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前整齐划一的田垄上,一株株肥硕健壮的草莓,正舒展着油绿的叶片,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大部分的草莓,都已经结出了青涩的果实,像一颗颗小小的绿宝石,点缀在绿叶之间。
而更让他心脏狂跳的是,有几株长势最快的,枝头挂着的果实,顶端竟然已经,泛起了一抹诱人的淡淡的红色!
在这寒冬腊月,冰天雪地的时节!
在这穷山沟里!
竟然能看到,反季节草莓结果!
这已经不是奇迹了,这简直就是神迹!
赵卫国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快步走到田垄边,蹲下身子,仔仔细细地,观察着那些草莓植株。
专业的双层膜,科学的起垄栽培,地膜覆盖技术,甚至,连田垄间,那些用来物理增温的黑色水袋……
他越看,心里的震惊就越是无以复加。
这些技术,他都在省里下发的农业期刊上,看到过!那都是目前国内,最先进,最前沿的温室栽培技术!
别说是他们小小的红旗镇,就是整个麓山县,也绝对找不出第二个,能把这些技术,应用得如此完美,如此到位的地方!
“这……这到底是什么人干的?!”
赵卫国的脑子里,一片混乱。
“难道……下溪村真的隐藏着一位,从省城,甚至是从京城来的退休的农业老专家?”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
一个奶声奶气的童音,突然从他身后响了起来。
“叔叔,你是谁呀?你怎么跑到我们家的草莓园里来了?”
赵卫国猛地一回头。
只见一个梳着齐刘海,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看起来只有五六岁的小女孩,正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小女孩的脸蛋粉雕玉琢,可爱得像个年画上的福娃娃。
赵卫国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自己这是私闯民宅了。
他有些尴尬地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尽量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和蔼可亲一些。
“小朋友,你好。我……我是镇里农技站的,我叫赵卫国。我就是路过,看到你们家这大棚盖得漂亮,就进来看看。”
“哦,原来是镇里来的大干部呀。”
林冒烟眨了眨眼睛,一副“我懂了”的表情。
然后背着小手,像个小大人一样,走到了赵卫国的面前。
赵卫国看着眼前这个,还没自己膝盖高的小不点,心里有些好笑。
他决定,考一考这个小福娃。
他指着那些草莓,明知故问地说道:“小朋友,叔叔问你,你们家这草莓,是什么品种啊?长得可真好。”
他想,一个小孩子,最多也就知道这叫草莓,肯定不可能知道品种。
然而林冒烟的回答却让他,差点把自己的舌头给咬掉。
“叔叔,我们这个品种叫丰香。”
林冒烟的声音,清脆悦耳。
“它是从日本引进的早熟品种,特点是植株长势旺,抗病能力强,果实个大,味甜,而且,还特别耐储存和运输!”
轰!
赵卫国的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丰……丰香?!”
这个品种,他只在省农科院下发的一份内部资料上,看到过名字!据说,是刚刚引进国内,正在进行区域性实验的顶级品种,连他们县农技站,都没资格拿到种苗!
这个小山村里,不仅有人种了出来,而且,一个六岁的小女孩,竟然能把它所有的特性,都说得一清二楚分毫不差!
赵卫国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他死死地盯着林冒烟,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你……你怎么会知道这些?”
“我从书上看的呀。”林冒烟歪着小脑袋,露出了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再次祭出了她的万能借口。
赵卫国不信!绝对不信!
看书能看到这种程度,那全国的农业专家,都可以下岗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决定继续出题!
“好,那我再问你。”他指了指棚顶,“现在是冬天,大棚里是密闭的环境。没有蜜蜂,你们的草莓是怎么授粉的?”
这个问题非常专业,也直击大棚种植的核心难点。
林冒烟却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我们用人工辅助授粉呀。”
“在草莓开花的时候,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用一只干净的,软毛的毛笔,在每一朵花的花蕊上,都轻轻地刷上几下。这样,不就完成授粉了吗?”
“等以后我们规模大了,我还准备去跟村东头的养蜂人吴大爷,商量一下,把他的蜂箱,搬进我们的大棚里来呢!”
人工辅助授粉!生物授粉!
两个最科学,最有效的授粉方案,从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嘴里,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赵卫国,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他的额头上,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感觉,自己今天遇到的不是一个小福娃,而是一个披着萝莉外衣的“农业妖孽”!
他还不死心,他又指着那些长势旺盛的草莓苗,问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刁钻的问题。
“你们的土壤,是怎么配比的?肥力管理,又是怎么做的?有没有考虑到,长期单一作物种植,可能带来的土壤板结和病菌富集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了“可持续农业”的范畴。
然而,林冒烟只是眨了眨眼,然后,用一种理所当然的语气回答道:“叔叔,我们当然考虑到了呀。”
“我们的土,是用田园土、河沙、还有发酵过的松针腐叶土,按照5:2:3的比例,混合起来的。底肥,用的是发酵过的羊粪和骨粉。”
“而且,我们已经计划好了。等这一季草莓采收完,我们不会再继续种草莓。我们会在这个棚里,种上一季的豆子,或者小油菜。这样可以养地,还能减少病虫害。”
“我们家猪圈里的猪粪,也正在发酵。等发酵好了,就是最好的有机肥……”
林冒烟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
而对面的赵卫国,已经彻底石化了。
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被施了定身法。
他的脑海里,只剩下“嗡嗡”的轰鸣声。
配方施肥!轮作倒茬!有机循环!
这……这任何一个概念,拿出来,都够他这个农技站长,写一篇论文,在全镇,乃至全县,开一个技术推广大会了!
而现在,这些最先进的农业理念,却被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像说“今天天气不错”一样,轻松地,系统地,全部说了出来。
赵卫国感觉自己这二十多年的农业工作,都干到狗身上去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一脸天真的小女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宝藏!这是我们红旗镇,不!是我们整个麓山县,挖到的,一个真正的,活的,会走路的巨大宝藏!”
他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和激动,他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抓住正好走进来的林建国的手,声音因为过度激动,而变得尖锐无比。
“同志!你,你们家,有一个宝藏啊!”
“不!你这个女儿,她不是小福娃,她是我们整个红旗镇的,超级大宝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