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说道:“我家老爷,有个经商的伙伴,姓柳。
柳老爷有个儿子,年方十八,患了重病,也到了失魂丧魄将死之时,药食难医。
恰好遇到游方高僧。
高僧让柳老爷,找个将死之女孩。
让两人速速成亲,说成亲后,两人的病都可好,叫什么否极泰来。
柳老爷请人四方打听,寻到个张乡绅。
张乡绅家里的小女儿,正好病得不治。
两位老爷听了高僧的话。
都寻思,也无他法,索性死马当活马医。
按高僧的说法,让两个孩子成亲。
活可作夫妻,生子育女。
死亦可黄泉作伴,不致孤单!
结果怎么着,两个孩子,成亲第二天,病竟然都好了!
倒真应了高僧的话,否极泰来!”
薛姨妈这一句,‘生可作夫妻,死可黄泉作伴’。
真的说到贾母和王夫人的心坎里去了!
此时,黛玉屋里的小丫头,匆匆来禀,说林姑娘不行了,紫娟姐姐哭得不行,只能差她来了!
贾母听了心里一动。
立即说道:“抬我去看林姑娘。”
同时口里抱怨道:“这两个小冤家,真要唬死我吗?”
王夫人听得贾母说,“两个小冤家”
想起袭人打的小报告,宝玉的心思在林姑娘身上。
又想起薛姨妈说的,两个将死病人结亲。
病好了,若真的应了高僧的否极泰来。
王夫人心里,也有了一个主意。
宝钗在心里,默默地为薛姨妈点赞。
妈妈把我说的事,说成是父亲讲的真事,可信度更高呀
这边,小厮立即抬来轿椅。
贾母坐上轿椅,身后呼啦啦地,跟了一群人,直奔潇湘馆来。
来到潇湘馆,紫娟已哭得泪人般。
见到老太太,紫娟叫道:“老太太,我们姑娘不行了!”
贾母顾不得紫娟。
哭着奔向黛玉叫道:“我的儿,你不能走。”
说着已经扑到床上。
此时,黛玉已经只有出的气,没进的气了。
黛玉的一丝游魂出体,慢悠悠地出了潇湘馆。
直奔太虚幻境而去。
宝玉的一丝游魂,本在潇湘馆里守着黛玉。
人魂难见,今见黛玉脱了体,未及答话,黛玉己经飘了出去。
宝玉连忙追了上去,高声叫妹妹。
转瞬间,都进了太虚幻境。
宝玉看到黛玉转瞬,化成一株仙草,猛然惊觉,原来如此。
围着仙草,好妹妹叫了千万声。
仙草化成黛玉模样。
黛玉笑道:“你的甘露之水,我已用泪还尽,我劫已完!神瑛哥哥回去呗,妹妹要恭喜你,娶宝姐姐为妻,圆你金玉良缘之乐!”
宝玉拉了黛玉,
向黛玉笑道:“胡说,什么金玉良缘,你我木石之盟才是佳偶,我生生世世,只愿在这灵河岸边,守你这株仙草!”
忽见警幻仙子出现。
警幻仙子向宝玉说道:“妹妹可回,神瑛尘缘未尽,速速回去。”
宝玉见是警幻仙子,连忙施礼。
向警幻笑道:“仙子姐姐管情事,也得顾人心。天下哪有还泪之说,两个相爱之人,用还泪了情事,历经人世,皆是悲凉。而今妹妹好了,我回去余生悲凉,我何必回去。”
警幻仙子笑道:“你这石头,修得神位在身,咋的摞不开这情事,速速还阳去。”
宝玉耍赖:“妹妹不回,我亦不回,石头和草,就在这灵河岸边,相互守护,要什么神位,回什么阳间。”
管它什么神仙规矩,有妹妹的地方便是家。
你警幻仙子再能耐,难管向死之心。
宝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儿。
警幻仙子看着神瑛侍者。
寻思这玩意,本是顽石,修了万年的仙体,也脱不了石头心。
石头心,本就是实心儿。
认死理,难活络。
绛珠仙草,本已经衰得神魂俱灭,众神皆都放弃了。
偏这神瑛,认为能活,不听神劝仙说。
日日以甘露来润,夜夜以灵气守护。
还真的把仙草救活了!
现在,这石头赖在这里,一副谁劝也不听的样儿。
警幻看向黛玉说道:“妹妹可愿回去?”
黛玉摇头:“我才不回去,回去干啥,看人家那金玉良缘!”
宝玉刚要说话。
忽见警幻手中拂尘轻挥。
耳中传来警幻之语道:“金玉良缘已毁,历木石之劫去吧!”
警幻收起拂尘,淡然一笑。
余情未了,打回凡间!
