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1年,深秋的成都已染上几分寒意,然而武侯祠地宫深处,却是一片炽热与肃杀。这里已非昔日商讨军国大事的简单密室,而是被改造成了荆益政权最核心的“寰宇推演殿”。殿宇中央,并非沙盘,而是一幅由无数细密光点、流动能量线与复杂符文构成的,几乎充斥了整个空间的 “多元宇宙态势星图” 。
星图浩瀚,以难以理解的技术模拟着已知与未知的广袤。中央,代表着本土位面“炎黄-0731”的光球稳定地散发着青、紫、金三色交融的辉光,那是三星归一位面本源力量的彰显。然而,这光球之外,并非静谧星空,而是被无数蠕动、侵蚀、不断试图逼近的暗红色阴影半包围着,那是“观察者-熵”及其力量投射的具象化,如同环绕良善国度的无尽魔域。更遥远的背景深处,隐约可见其他一些光点,有的微弱如风中残烛,有的明灭不定似在挣扎,有的则已彻底暗澹,只余一片死寂的灰白——那是其他位面文明的缩影,是同样在“观察者”威胁下或已覆灭、或仍在抗争的见证。
周瑜、月英、诸葛亮三人,便立于这星图中央,身形被无数星光映照,显得愈发挺拔而凝重。他们刚刚结束了基于新战略蓝图——“固本、清源、升华、征伐”四步走的第一次深度推演。空气中弥漫着能量共鸣后的余韵,以及一种山雨欲来的紧迫感。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如电,扫过星图上那些不断试图冲击三色光球的暗红阴影。“四步战略,步步惊心,环环相扣。然这第一步‘固本清源’,便是我等面临的首道,亦是至关重要之天堑。两年之内,须完成技术之终极整合,达成三星之完美归一,并于此‘周期终结’节点,正面击溃‘观察者’此番投射之全力。此战若败,万事皆休。”
月英指尖轻点,星图上立刻浮现出格物院正在全力攻关的数十个核心项目的能量模型虚影,它们如同精密齿轮,层层嵌套,构成了荆益未来的战争骨架。“技术整合已入最后冲刺。‘金鳞-VII型’浮空舰设计已然冻结,龙骨铺设与核心阵列镌刻同步进行,首批三艘将于明春下水,届时我方可控天空之权。能量武器小型化与‘星芒脉冲炮’阵列化进展顺利。然,‘太初灵域’与‘归墟引’此等融合神技,其模型构建涉及本源法则交织,非一日之功,至少还需进行三次如日前那般深度的‘三元共鸣’,方有望稳定其框架,投入实用。时间……依然如勒颈之索,分秒必争。”
周瑜负手而立,目光却并未局限于本土防御。他凝视着星图上那几个已被标记、却依旧笼罩在迷雾中的外部坐标——太平洋深处、南美雨林、西藏昆仑。“外部压力,亦是磨刀之石,更是破局之钥。太平洋深处那处坐标,与我手中青龙戟共鸣最为强烈,我必须再去一趟。”他抬起手,青龙戟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他掌中,戟身流淌着温润而内敛的青光,隐隐发出龙吟般的颤鸣。“我有预感,那里不仅藏着青龙传承的后续篇章,或许……还有关于如何主动‘叩响’高维之门,乃至理解‘观察者’本质的线索。被动防御,终非长久之计。”
“然也。”诸葛亮颔首,羽扇指向星图,一条清晰的行动路线被勾勒出来,“内固根基,外探利刃,双管齐下,方是正理。公瑾可率精干力量前往探索,夷洲基地及新建‘龙睛’前哨需提升至最高警戒,互为犄角,确保退路与信息畅通。亮与月英坐镇中枢,统筹全局,加速完成最终备战,同时严密监控曹魏与‘观察者’之动向,防其狗急跳墙。”
战略已定,三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彼此的信念与决意已通过星髓链接交融一体。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存亡之战,更是那更为遥远的、龙腾星海的未来。这一次聚首,正式为荆益这艘即将迎击惊涛骇浪的巨舰,校准了驶向未知深海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