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蒿看着她道:
“六妹妹也很厉害,像我就不会女红,我没什么耐心。”
别人家的姑娘出嫁的嫁衣都是自己绣的,不像她,还得绣娘绣好了,她才象征性的在上面扎上两针。
苏云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她听大姐和三姐说过,二姐姐去过很多地方,懂的很多事。
她好羡慕二姐姐,她一直被娘关在房里,都很少出门。
沈青蒿看着她道:
“其实不用行万里路,在书里也能窥见各地方的风土。”
苏云舒抬头问道:
“真的吗?”
沈青蒿道:
“是的,有一本游记就是专门讲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可好看了,六妹妹如果感兴趣,我可以拿给你。”
苏云舒惊喜道:
“那妹妹谢过二姐姐割爱了。”
沈青蒿笑笑,让春桃去把她那本大烟游记拿出来给苏云舒。
春桃把书拿了出来。
苏云舒接过书,抚摸着书皮。
她翻开第一页便爱不释手起来。
她抬头惊喜的道:
“原来书中也有这么有趣的地方。”
沈青蒿笑道:
“是啊,我其实懂的也不算多,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
她转头问苏婕,
“三妹妹,你刚刚说喜欢看话本子,不知道三妹妹喜欢看什么样的话本子呢?”
苏婕闻言,眼睛发亮道:
“二姐姐,你知道芳香书局吗?”
沈青蒿心里一动道:
“知道。”
苏婕兴奋的道:
“芳香书局的楼公子,写的话本子真是一绝啊,让人欲罢不能,可惜他好久都没写了,上京行我都看了几遍了。”
说到后面,她惋惜道。
沈青蒿:·······
怪她。
最近事多,她已经好久没写了。
她笑道:
“也许过不了多久,她又会出新书了。”
她已经有新的题材了。
苏婕道:
“如果他出新书了,我拿来给二姐姐看,你肯定会喜欢的。”
沈青蒿笑道:
“好,我也喜欢她写的话本子。”
几位姑娘又聊了一些京城里发生的趣事。
几人都避口不谈萧砚舟的事。
那等子恶心的人,之前对二姐姐那样,现在只能说是报应。
她们并不知道沈青蒿被人劫走的事。
很快到了饭点,沈青蒿给几个妹妹都留了饭。
吃过饭后,妹妹们都回去。
沈青蒿坐到桌子前,春桃和夏竹知道小姐要写字了,赶紧拿来了宣纸,春桃则磨起了墨。
沈青蒿在纸上写下:
她仿佛做了一个长长的梦,梦里,那些宿命的纠缠——
自从沈青蒿来到苏家之后,老夫人脸上的笑多了起来,身体也一日比一日好了起来。
满府上下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谢景玄来丞相府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今天谢景玄下了朝又到了丞相府。
他先是到了沈青蒿的韶光院。
进门便看到沈青蒿临窗坐着,在写着什么。
女子神情恬淡,侧脸弧度美好。
这时,沈青蒿发现了他,转过头冲他一笑。
谢景玄的心似被羽毛轻轻拨了一下。
沈青蒿走出房门,
“你来了。”
谢景玄轻轻嗯了一声。
两人走到石桌前坐下。
谢景玄几乎天天来,两人已经熟悉的仿佛多年好友。
沈青蒿给两人沏了两杯茶。
这几日,院子里的花多了起来,她和春桃采了不少拿来晒干了泡茶。
谢景玄看着杯中花茶,奇道:
“这是什么茶,味道如此清新。”
他端起杯子,啜了一口。
入口微苦,咽下后满嘴芬芳,竟是特别的好喝。
沈青蒿笑道:
“这是佛手花,夏天宜多喝,能舒缓情绪,排解压力。”
谢景玄道:
“这茶竟有如此功效。”
他不禁又喝了一口。
沈青蒿见他喜欢道:
“景玄若是喜欢,待会可带一点回去。”
谢景玄道:
“好。”
这是她亲手采的,他要每天都泡来喝。
谢景玄给沈青蒿说了一件事。
今日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事。
大越国派人送来了国书,大越想跟他们大烟国交好,送来了公主和亲,大越使臣正在来的路上,估计半个月能到。
大越国跟大烟交界,地处偏僻,国土又小,气候干涸。
他们兵力不及大烟,跟大烟打了几年仗,国力更加弱了。
听闻大越国的国主年事已高,想立长子为新的国主。
但长子弱软,把而是幼子勇猛,朝中大部分大臣都是支持小皇子。
大越国现在是朝廷动荡,怕大烟国对他们开战,所以主动请降,送了公主过来和亲。
公主?
沈青蒿问道:
“那皇上可有说让哪位皇子跟这位公主成亲?”
沈青蒿想起柔美温柔的苏杏儿。
如果大越国公主进了大皇子府,那苏杏儿怎么办?
虽说苏杏儿是正妃,但人家是公主,肯屈居一个朝臣之女之下吗?
谢景玄道:
“没有说,皇上说了,公主来了之后,让她自己挑,挑中哪位皇子就跟哪位皇子成亲。”
大烟国虽然兵力比大越国强上很多,但一旦开战,吃苦的还是百姓。
对于爱民如子的当今天子来说,能不开战是最好的。
更何况还有一个矛突国在旁虎视眈眈。
虽说送了安宁公主去和亲,但矛突国君是个疯子,谁知道他哪天抽风了就打过来了呢。
不能冒险。
所以皇上此举是给了大越国极大的脸面。
沈青蒿道:
“这,万一她挑中了大皇子怎么办?”
谢景玄道:
“不会的,皇上已下令让三皇子接待大越国使团。”
就是说,皇上想让三皇子娶了这位大越国的公主?
皇上又重用了三皇子,这真让人猜不透。
谢景玄笑道:
“真真假假,才能让人放松警惕。”
水清则无鱼,想知道哪里有鱼,只能把水搅浑。
他有一种感觉,皇上似乎要出手了。
三皇子,只是他推出来试探的棋子。
而皇上真正的储君人选,是大皇子。
这么多年,他一直放任淑妃搅动朝堂,实则是为了保护大皇子。
也为了看清这朝中还有谁是能放心放在大皇子身边的。
皇上虽贵为一朝天子,但后宫也有顾不到的地方。
皇后已殁,如果他还一直顾着大皇子,只会把他推向风口浪尖。
还不如让三皇子出来顶着风口,让大皇子安然在宫中平安长大。
这才是他这么多年一直不立后也不立太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