黛玉和宝玉,只觉眼前同时一黑,不知归到何处。
再说贾母,不见黛玉犹可。
真的见了黛玉,看着花一样的外孙女儿,此时,形如枯蒿,有如灯油耗尽。
亦如摘心肝般地痛!
贾琏引来王太医,太医诊了脉,说了一样的话。
王太医说道:“醒来,先喂参汤,再唤我开方,醒不来,几天后准备后事!”
贾政吩咐贾琏去送王太医。
王夫人则巴巴地看着贾母。
王夫人原本是看不上黛玉的。
当时谈到议亲,王夫人正谋划着,娶好儿媳薛宝钗。
忽悠贾母“妻大三,抱金砖”的话。
没想到老太太竟然非常乐意。
王夫人第一次,听袭人话中有话地说,姑娘们年龄大了,和宝玉不能像小时候混在一处,尤其有外亲戚,宝姑娘和林姑娘,万一有个不雅的事,坏了名声时。
王夫人对袭人,真是喜欢得了不得。
忠仆呀!王夫人立即私下抬举袭人。
宝钗是个好女孩,王夫人倒不担心。
林姑娘倒是个祸害,偏宝玉当个宝贝似的捧着。
宝玉本是府里的宝贝,老太太的心尖尖。
黛玉来了后,老太太的心尖尖上,多出一个黛玉来。
儿子得的爱分点出去,做娘的,哪个得喜!
况且林黛玉,刁钻古怪,病秧子似的,实在不是个好女孩。
可纵是再不喜欢,黛玉的身份摆在那里。
不能像晴雯那个狐媚子,直接儿赶出府。
死了烧了算事。
说起晴雯那狐媚子,长的跟黛玉还有点像呢。
王夫人实在喜欢不起来。
可那黛玉,又是婆婆的心头肉。
宝玉在婆婆心里排第一,黛玉就排第二。
更是老公贾政的亲外甥女。
别人看不到,王夫人看到,每次聚会,老公看黛玉的眼神,真是比看宝玉更亲。
私下里还说,院里的孩子,无一有黛玉的品貌和才华。
王夫人知道,人家亲妹妹的亲骨肉。
当然是越看越宝贝。
王夫人这个当舅妈的,婆婆老公越宝贝黛玉,她越不喜欢这个外甥女。
待宝玉和宝钗议亲时。
袭人跑来王夫人处告密,讲了宝玉在那个夏天,对黛玉的深情告白。
听了袭人的告密,王夫人深厌林黛玉。
认为宝玉的痴心,纯是林黛玉勾搭所致。
天下婆婆,要是讨厌儿子的女朋友。
那女朋友便是狐媚子,自己儿子才是正人君子!
王夫人看宝玉,处处都好。
宝玉撩金钏儿,是金钏儿混蛋。
晴雯生的好,便是狐媚子。
宝玉向黛玉告白,是黛玉勾引的。
天下好的女孩,只有我的姨侄女宝钗
宝钗才是天下第一好儿媳。
现在听袭人这私话,真怕宝玉黛玉闹起来。
老太太老爷一个心软,林黛玉做了我儿媳妇。
王夫人立即去找贾母。
这个事儿得让婆婆处理,我才能脱了干系!
贾母听了王夫人的话。
叹了口气说道:“林丫头倒是好的,我不把她给宝玉,主要她的身子弱,宝丫头呢,长得丰满健康,将来好生养!”
王夫人心里道,明明林姑娘刁钻古怪,你还认为是好的,你家都是好的,咱家的只是好生养。
口里说道:“而今如何是好!”
贾母想了想说道:“林丫头好说,宝玉这心思,若知道娶的不是林丫头,会不会闹起来!”
宝玉要是闹起来,岂不毁了黛玉的名声。
凤姐儿脑袋一转,有了主意。
贾母听了凤姐儿的主意。
同意以桃代李。
并嘱咐所有人,不许声张。
偏偏贾母屋里,有个傻大姐。
智商只有四五岁,贾母看她傻得可爱,放在身边取乐。
并不知道傻大姐,会关心宝玉亲事。
偏偏这傻大姐,把贾母和凤姐的计谋,都听进耳朵里了!
还偏都告诉了林姑娘。
王夫人当然不知道这一段事。
起先看不好林姑娘,想娶宝钗。
可宝玉这半死不活的,薛姨妈喊明不嫁。
又听了薛姨妈的故事。
王夫人虽然信佛,并不糊涂。
宝玉现在这个样子,没人愿嫁。
万一有个两短三长,黄泉路上,也真是个孤孤单单的鬼。
老太太若把黛玉嫁给宝玉,倒是两全其美。
两个人去了那边,黄泉路上不孤单。
想起黄泉路,王夫人又心酸了,忍了泪。
想说娶黛玉,又怕老太太、老爷怪她。
唉!这黛玉,可是老爷老太太的心头肉。
王夫人只盼着贾母说出来。
眼泪汪汪地看着贾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