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安排几个上年纪的员工去办理丧事,他立即着手维修一车间和四车间的设备,准备重新组织生产。
许多员工见工厂烧成这样,知道工厂的损失很大看不到希望,都嚷嚷要求厂里给他们发工资辞工,其中包括贾星和贾日在内。
贾明看着这些人好说歹说都不听,他便放出狠话说;“你们辞工可以,但是这个时候辞工的人,只要是我管理以后永远不再录用。”
马上有人接过话说;“工厂都烧成这个样子了,还会有以后?”
贾明理直气壮地说;“有没有以后我心里最清楚。”
“你清楚什么?老板都死了,你自己也是个打工仔。”
贾明说;“我确实是个打工仔,在这厂里打工这么多年,都打出感情来了。火灾只是天灾并不是人祸,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希望。”
“孤儿寡母的有什么希望?”
贾明说得口干舌燥这些人都坚持要辞职,他只好答应辞工这些人;“你们确定要辞工,今天不用一个个填表格,直接到这里来写上你们的名字,明天就会把工资打到你们工资卡上。还没有想好去留问题的,回去之后慢慢想,最好考虑清楚,这一次出去的人,我刚才也说了,以后别想再进来。愿意继续留下来的,后天复工恢复生产。”
贾明说完,他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纸笔拿出来,放在这张临时挪过来充当讲台的小桌子上。
“大家一个一个来不要挤,写上你们的工号和名字就可以。”贾明处变不惊,他相信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起码能够吓到一半的人员不敢辞职。要是不说那番狠话,反倒会全部辞职。如果能够留住一半以上的员工,这样就可以边恢复生产,一边慢慢修复被烧废的车间。
贾明眼看着他们签字,贾星过来签字时,他想劝贾星先别签字;“大哥也要辞工?”
“辞,我和你大嫂都辞工。”
“厂里后天差不多可以恢复生产,可以正式上班。”
“厂子都烧成这个样子了,老板又不在了,在那上班?我劝你也别在这里凑热闹了,工业园区到处都是服装厂,去哪里上班不是上班?”
“一车间和四车间在加紧抢修设备,这两个车间又没烧掉多少,只是里面被熏黑了,检修一下可以恢复生产。”
“再恢复生产,烧了一半多的设备还有那些材料,损失那么大没有三年五年,依我看都恢复不了原气。”
贾明当着众多人的面,不好在贾星面前把话说得太具体,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签字。
贾日的意思跟贾星的意思一样,反而劝贾明;“你就别趟这趟浑水了,去哪里打工不是打工?”
贾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赵老板一直都很照顾我,这个时候我要是走了,良心上会过不去。”
“有什么良心上会过不去的,你又不是白拿他的钱,都是按劳所得。”
贾明估计得一点没错,不打算辞工的人,比辞工这些人提前离开了现场。辞工签字这群人,签完字都走了,现场只留下几个拿不定主意的人还在犹豫。
贾明拿起桌子上的签字名单数了一遍,的确有差不多一半的员工在上面签了字。这样正好符合目前厂子恢复生产的要求,人多了恐怕还安排不过来。
贾明放下名单,问剩下的这几个人;“你们几个要不要在上面签字?要签字过来签,不签字我走了。”
拿不定主意的几个人,最后还是没有签字,摇头的摇头摇手的摇手;“不签了不签了。”
“没签字后天可以来上班。”贾明临走时,明确告诉他们。
贾明一回财务科,把这份名单拿到财务室,递给张大姐;“大姐,你马上统计出这些人的工资,看看要多少钱,明天把这些人的工资全都发了,还有他们半个月的押金一起发了。”
“发工资还要十来天时间,怎么明天就给他们发工资?”张大姐刚才看见外面来了好些人,还听见他们吵吵闹闹,没注意他们是来辞工的。
贾明知道自己要是主动辞退他们,他们肯定会大吵大闹一场,还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更要命的是辞谁留谁都会得罪不少人,现在好了他们自己嚷嚷要辞工,不仅没有得罪一个人,还提出让他们好好考虑再决定,事后他们还会念自己的好。
“这份名单上的人要辞工,就让他们辞,目前厂里正好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张大姐有点担心;“连他们的押金一起发放,不知道账目上的钱够不够。”
“你先统计出来看够不够,不够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