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一个多月后,陈向北的成功率大大提升,虽然偶尔还会心痒,但已经能很好地控制住。然而,或许是为了填补戒烟后口腔的那点空虚感,他喝饮料、吃零食的频率明显增高,甚至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一些让林南笙起初颇为困惑的习惯。
某个周末下午,林南笙窝在沙发上看书,旁边放着一盘洗好的葡萄,她吃了一半,觉得有些饱,便放下盘子,继续剪视频。
过了一会儿,陈向北打完一局游戏,觉得嘴里没味,很自然地溜达过来,目光扫到那盘剩下一半的葡萄,极其顺手地就拿起来,一颗接一颗地扔进嘴里,吃得非常自然,仿佛那本来就是给他准备的。
林南笙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空了一半的盘子,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喃喃自语:“嗯?我吃了这么多吗?” 她甚至有点怀疑自己的记忆。
陈向北嚼着葡萄,含糊不清地回答:“没,我刚吃的。挺甜的。”
林南笙:“……哦。” 她看着他那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一天晚上,林南笙泡了杯蜂蜜水放在茶几上,转身去晾衣服。等她回来,正好看到陈向北很自然地拿起她的杯子,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然后放下杯子,评价道:“嗯,今天蜂蜜放得有点多,太甜了。”
林南笙站在原地,眨了眨眼,终于忍不住开口:“班长……那是我喝过的。”
陈向北这才好像刚反应过来,看了看杯子,又看看她,脸上毫无愧色,反而带着点疑惑:“啊?怎么了?又不是外人。嫌弃我啊?” 那语气仿佛林南笙的提醒才是不正常的。
林南笙被他的逻辑打败了,无奈地摆摆手:“……没,你喝吧。”
最初几次,林南笙总会陷入“是我记错了还是他吃了”的困惑中。但很快她就发现,这并非偶然,而是陈向北新养成的“坏习惯”——他极其自然地认为共享食物和饮料是“哥们”之间再正常不过的事。
她感到些许无奈,但基于之前的默契和对他戒烟成功的“奖励”心理,她并没有严厉制止,而是开始采取“防御措施”。
她默默地将自己吃了一半的零食、水果,放进干净的保鲜盒里,然后贴上打印好的、带有可爱表情的“南笙的”标签**,再放进冰箱或者零食柜。
于是,冰箱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一小碗吃了一半的草莓] --> 盖上保鲜膜,贴着:「南笙的」
[半包薯片] --> 封口夹夹好,贴着:「南笙的」
[几块没吃完的蛋糕] --> 放在小碟子里,罩上罩子,贴着:「南笙的」
陈向北第一次看到贴了标签的半盒蓝莓时,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拿着盒子跑到林南笙面前:“喂!林南笙!你这什么意思?防贼呢?还贴标签!”
林南笙从电脑前抬起头,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一本正经地回答:“嗯,防一只专门偷吃剩饭的‘贼’。明确产权,避免纠纷。”
陈向北被她逗乐了,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有趣,他把那盒蓝莓放回冰箱,嘴上说着“小气”,但之后确实会注意那些贴着标签的东西,不再去动。当然,没贴标签的,他依旧照吃不误。
这种小小的“博弈”也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趣味。