接着,陈韬吊球入禁区。
董方卓并没有和高霖一样硬顶,而是突然后撤一步,让出空间。门将被晃动重心,等他反应过来,球已经被轻挑过肩,钻进球门。
“老董,你什么时候学会这套的?”高霖瞪大眼。
董方卓自己也笑了:“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球在哪儿,我就该在哪儿。”
演练继续。
他背身接球,脚后跟一磕,人顺势转身,把中卫甩在身后。面对门将,他冷静再扣一步,轻轻推射。
皮球再次入网。
全队都停下了,连年轻的替补们都看傻了眼。
冯骁廷喊:“你开窍了吧?这不是你以前的踢法!”
陈韬也忍不住笑:“这跑位,这冷静,像是换了个人。”
董方卓喘着气,自己心里也在发愣。
模糊的跑位、迟钝的犹豫,全都不见了。
脑子里像是有人点了一盏灯,他第一次感觉——禁区里的空气,自己能和它呼吸在一起。
乌德勒支球场座无虚席,荷兰观众大多是来看“异国小队”的。解说员轻笑:
“这支中国队……嗯,说实话,能进一球就已经不错了。”
“这个解说员应该没有关注法甲德甲比利时的比赛,所以才说出这种话。”
看台上,秦川静静地坐在看台高处,默默的想着目光锐利。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批孩子——已经不是旧日意义上南美欧洲足球的“陪跑者”。
裁判一声哨响,中国队开球。
第3分钟,周海斌在中场护球,被对方狠狠踢倒。裁判哨声响起,示意任意球。周海斌迅速起身,没等对方布置好,他直接快发斜传。
郝骏敏沿左路飞速插上,把土耳其边卫甩在身后。一个变向突破到底线,横传。
禁区内,高霖背身扛住中卫,轻轻一磕。
董方卓正好跟上,冷静推射,皮球擦过门柱内侧入网!
1:0!
中国队开场三分钟取得领先!
中国解说员顿时声音拔高:
“这不是侥幸,这是整体的配合!董方卓的冷静,郝骏敏的速度,高霖的支点,配合得天衣无缝!”
第15分钟,土耳其的前锋强行突破冯骁廷,被干净利落的铲球断下。冯骁廷铲完直接爬起,怒吼着挥拳,仿佛在提醒队友集中注意力。
观众席一片惊呼:“这小伙子硬得吓人!”
但第30分钟,土耳其还是扳平了比分。
一次右路传中,后点球员高高跃起,压制住另一名后卫的防守,甩头攻门。
刘正理反应不及,1:1。
秦川眯起眼睛,心中暗想:
“好,这才是成长要面对的逆境。”
第42分钟,陈韬在禁区前拿球,突然加速穿裆过人,被对方一把拉倒。裁判立刻掏出黄牌!
中国队获得前场任意球。
陈韬自己操刀,助跑、弧线——球越过人墙,但稍稍高出横梁,全场叹息。
半场结束,1:1。
第60分钟,中国队开始调整。
周海斌往后撤,在冯骁廷之间形成一个保护层;陈韬则前压,成为前腰。
第70分钟,土耳其打出快速反击,中路直塞形成单刀!
就在全场以为要丢球时,冯骁廷及时回追,倒地铲球,擦着皮球把球带出底线!
对方前锋翻倒在地,裁判果断判角球,没有点球。
土耳其主帅在场边暴跳如雷。
时间逼近90分钟,双方1:1,场面极度紧张。
补时第2分钟,中国队最后一次进攻。
周海斌中场断球,迅速直传,董方卓背身拿球,晃开中卫,横敲给陈韬。
陈韬抬头一看,禁区外30米直接起脚!
皮球像炮弹一样划出弧线,直钻死角!
门将扑到一半,手指擦到球,却没能改变轨迹!
2:1!
全场炸了!
中国替补席疯狂冲入场边,陈韬张开双臂,仰天怒吼。
裁判随即吹响终场哨。
中国队以一记世界波,赢下世青赛首战!
看台上,秦川终于露出一个笑容。
“很好……他们在世界舞台,迈出了第一步。”
里斯本市中心的酒店会议室里,昏黄的吊灯把光影投在摊开的合同上。波尔图代表用指节敲了敲纸页上的数字,抬眼时笑意里藏着锋芒:“冯骁廷?2100万欧元。你们也看到了他这个半个赛季和在世青赛的表现了吧。”
加利亚尼的光头在光线下泛着亮,他没急着接话,只是慢悠悠转着咖啡勺,金属碰撞杯壁的轻响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半晌,他才抬眼,声音不高却带着笃定:“当然,我肯定他的潜力和能力,2100万,数字不算离谱。但你我都清楚,这个价格很少有球队愿意掏出来。”
波尔图代表眉峰一挑,指尖在合同上碾了碾:“那又怎么样,如果掏不出来我们可以不卖。”
加利亚尼放下咖啡勺,身体微微前倾,指腹点在“转会费”三个字上,眼神里的精明藏不住:“你先别急,米兰愿意出2100万欧,先租一年,租金200万。一年后,1900万买断,但分三期付,我们是意大利的大俱乐部,一分不会少。”
“这不是也才,我懂了,你是加上租借费2100万?”波尔图代表嗤笑一声,往后靠在椅背上,“分期付款和一次性支付和区别太大了,我们没办法接受。”
“我们是米兰,我们信誉很好。”加利亚尼探身向前,语气里带了点不容置疑的笃定,“你们是想要的是2100万的转会费。想想看,全欧洲找得出比米兰更靠谱的下家吗?分期不是拖欠,是把1900万拆成三笔稳赚的账——今年600万,明年600万,后年700万,每一分都带着米兰的信誉背书。对你们,是零风险;对我们,是现金流的余地。这叫双赢,先生。”
会议室里静了几秒,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电车叮当声。波尔图的几个人交换了个眼神,为首的代表终于松了松领带,语气软了半分:“租一年可以,分期也可以,但买断必须是强制条款,写死在合同里。”
“条款按规矩来,一条不少。”加利亚尼没等他说完,已经端起咖啡杯,杯沿碰在唇边时,眼角的笑纹里全是得偿所愿的从容,“合作愉快?”
波尔图代表看着他那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终于点了点头:“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