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领导在会上着重强调了草业发展的广阔前景,明确提出“走出去”的战略思想。其指出,公司将以积极的态度拓展业务领域,主动加强与其他企业和机构的合作,致力于构建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推动公司在草业领域的深度布局与发展。
行业专家围绕草业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详细分享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专家特别强调科技创新在草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认为技术创新是突破行业瓶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基于当前行业发展需求,专家提出了对草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并就人才培养给出了针对性建议,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等。
当前草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及市场环境。表示政府高度重视草业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鼓励企业抓住政策红利,加大在草业领域的投入力度,加快推动草业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强草业产业链合作这一核心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建立产学研联盟,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资源,共同开展技术研发;聚焦关键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市场资源共享机制,拓宽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针对草业人才培养问题,与会人员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应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出更多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满足草业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大家认为,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高效的交流平台,促进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培训班、展会等活动,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氛围。
依据政府工作报告及两会精神,临沂需明确林业经济发展路径,聚焦“林下采集”“林下种植”“养殖业”及“景观利用”四大方向。《森林法》规定公益林可在科学论证前提下适度开展林下经济(如种植、旅游),严禁超出法律范围开发。林业部门主责为“种树护林”,中药材管理归属药监系统,故需以“森林中草药”名义推进,避免职能交叉。
探索“不砍树也能致富”的可持续模式,推动林业经济从传统伐木向生态复合经营转型。
重点突破林下种植环节,尤其关注高附加值的森林药材(如连翘、黄芪、酸枣仁等)。优先选择低成本作物(如牧草)快速见效并降低养护成本;逐步升级至高价值药材(如花卉类药材,兼具观赏性)。
- **规模化**:单亩收益约200元,需扩大种植面积(数千至上万亩)形成规模效应。
- **标准化**:统一种植规范以适配机械化操作,降低人力依赖。
- **工业化**:定位为原料供应端,避免直接涉足深加工或终端消费市场。
(二)重点品类选择
1. **推荐品种**:连翘、黄芪、党参、酸枣仁、茯苓等道地药材,市场需求稳定且适配林下环境。
2. **风险提示**:避免盲目跟风炒作品种(如玛卡、船坞),需结合政策导向与市场周期评估。
灵活调整品种:从高风险品种(玛卡、船坞)转向稳价大宗药材(茯苓),通过“低价渗透+附属品盈利”模式打开市场。
-轻资产运营:采用“订单先行+零库存”贸易模式,缩短资金周转周期,降低仓储风险。
国企合作难点:国企考核机制僵化,难以匹配民营灵活的销售策略(如账期、定价权)。
(二)国有企业挑战
1. **机制限制**:决策流程长,无法快速响应市场波动;销售端受潜规则制约(如进厂门槛高)。
2. **资源整合优势**:可依托政府项目资金开展大规模造林,将药材种植嵌入林业工程(如灌木林配置连翘、沙棘)。
3. **风险规避需求**:国资委禁止国企从事纯贸易,须以“自产自销”名义开展业务,需配套实体基地证明。
四、创新合作模式探讨
(一)“国企+民企”协同机制
1. **角色分工**:
- **国企职责**:负责土地流转、项目立项、资金筹措及上游资源整合(如林业工程设计中嵌入药材种植)。
- **民企职责**:主导种植管理、收购加工、市场销售,利用灵活性对接下游药企需求。
2. **订单农业模式**:
- 由药企\/上市公司下达采购订单,国企作为主体签约,民企负责实际生产和供货,实现“保底价+市场化分成”。
- 例:华润39、江中制药等企业提供长期订单,国企以“生态修复项目”名义申报用地,民企组织合作社种植。
(二)合规性设计要点
1. **地块绑定**:所有药材必须有明确的地块来源,可通过林业项目中设计的灌木林(如连翘、沙棘)实现“名义自产”。
2. **档案完备**:保留种植合同、溯源记录、检测报告,应对药企审计及政策检查。
3. **资金闭环**:国企控制资金流向,民企垫付前期种植成本,销售回款后按比例分配利润。
(三)跨区域拓展策略
1. **山西试点**:优先开发本地道地药材(如黄芪、连翘),依托现有林业项目快速落地。
2. **全国布局**:通过设立省级子公司解决道地性问题(如云南茯苓、安徽石斛),配合国企主业(如国土绿化工程)同步推进。
本次研讨会围绕林业经济转型与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展开深入探讨,达成以下共识:
1. **核心路径**:以“林下药材”为核心,通过国企与民企深度协同,整合政策资源与市场活力,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生态。
2. **合作模式**:采用“国企+民企”协同机制,国企负责资源整合与政策对接,民企发挥市场灵活性,共同推进订单农业模式。
3. **下一步重点**:尽快落地试点项目,完善合作机制,逐步向全国推广。
4. **风险管理**:强调选择抗风险品种、关注市场趋势,并通过签订长期合同、政策动态跟踪等方式规避风险。
本次会议通过理论研讨与实践案例结合,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后续需加快试点项目落地,推动合作模式成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