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187 章:短铳破阵?骑射惊营
正德三年(1508 年)?夏(七月十四日)?卯时?虎豹营工坊兵工厂
晨露在兵工厂的铁砧上凝结成珠,赵小匠却早已蹲在铸铳作坊的角落,手中捧着一支半成型的短铳 —— 枪管比盘龙铳短了两尺,枪托处裹着防滑的鹿皮,是专门为夜枭卫骑兵设计的 “奔雷短铳”。工部木匠李师傅正用细砂纸打磨枪托,木屑随着动作簌簌落下,在晨光中飘成细小的金粉。
“赵匠首,这枪托的弧度再调半分,骑马时能更贴紧掌心。” 李师傅指着枪托内侧,“夜枭卫骑马作战,手腕要发力控马,铳托得趁手,才不会影响瞄准。”
赵小匠立刻点头,拿起凿刀小心调整:“昨天试了三支样品,都因为枪托太直,士兵们说射击时震得手腕疼。这次按您说的改,应该能成。”
作坊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陆砚昭与秦安并肩走来 —— 秦安是夜枭卫队长,特意来看看骑兵短铳的进度。“赵小匠,样品怎么样了?” 秦安的目光落在短铳上,眼中满是期待,“夜枭卫的兄弟们都等着用呢,骑马带长铳太不方便,短铳正好能挂在马鞍上。”
赵小匠递过短铳:“秦队长试试手感,枪管缩短后还留着螺旋膛线,射程能到百步,比弓箭还远些。枪托裹了鹿皮,防滑还减震。”
秦安接过短铳,掂了掂重量 —— 比预期轻了半斤,单手就能握住。他对着作坊的窗户瞄准,手腕轻轻转动,枪口能灵活对准不同方向:“好!这重量、这手感,骑马用正合适!啥时候能试射?”
“今天中午就能!” 赵小匠兴奋地说,“陨铁零件都齐了,上午再组装两支,下午去试射场,让夜枭卫的兄弟们试试水。”
辰时?兵工厂教官培训区
与铸铳作坊的专注不同,兵工厂东侧的空地上,一场教官培训正热闹进行。陈猛带领十名猛虎卫精锐,手持盘龙铳,向京营派来的二十名将领讲解火器操作 —— 从装火药、装弹丸,到清理膛线、保养铳械,每个步骤都拆解得细致。
“装火药时一定要按刻度来,” 陈猛举起一支铳,指着枪管上的 “三钱” 刻度线,“多了炸膛,少了打不远,战场上可没有第二次机会。”
京营参将张大人认真地记着笔记,时不时打断提问:“陈将军,雨天射击时,火帽会不会受潮?咱们京营的士兵多在野外训练,遇上坏天气可怎么办?”
“张大人放心!” 沈知薇适时走来,手中拿着个油纸包,里面是锦衣卫特制的防水火帽,“这火帽外层裹了防水蜡,雨天也能正常点火。一会儿试射时,咱们特意泼些水,让各位大人看看效果。”
张大人接过火帽,仔细端详:“还是你们考虑得周全!有这防水火帽,咱们在边关也能用得上新火器了。”
午时?兵工厂试射场
午时的日头最烈,试射场却围满了人 —— 赵小匠带着两支奔雷短铳赶来,秦安挑选了十名夜枭卫骑兵,准备进行骑马试射。试射场中央铺着长长的帆布,模拟战场的开阔地形,百步外立着十具稻草人靶,靶身上画着骑兵常用的移动轨迹。
“都听好了!” 秦安勒住马,手中高举短铳,“骑马射击时要保持身体稳定,扣扳机的瞬间别松缰绳,瞄准后再开火!”
话音刚落,第一名骑兵催马疾驰,马蹄声在试射场响起。接近靶位时,他突然侧身,单手举起短铳,“砰” 的一声巨响,弹丸精准命中稻草人胸口。紧接着,第二名、第三名骑兵接连上阵,十次射击中,有八次命中目标,远超众人预期。
“中了!” 赵小匠兴奋地拍手,手中的记录册都差点掉在地上,“射程一百步,移动靶命中率八成,比弓箭强太多了!”
陆砚昭走到秦安身边,看着远处的靶纸:“短铳的后坐力怎么样?士兵们能适应吗?”
“比想象中小!” 秦安笑着道,“枪托的弧度改得好,震动力都被分散了,兄弟们说再练几天,命中率还能提高。”
京营的张大人也凑过来,眼中满是惊叹:“没想到骑兵用铳也能这么准!咱们京营的骑兵要是配上这短铳,以后对付瓦剌骑兵,就不用再靠马刀拼杀了!”
未时?兵工厂战术研讨室
试射结束后,陆砚昭召集陈猛、秦安、沈知薇和京营将领们,在战术研讨室商议火器推广细节。桌上铺着一张巨大的战场舆图,上面用红笔标出了京营各卫所的位置,还有虎豹营各分队的训练计划。
“按陛下旨意,月底前要给京营调两百支盘龙铳和五十支奔雷短铳,” 陆砚昭指着舆图,“陈猛,你派去的教官要加快进度,争取让京营士兵月底前能熟练使用。秦安,夜枭卫的短铳训练要结合实战,多练移动射击和马上换铳。”
沈知薇补充道:“锦衣卫已备好运输车队,火器造好后会直接送进京营,每支铳都配了保养工具和说明书,不会耽误训练。”
张大人起身抱拳道:“陆指挥放心,京营已腾出营房,专门给学火器的士兵住,还准备了实弹靶场,保证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酉时?兵工厂铸铳作坊
傍晚时分,铸铳作坊里,王铁山和周师傅正一起组装新的奔雷短铳。炉火映着他们的脸,两人配合默契 —— 王铁山装膛线预制件,周师傅装火帽,不到半个时辰就完成了一支。
“照这个速度,月底前能造出五十支短铳,” 王铁山擦了擦汗,“到时候夜枭卫的兄弟们就能用上咱们造的火器了,想想都高兴!”
周师傅笑着点头:“咱们工匠一辈子就盼着能造出有用的东西,现在造的铳能保家卫国,比啥都强。”
陆砚昭巡视到作坊时,正好看到这一幕。他拿起刚组装好的短铳,对着窗外瞄准,动作流畅:“你们辛苦了!等火器推广到全军,陛下肯定会重赏你们。”
“不求重赏!” 王铁山憨厚地笑道,“只要咱们造的铳能让士兵们少流血,比啥赏都强。”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格外晚。工匠们还在赶制火器,教官们在给京营将领补课,夜枭卫的士兵则在试射场继续练习骑马射击。陆砚昭站在研讨室窗前,看着眼前忙碌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希望 —— 火器革新已初见成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火器在战场上发挥最大的威力,守护好大明的江山。
远处的钟楼传来戌时的钟声,浑厚的声响在夜空中扩散。陆砚昭最后检查了一遍舆图上的计划,才转身离开。走在回营的路上,他想起白天骑兵试射时的场景,想起京营将领们惊叹的神情,心中更加坚定 —— 只要虎豹营与各方齐心协力,大明的军事力量一定会越来越强,那些妄图侵犯江山的敌人,终将被这些新火器击退。
回到住处前,陆砚昭特意绕到试射场,看到夜枭卫的士兵们还在练习,马蹄声与铳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充满力量的战歌。他笑着摇头,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 —— 明天,又将是忙碌却充满希望的一天,而他们的火器革新之路,正朝着实战的方向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