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刘小海心急如焚,立刻拨通了“安商五人行”组长李青云的电话。经历过乡党委书记历练的李青云沉稳如山:“小海,别急。”
“我现在该做什么?”刘小海声音急促。
“你什么都不用做,交给我们处理!”
“那陈工怎么办?”刘小海最担心这个。
“放心!岭下村的人不敢把他怎么样!”李青云语气笃定。
李青云迅速部署:
1. 通知兴安街道办: 党工委书记和主任立即赶往岭下村,首要任务确保陈建辉工程师安全,其次调查当初征地时是否真遗漏了坟冢。
2. 通知小组干警: 兴安派出所所长(五人行小组成员之一)带队,查明张老三坠亡真相,并暗中调查闹事头目。
3. 亲赴岭下村: 李青云带领五人行其余两位成员,直奔张老三家。
灵堂内,李青云依礼吊唁后,便安静地坐在一旁。这位经开区副主任深知,此刻守在灵堂是最佳策略:既是对家属的慰藉,更能以自身“坐镇”的姿态,有效防止事态升级。他谨记“言多必失”,一言不发,只是存在。
守灵至深夜十二点,张家人疲惫不堪,围观村民也渐渐散去。李青云知道时机成熟。留下几名经开区工作人员继续观察,他火速返回经开区,召集街道办和公安碰头。
各方信息迅速汇总,真相浮出水面:
坟冢问题: 宏海地块的坟冢几年前已彻底清理,交付的是无任何纠纷与争议的净地。
张老三死因: 纯属意外。张老三因赌博数日未归,回家后与妻子激烈争吵,妻子持菜刀追赶至顶楼(但未砍中),张老三在楼顶吹嘘时不慎失足坠亡。
闹事者: 核心是岭下村村民张其光、谢阿毛二人。他们曾在前任领导吴为力主政经开区时强揽工程。此次纠集了社会闲散人员闹事,企图故技重施。
真相大白!李青云立即向经开区两位主官——书记任明远和主任上官艳汇报。
任明远果断指示:
1. 迅速行动:立即连夜抓捕张其光、谢阿毛,解救陈建辉工程师!
2. 澄清真相: 责令兴安街道办事处第二天一大早迅速入户,向群众说明实情。
公安机关连夜出击。抓捕时,张、谢二人果然正在胁迫陈建辉:“想化解这‘风水霉头’很简单,把宏海项目施工交给我们,保你平安无事!”这赤裸裸的敲诈,正好撞在枪口上。
任明远正欲抓典型整肃纪律,为安商营造良好环境。公然到引资项目工地闹事、殴打负责人、非法拘禁项目经理——性质极其恶劣!他下令:必须严厉惩处!
第二天,程大水如约带着园林规划师从温州过来,来到工地。任明远亲自陪同,一路谈笑风生,仿佛昨日的风波从未发生。这份镇定与支持,给惊魂未定的刘小海团队吃了颗定心丸。
大水返回温州后,刘小海和陈建辉抖擞精神。这次教训让刘小海长了记性:但凡涉及围墙外的事务,拿不定主意的,必先与“安商五人行”相关工作人员通气。有了这层保障,项目后续的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装修都推进得异常顺利。
然而,一个棘手的内部决策摆在了面前:酸洗磷化生产线,是否放在这280亩地块上?
刘小海与陈建辉紧急商议。
“陈工,这条线如果不设在这里,”刘小海眉头紧锁,“我粗算了一下,一年利润至少损失两千万!我们在海城的厂子有同样的生产线,运行八年了,一直平安无事。”
陈建辉也倾向于保留:“没错,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拉到更远的西山环保园区去做酸洗磷化,运输、管理成本剧增,钱还是别人赚,确实太不划算。关键在于,只要我们在厂区内设立独立的、高度封闭的酸洗磷化车间,并配套建设完善、高效、合规运行的先进末端废水处理设施,风险是可控的。只是……”他顿了顿,“这套顶级的末端处理设施,投资可能会超出集团最初的预算。我们得向程总报告,请他定夺?”
刘小海深以为然:“好,马上向程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